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枭雄的权谋第164章 甄别
作者:悟爷   枭雄的权谋最新章节     
    作者:吾爷
    惠丫头坐下来略微调整了一下气息,一口气把服务员替她倒的【喘息水】喝了个一滴不剩。
    她没等洪海侠提问就开口明义地说:“老洪啊,我觉得你真的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是吗?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洪海侠故意装着洗耳恭听的样子。
    他知道,惠丫头很享受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反应更快。
    “记得我上次就提醒过你吗?那姓曹的根本就靠不住吗?你恐怕得认真思考一下,对这种人别太上心,这人真的太自我,凡事都把利字摆中间,把自己摆前面。”惠丫头说。
    “又怎么啦?看把我们的大美女气成这个样?不就是【证据不足不予立案嘛】,还不至于要生气吧?”
    洪海侠其实心里面对曹挺进的态度也窝着一肚子火,但他见惠丫头已经气成了这个样子,就不想再火上浇油。反倒是言不由衷地说起了劝解的话。
    “你还这样替他说话?哼!你今天没见到他那副气死人不赔命的德性。我把你的意思直接跟他说了,他倒好,装着二百钱数不清楚,一个劲地说【不是我不想追究,的确是凭现有的证据,不足以刑事立案】,我看那,他根本就是不愿意承认在经过他的治理后,中区还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这么大规模的恶性事件!”
    惠丫头一副很不屑的样子,一口气把心里面的憋屈说了出来。
    “这你就说对啰!既然你如此清醒,又恰好是他的朋友,那就更应该体谅他嘛!毕竟人家是在高光下当众宣称:取得了【双整运动】的决定性胜利!知道决定性胜利的意思吗?这才过了没多久,如果就出了这样经过周密策划的,参与人员之众,造成轻重伤者之多,引起社会反响之大的有组织犯罪,这不等于是在打他的脸吗?要是被政敌给抓住不放,挑唆那些靠多卖报纸拉广告的媒体集体起哄,他又该怎么应对呢?”洪海侠很平静地说。
    “真的是那样,那他也活该!明明是捡的一个功劳,非要在人前大吹大擂,真的麻烦来了,一次两次地给他擦屁股,他还不承认,什么年轻有为?明显是比商人还要商人的人设嘛。”惠丫头继续发飙。
    “唉,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赢家,即便是有,那也是赢家有赢家的难处嘛,能理解就理解一下,何必要这么认真呢?”
    洪海侠的这段话真是发自内心的了。
    其实,这件事对曹挺进来说,非但不是惠丫头说的那样【没有上心】。而是他【想得太多了】。
    他自接到洪海侠第一个电话时就在思考:“洪海侠要去一趟南区,既然都组织了三辆车,十几个人,这么庞大的阵容,浩浩荡荡的大白天行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为什么还要专门打个电话告诉自己,他的行动路线呢?
    关键是他还要求自己以【接到群众举报】为由,派出警员【跟踪监视】。
    他洪海侠是从体制内辞职下海的,又不是不懂规矩。
    俗话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辖区原则连江湖都明白不能捞过界。
    咱们中区的警员,即便是掌握了确凿证据,又怎么可能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去南区跟踪嫌疑人呢?
    这不是明显在摆我的道吗?
    要知道上次南区局向市局投诉的,就是说自己越权给南区局的警察下命令啊。”
    曹挺进是越想越恼火。
    所以他压根就没理会洪海侠的请求。
    后来又接到洪海侠来电话说:“我的车在石黄隧道遇上了伏击。还不由分说地挂了电话,也就是说要自己必须去。”
    曹挺进从电话中洪海侠的语气判定,他根本就不像是已经中了埋伏的情绪”。
    但是,他都还让110指挥中心切过路况监控的画面看一看。
    值班警察向他报告说:“报告局长,这个时段从陵江大桥中区路段,到北桥头以及石黄隧道口一切正常”。
    他当时还很生气,在心里暗骂:“好你个洪海侠,这是在玩什么把戏?把我们公安干警当成你随便使唤的护院家丁吗?其他的警察是怎么做的我管不着,我曹挺进永远不会替人看家护院!”
