第258章 齐王的心思
作者:旗鼓相当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最新章节     
    北海郡国西北部的东安平县,这里是齐国、北海郡国、乐安郡三地的交汇处。

    秦灭齐后,置东安平县,属齐郡,东汉时,东安平县划归北海郡。

    而东安平县西部不远处,即是齐国都城临淄。

    此时吴起率领的大军来到东安平县准备休整一晚,于次日继续向北直接进入乐安郡。

    原本在东安平县一处住宅内研究乐安郡地形图的吴起,得到亲卫的禀报,自称齐王刘承前来拜访,想见自己一面。

    “齐王刘承?就是那位承袭齐王四十余年,无所作为,临难之际,却能组织境内士卒百姓,阻张饶二十万贼寇于临淄城外的大汉宗室?快快有请!将齐王带到大厅内。”吴起先是喃喃自语一声,继而又向自己的亲卫吩咐了一句。

    等到亲卫离开后,吴起也立刻整理了一下着装,然后前往了大厅。

    没过多久,齐王带领数名随从在吴起亲卫的陪同下来到了大厅内,齐王刘承吩咐了几名随从一声后,单独进入大厅见到了吴起。

    “吴起见过齐王。”吴起见到齐王刘承进来,连忙拱手一礼道。

    “吴先生大才,将这二十余万贼寇赶出了青州,本王代青州百姓多谢吴先生大恩。”刘承见到吴起后,眼睛微微一亮,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年轻,同样拱手一礼的说道。

    “齐王客气了!这本就是我们作为大汉臣子的责任,何谈什么大恩。”吴起不卑不亢的说道。

    “若大汉的所有臣子都能如吴先生一般深明大义,忠心汉室,又怎么会到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局面。”齐王刘承长叹一声的说道。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齐王这次亲自来到东平县见吴某,不知有何要事?”吴起开门见山的问道。

    “既然吴先生相询,我也不瞒你了。徐州的快速发展天下皆知,百姓富足,兵强马壮,是所有百姓向往的圣地。

    自从吴先生带领大军平定北海郡国、东莱郡的匪患后,在这两地也推行徐州的改革和政策。

    北海郡国以及东莱郡的发展同样日新月异,本王相信不久的将来,富有程度会如同徐州治下的郡县一般无二。

    这些年青州的百姓在盗匪们的盘剥下,过得生不如死,我齐国境内虽然比起青州几郡好上一些,但是因为接收了许多难民,现在同样过得十分艰难。

    毕竟齐国也属于青州的一部分,本王已经垂垂老矣,没多少年可活了,这些年在齐国对百姓也没多少恩惠。

    只希望死之前能看到齐国百姓的生活过得好起来,希望吴先生能派遣一人在此担任国相,将徐州的改革与律法在齐国施展开来,本王一定竭尽全力的协助。”齐王刘承郑重的说道。

    其实刘承已经说得很明显了,让徐州方面派一人在齐国担任国相,就是效仿彭城国一般,让整个齐国一起归顺徐州牧陶谦。

    他曾经研究过各势力之间的发展情况,投入到徐州,对于他自己以及齐国的百姓都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他并非陈王刘宠那般以勇武着称,而且大汉自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后,对于宗室的防患也非常严重,他已经年近六十,晚年只想平稳着陆以及在齐国百姓心中,博得一个好名声。

    这也是他不惜自降身份,前来东安平县见吴起的重要原因。

    “齐王的意愿,我会派人向陶公禀明,我相信以陶公的睿智英明,必定会如齐王所愿。”吴起抱拳一礼的说道。

    “承蒙先生吉言,既然明日你们要率军北上,本王也不在此打扰先生了。”齐王说完,冲吴起点了点头,就转身走出府外。

    外面的随从见状,立刻紧跟其后。

    “看来这齐王并非传闻中那般无能,能在盗匪进犯齐国之时,带领士卒百姓守住城池,恐怕就是为了今日吧!”吴起淡淡一笑道。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三月十八。

    渤海郡,重合县。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当时的西汉武将马通在平定戾太子刘据造反时,因捕获太子党羽如侯立功,被封重合侯,封邑就是渤海郡,重合县。

    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汉武帝对戾太子刘据一事感到后悔,族灭始作俑者江充的家族。

    当时正在宫中担任侍郎的马通感觉到自身的危机,决定先下手为强,与自己的兄长马何罗经过一番缜密的谋划后,两人合谋持刀入武帝卧室行刺,为武帝近臣金日磾发觉被拘,后被处死,史称重合之乱。

    重合县还有一则历史传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率领五百童男童女千人入东海求蓬莱不死之药,徐福来到渤海郡后,在重合县修筑高台,拜祭天地,三座高台分别命名千童城、童乡城与童合城。

    而此时张饶率领盗匪大军拖家带口般达到七十万之多。

    重合县县令得到消息后,一边派出使者向渤海郡治所南皮县求救,一边立刻关闭城门,派出县内的士卒坚守住各个紧要位置。

    重合县内的士卒不足两千,这些盗匪如蝗虫过境般来到重合县外,如果不抢劫些食物与钱财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自从袁绍和公孙瓒平分冀州以来,渤海郡因为地处冀州的最东部,被河间、平原二郡隔开,袁绍如果派兵支援,必须借道公孙瓒的地盘。

    公孙瓒曾经要求袁绍用渤海郡和他交换常山郡国,被袁绍一口否决。

    首先,他自己还是大汉册封的渤海郡太守,如果连渤海郡都抛弃了,那他占领冀州则名不正,言不顺。

    其次,渤海郡是冀州第一人口大郡,多达一百一十万,论富裕程度也是仅次于最为繁华的魏郡。

    而且渤海郡东临大海,如果加以利用,未来的发展潜力无限。

    袁绍入主冀州,进入魏郡后,将渤海郡的管理交给了季雍。

    季雍出身河北清河季氏,是当地有名的望族。

    原本历史中,公孙瓒势大之时,季雍背叛袁绍,投靠公孙瓒。

    袁绍派本地人朱灵攻打鄃城,结果因为其家人全部在城中,被季雍威胁。

    朱灵望着城墙哭泣说:“大丈夫出身为人效力,岂会再顾全家室!”于是力战攻陷鄃城,生擒季雍,然而朱灵一家都被杀害。

    不过,此时的季雍面对重合县的求援,他却是一头包,二十万盗匪,加上家属竟然达到七十万之多。

    基本上和渤海郡的成年人数量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