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作者:旗鼓相当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最新章节     
    满头白发的田氏族长站出来说道:“诸位且听我一言,汉王朝这些年来江河日下,除了派遣中央的军队来此平定叛乱外,对凉州的管理几乎不闻不问,任命的刺史不是通过贿赂而来,就是与外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朝廷许多官员甚至认为我们凉州拖累了汉王朝,想要大汉王朝放弃凉州之地。

    西北大地持续的叛乱,加上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农业落后。

    不但无法为大汉输送血液,反而持续不断的让朝廷用兵,大大的消耗了汉王朝的国力。

    凉州羌乱已经持续了百年之久,大汉的军队每次都能击退羌人,但是却无法完全剿灭。

    十余年后,羌人又能再次聚集数万兵力侵犯大汉的西北边疆,归根到底,还是凉州复杂的地理位置所致,以及光武帝建国之初,放弃长安定都洛阳后,战略重心已经从关中转移到了中原。”

    “田老的意思是?”三十余岁的郭氏族长郭宪谨慎的问道。

    郭宪出身陇西郭氏,他们家族所在的县城西都县被羌人占领后,举族北上,来到武威郡的姑臧县定居。

    原本历史中,魏明帝的皇后郭氏就是出自陇西郭氏一脉。而郭宪在建安年间任职西平郡功曹,累官至武威郡太守,封关内侯,“名震凉州”。

    “武威郡早已经不是大汉的武威郡,而是我们本地豪族所拥有,一旦凉州刺史马腾攻下武威郡后,我们这些家族必定失去权力,到时候怎么可能还能像现在这样过得如此舒坦。

    依老朽所见,不如等到李牧攻打独孤部之时,我们集合兵力,袭取对方身后,必定能剿灭马腾的军队。

    如此一来,他们至少五年来无法再次组建一支数万的军队进攻武威郡,那时我们只要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修筑城郭,做好防御,武威郡还不是我们说了算!”田老眼中精光一闪,老奸巨猾的说道。

    段志强闻言,立刻挥了挥手的说道:“不可,如果我们进攻凉州刺史马腾的军队,就是公然谋反,那是无可奈何之下走的最后一条道路。

    现在的大汉虽然渐渐势微,但是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我们武威郡本地豪族的军事力量,连凉州刺史马腾都不如,又如何能与汉王朝相抗衡?

    再说了,大汉这些年虽然江河日下,但是仍然没有放弃凉州,多次派遣大军进行镇压。田老觉得我们的力量,是能挡住马腾的凉州军还是皇甫嵩率领的北军?”

    然而段志强有句话没有说出来,他们姑臧段氏对于大汉王朝来说,是以军功起家,所以绝不可能走上谋反的道路,否则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更何况他们家族之中还有在朝廷担任要职的族人,如统领凉州军镇守河东郡的边疆大吏段煨。

    而他们武威田氏却是以商贾起家,靠的是在天灾来临之时,散家财,救济难民,博得名声,才成为地方豪族。商贾的本质是逐利的,如果利益足够大,他们甚至愿意牺牲名声。

    “段族长所言正合我意,大汉不愿意放弃凉州,主要还是因为一旦凉州丢失,关中地区就会成为边疆,这里乃大汉祖宗陵园所在,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凉州民风彪悍,人人英雄,妇女亦能拿起武器跟异族拼命。

    现在羌胡之所以不敢入侵关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凉州在他的后方,是他的心腹之患!

    凉州百姓拿起武器,保卫凉州,毫无反顾之心,因为凉州是大汉的凉州!百姓是大汉的百姓!

    如果放弃它,迁走百姓,人民安于故土,不愿迁徙,这样一定会发生变故。

    这就是即使百余年间,凉州不断爆发羌人之乱,但是大汉依旧没有放弃这里的原因。

    这些年大汉即使自顾不暇,仍然多次派遣大军平定凉州之乱。

    在座的各位家族还能如此舒适的在凉州各郡繁衍生息,不正是倚仗于朝廷平乱的军队吗?

    依我所见,我们凉州本地豪族,应当给予李牧将军钱粮供应,支持对方平定北方的匈奴残部。

    休屠泽的独孤部如鲠在喉的在武威郡的北部,对于我们武威豪族来说,始终是个心腹大患!”郭宪大义凛然的说道。

    “哼,这些年为什么叛乱不休,百姓过得如此之惨,不就是朝廷用人不当吗?近些年的凉州刺史不是通过贿赂宦官得来的,就是外戚的亲戚,基本都是无能之辈,将整个凉州弄得乌烟瘴气。

    对各民族剥削压迫,百姓生活艰难,才不得不反。

    就以前些年的事情为例。

    数年前,左昌通过贿赂宦官得到了凉州刺史的官职。

    他在任上,只知道剥削百姓,收取贿赂,想要变本加厉的将买官的钱收回来。结果遇到凉州大乱,朝廷拨下的数千万军饷全部被他贪污。

    幸好当时盖勋在凉州为官,得到消息后,率领军队平定叛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没有背后捅刀子就算了,还想大家出钱出粮的支援马腾的军队?到时候他们平定北方的独孤部后,直接兵临姑臧城,我们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田老瞋目切齿的说道。

    羌人在凉州乱了一百余年,根本原因还是阶级的压迫。

    光武帝复国后,为了避战以发展经济,并采取“怀柔”政策来安抚外族和士族。

    允许南匈奴内迁后,不但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南匈奴所在的河套地区,为大汉抵挡住了北匈奴以及后来崛起的鲜卑、乌桓等草原民族的进攻。

    对于大汉来说,当时并州的西北地区并没有多少汉人,将南匈奴内迁到人烟稀少的河套地区,对于两个民族来说,在当时的环境下算是双赢。

    否则南匈奴势必与刚刚复国的大汉王朝在边境发生无数战争,对于需要休养生息的大汉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羌人见到南匈奴的成功后,也效仿对方,向大汉称臣,并被光武帝内迁到了凉州诸郡。

    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凉州各郡的地理环境如何能与河套平原相比?

    南匈奴在河套平原混得风生水起,羌人却在凉州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