    可曹挺进哪里知道,就在他让指挥中心切过画面后的1分钟后,北桥头就发生了【因故意撞车、引发的特大群殴。】
    遗憾的是值班警察在向局长报告以后就把画面切去了其他地方,恰恰就没有多停留那一分钟,关键是他还漏报了【从北桥头与隧道口之间,这一段因为是全封闭管理,没有安装电子眼探头,实际上形成了监控盲区。】
    到后来,伏击已经发生了,洪海侠在商务车被撞击后,因为他近十分钟也没有听见警笛声传来。自尊心就迫使他不便再催,才给惠丫头打电话,想让她出面挤兑一下曹挺进。
    殊不知曹挺进在听了惠丫头的转述后,反而就生气了,压根就甩脸子故意没理。
    直到惠丫头不厌其烦地再打,他才再次拨通指挥中心的电话求证。
    这次他刚开口,值班警察就很慌张地说:“报告曹局,北桥头现在已经形成了大塞车,具体原因不清楚,从监控的画面上判断,事故应该是发生在封闭路段,我这里从屏幕上看不见。”
    曹挺进有点郁闷,他已经意识到是自己误猜洪海侠,犯错误了。
    洪海侠当时在电话中说的“在石黄隧道口遭遇伏击”应该是他的预判,接着就发生了大规模械斗。
    他赶紧安排自己的心腹干警赶去现场控制局面。以免事态扩大。
    他是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在自己管辖的地盘上,还有能制造出有预谋、有组织犯罪的黑恶势力存在。
    但他也清楚的知道,不想存在不等于不存在,捂也只是暂时的,他必须尽快查明事实真相,把这股漏打的黑恶势力彻底打掉!
    如果单是就事论事,曹挺进与洪海侠二人绝对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根本就不是一条道。
    但说不清楚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自从大老李专程从榕城下来陵江,把他俩撮合到一块,他曹挺进无论是工作中又还是生活里,真就隔三差五地就会冒出一个话题与洪海侠有关联。
    仿佛这个洪海侠就成了他仕途上的【鬼打墙】,想绕都不绕不开。
    都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但是,要把【彻底】两个字落到实处真的是很难很难。
    一般人在正常的情况下,就好比【人食五谷、会生百病】一样,生活在现代这个五光十色、人性多变的社会里,谁又敢说自己的三观能做到百毒不侵呢?
    曹挺进是共产党员不假,信奉马克思主义也是真的,但是不是能保证【彻底】的呢?
    这个问题他自己也若干次问过自己。
    在陵江的三年,自以为聪明过人的曹挺进审时度势,一直拒绝充当外省籍干警在中区公安局的代言人。
    本地籍的一二把手既提防他又拉拢他。可他为了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曹挺进选择了主动隐藏锋芒,采取了躲闪和隐忍的策略,沉下基层去寻找机会。
    结果呢?碰巧就撞上了陵江直辖,完全彻底地打乱了他的蛰伏计划。
    主动蛰伏变成了被动潜水,这有点像革命年代单线联系的【地下工作者】,上线出了意外后,自己就好像断了线的风筝,只能等待组织的召唤。
    只是究竟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挣扎多久?曹挺进刚开始心里也是没底的。
    可凭他的年龄和学历,加上每一阶段的立功印记,他可是系统内最年轻的正处级。如果因陵江而耽误了,他肯定是心有不甘的嘛。
    那两年,表面上看起来貌似成天浑浑噩噩的他,其实憋着劲,一有机会出现,他当然得抓住并夯实它。
    现在,一阵猛冲猛打,终于有了点起色,可新搭上的靠山又要调走了。
    失去了靠山的他,深知反弹可能出现的风险。没办法,命运使然,他已经谋划好了急流勇退,绝不能再待在这个位置上,成为两股势力最后了断时被舍弃的筹码。
    可是,真的是偏偏遇上了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出人意料地来了个伏击案。关键还来得这么猛烈,完全可以说是自【双整运动】以后,发生在中区最严重的案件。如果还把【车祸】也加上去,定性为有预谋的伏击案,那将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要是有政治对手趁机发难,搞不好会让他宣布【双整运动】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政绩报告,完全彻底地变成一个笑话。
    他曹挺进压根不敢细想。这样前功尽弃的结局,可不是他曹挺进想见到的。
    因此,当惠丫头按照洪海侠的指令,向曹挺进通报了在桥头遇袭的情况,曹挺进的第一反应就是能捂则捂,绝不能轻易承认:“经过他采用最强势的力度,在中区开展【双整运动】以后,居然还残存有制造大规模群殴的黑恶势力。”
    他居然怀疑是洪海侠不愿意他急流勇退,捞了功勋就抽身走人。自导自演做的局。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能策划出这么完整的恐袭计划,调动这么多训练有素的人员,调配出这么多机动工具,又对洪海侠内部有这么透彻的了解,现目前在中区地盘上,恐怕除了官方,就只有他洪海侠自己了。”
    他的脑筋飞快地转动着:“惠丫头这个电话的意思是什么?这真是在要求他赶紧派人阻止?还是在关键的时候将他曹挺进一军?”
