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别有隐忧在心头(二)
作者:休息的云   隆庆中兴最新章节     
    除了筑城之外,还有就是加强浙江的兵防了。
    之前嘉靖准允戚继光在浙江招募营兵,用于御倭,但是等到戚继光把兵练出来,恐怕还需要时日,胡宗宪在戚继光练成新军之前还要另想办法,加强浙江的防备。
    在和郑若曾、徐渭等人商量后,胡宗宪决定向朝廷请求设置杭严兵备一员;金衢兵备一员;嘉湖兵备一员; 台州兵备一员;温处兵备一员,五名兵备将浙江划分为五个地域,统筹防御。
    同时,在浙江总兵下设分守杭嘉湖参将, 分守温处参将,分守宁绍参将,分守台金严参将四名分守参将,在总兵兵备的指挥下坐镇一方,好让戚继光专心练兵。
    同时,对于浙江的卫所和各处水寨,也要加以整顿,朝廷本来在浙江设立了在浙江地区共设十六卫、 三十四守御千户所,其中海宁卫、海门卫、观海卫、盘石卫、金乡卫、松门卫、临山卫、昌国卫、 定海卫作为沿海卫所,有专司备倭的职责。
    要是按朝廷的名册上,浙江的卫所官家数量可不算上,按军籍上的数字,浙江一省各卫有兵五万八千七百五十余人,水师力量更是不小,濒海九卫战船六百六十艘,可实际上有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指望浙江的卫所官军估计是不太现实的,胡宗宪等人把希望寄托在巡检司的弓兵身上。巡检司的弓兵并非正规军,而是地方民兵,由州县直接掌握。
    来源主要有三:其一为均徭签派,即所谓弓兵者每县括民丁役之,统于巡检,这是弓兵来源最广泛的途径;其二为募民充役,此种情况多出现于倭寇比较猖獗后朝廷加强地方的防御能力; 其三永充弓兵,此种途径所占比例最小,永充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明初佥编的世籍弓兵,一种是因犯罪而被谪发充军。
    巡检司有沿海和内地两种,沿海巡检司的设置主要在于备倭。浙江沿海巡检司有五十余处,分布于备倭要地。沿海巡检司虽属州县管辖,但是在军事上受卫所的节制。装备也比地方的弓兵要好一些,这些巡检司的弓兵由于常年与倭寇作战,战斗力还算不错。
    就是布置的太过于分散了,每个巡检司只有八十到一百人,胡宗宪决定增加巡检司的兵额,以一百八十到两百人为基准,招募民间的骁勇,包围乡土。
    本来浙江都指挥使司下有专门的浙江总督备倭都司,负责全省的备倭事宜,但是由于现在卫所废弛,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胡宗宪还是决定上奏朝廷,要求恢复大明之前的巡海制度。在太祖时期,倭寇也是频频作乱,袭扰大明沿海,明太祖震怒,亲自誓师,向海神祈祷后派遣明军水师巡海歼灭倭寇,太祖皇帝当时的祝词是:予受命上穹,为中国主,惟图 乂民,罔敢怠逸。蠢彼倭夷,屡肆寇劫,滨海郡县多被其殃。今命将统帅舟师扬帆海岛,乘机征剿,以靖边氓。特备牲醴,用告神知。
    洪武七年春正月,广洋、江阴、横海、水军四卫正式开始出海巡倭:“诏以靖海侯吴祯为总兵官,都督佥事于显为副总兵官,领江阴、广洋、横海、水军四卫舟师出海巡捕海寇,所统在京各卫及太仓、杭州、温、台、明、福、漳、泉、潮 州沿海诸卫官军悉听节制。
    这次巡海,成为以后明军巡海的定例,每春以舟师出海,分路防倭,迄秋乃还。但是后来卫所水师废弛,战船残破,根本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海上行动,这种巡海备倭也就逐渐停止了。
    这次胡宗宪再次上疏朝廷,要求沿海各省广造战船,恢复明初的巡海制度。
    在胡宗宪积极谋划浙江备倭的时候,朱载坖也在思考浙江的御倭,和胡宗宪不同的是,朱载坖考虑的是近在咫尺的倭寇南京事件,现在离嘉靖三十四年只有数月了,嘉靖三十四年六月,这股倭寇就是从绍兴府上虞县爵溪所城登陆,随后抵达会稽县高埠,一路从浙江杀奔南直隶的。
    朱载坖知道,经历了两场大胜之后的嘉靖,若是知道此事,一定会极为震怒,到时候事涉官吏肯定会被他严惩,胡宗宪死不死的自有严阁老去操心,现在朱载坖关心的是此事到时候不要牵连到戚继光,那就大事不妙了。
    朱载坖虽然想向嘉靖上疏直接陈说此事,但是总不可能直接告诉嘉靖,明年六月,有股倭寇准备到南京去玩吧!朱载坖要是真的这么说了,恐怕会被嘉靖当成疯子处理。
    朱载坖只得上疏指出明军在备倭上的短板。主要有三个问题,即兵力不足,战力低下,城池未备。
    首先就是兵力不足,作为大明正规军的卫所官军,此时已经完全堕落,不堪战阵。历次作战中官军数量很少,反而大量依靠民壮、乡兵及商民的力量来抵御倭寇。浙江沿海海防卫所,徽州府、宁国府、太平府的驻防卫所,乃至作为留都南京城所在地的应天府, 数额理应相当巨大的卫所官军,面对倭寇的袭扰,全无作为。
    唐顺之曾经写信给朱载坖,叙述了他巡视南直隶卫所的所见:国初沿海建设卫所,联络险要。 今军伍空缺,有一卫不满千余,一所不满百余者。
    一卫本应有五千六百官军,一所应有一千一百二十人,缺额竟达九成之多。
    至于明军的战力低下,自不讳言,卫所兵若是有用,东南的督抚也不会请调客兵或者训练营兵了。
    至于城池,朱载坖直接在奏疏中说道:然浙之嘉湖与直之江南诸郡,固泽国也,县多无城,府虽有城而弛斥不堪御寇,况承平日久,骤加倭警,非惟乡民奔窜不自保,凡城中居民亦无固志。
    同时提出了御倭的三种方式:今日海防之要惟有三策:出海会哨,毋使入港者, 得上策;循塘拒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则无策矣。
    写好之后,朱载坖遣滕祥将奏疏送交黄锦,请他代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