    由于状况出得实在是仓促,已经没有时间容他去细想,无论真相是什么,现目前的当务之急都是“先把事情按下去,控制住事态的扩展,把已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再说。
    于是,他指示到现场的心腹干警说:“我命令你们,首先做到疏通道路;所有能看见现场的监控录像就地封存;扣下双方在现场的所有人,一个都不让自行离开;不让媒体接近现场,更不允许采访当事人;现场勘查完毕后立即拖走事故车,各警种的警戒全部都有序地撤除;通知环卫车立刻到现场待命,警察一撤,马上冲洗现场。我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掉任何在那里发生过事故的痕迹。记住,这是政治的需要。”
    说不清楚曹挺进当时是什么心情,他貌似很淡定地克制住了自己的掌控欲,没有亲自到事发现场去。
    他布置完紧急出警任务后,立即给惠丫头回了电话。他并没有在电话上透露他安排的细节,而是用根本就不容惠丫头拒绝的口气说:“惠总,请你马上赶来咱俩常见面的老地方,我有重要的信息需要与你沟通。”
    曹挺进这是要向惠丫头了解一下情况,他想证实一下自己的判断。
    非常时期,为了应付突发情况,虽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曹挺进还进车库去把车开上,但他没有开局里配给他的奥迪,还是开的那辆他当年从榕城带来的桑塔纳。
    到了约定地点,他给自己要了杯拿铁。然后就抄起电话,给他从特警支队刚调进刑侦和治安支队的心腹去了电话。
    他要求他们穿便装,分别赶去他指定的几个地方,执行特殊的观察任务,还告诉他们说:“小子,要珍惜机会,好好表现,仔细地观察,不漏掉任何蛛丝马迹,争取把活给我干得漂漂亮亮的。虽然是第一次派你们出去,但我对你们很有信心的哟”。
    他的安排和鼓励,真的比打了鸡血还管用,让那几个刚破格提拔上位的小伙子,激动得就差点没有在电话那头【祝福他一辈子当他们的大boss,永远都不要离开。】
    曹挺进虽然对权力的掌控欲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追求,也特别懂得花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利益。
    他在陵江潜水的这几年,也很认真地观察了公安系统中各级领导的表现。他真的是特别奇怪,就这样的一个组织架构,也能管理好陵江的治安环境?
    还好,陵江的本土籍警察,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糟糕。
    说句实实在在的话,陵江总是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恶性案件,不但完全可以避免,实际上后果也并不严重。只是经过喜欢【宠卵起火】的陵江媒体一渲染,造成的负面影响出奇的大。这才让陵江在全国特大城市治安排行榜上落在了副班长位置。
    而这些案件的所谓严重后果和影响极坏,用曹挺进的话来讲:“纯粹就是一些猪脑子领导瞎咋呼制造出来的。”
    比如说在公安局门口被击毙的牛杠,这要是换个地方,在酒吧,在饭馆,又或者是在夜总会,甚至是在小区门口,也许就只是一个流氓杀流氓的普通命案,而且杀手完全可以定向追踪,恐怕专案组从成立到撤销都用不了一个月,哪用得着局长亲自兼专案组长,还报公安部呢?
    原因只有一个:【案件发生在公安局门口】。被生怕事情搞不大的有心人,通过媒体渲染成了【这是在挑衅公安机关的权威。】
    其实,不用说没那么多挑衅?就算有,陵江的黑恶势力又哪来的底气敢挑衅警察?
    经他曹挺进了解的实际情况,根本就是被杀的牛杠既怕死,又怕总躲着不出来活动被人笑话,即使前呼后拥的一大群人,出来吃夜宵也只敢在公安局门口的摊子上露脸,满以为警察的威慑能庇护自己。
    殊不知收了钱的杀手,已找得心烦,好不容易逮住了牛杠冒头的机会岂能放过。
    再说了,由于杀手来自外地,根本就不知道夜宵摊摆放的是公安局门口。这才在不该发生的地点,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
    这种找杀手干掉竞争对手的情况,不要说沿海或北方,就是换到蜀省,那还不随处都可能做靶场,而且一撂就是几个。只是动枪的地点是茶馆、餐厅,夜总会,大排档或大马路上的十字路口。虽然性质一样恶劣,但没有媒体炒作,影响就没那么大。
    就像今天这种情况,曹挺进为什么要封存录像,禁止媒体采访和留证后就冲洗街道,他就是要改变陵江过去的做法,绝不允许在案子还没搞清楚以前就曝光。
    再说了,此刻他的判断还有洪海侠自导自演的可能。
    他认为洪海侠这样做,是为了制造紧张气氛,栽赃玩成书,把公安当枪使,敦促上级领导下决心,尽快实施【异地委托执行优先】。
    果真是这样,他如果立即行动,洪海侠在达到目的后提出撤案。他还会费力不讨好。
    不过他也觉得假如真是洪海侠自导自演,这风险也冒得太大。据说送了好几个到医院抢救。
    这么不把兄弟们的生命当回事,显然不像洪海侠的风格。就算【动手伤人】可控制轻重,可【动车撞人】就没那么好控制了。
    所以也不排除真的是中了埋伏。但能成建制地调动训练有素年轻人参与行动,绝非一般人能做得到。
    (未完待续)。
    恭喜你又欣赏完一章。欲知后事如何,请接着欣赏《枭雄的权谋》第165章: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