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下大夫杨任
作者:金阙帝君   穿越封神,我拜入了阐教门下最新章节     
    修为鹿台之任重大而又艰巨,话说许屹和姜子牙二人自第二日便被纣王安排在王宫居住,并且监督修建现场。
    许屹与姜子牙日在王宫内密切观察工程进度,夜晚则共同商讨策略,以期顺利完成鹿台修建任务。在此期间,他们深入了解纣王的统治手段,见证了宫殿中的荒淫与暴政。
    纣王日益沉迷酒色,对国事愈发懈怠,而鹿台工程更是让百姓苦不堪言。许屹和姜子牙深感民生疾苦,心中也是惆怅不已。
    “师弟啊,师尊要我们二人下山辅佐民居,看起来这纣王并非明君之人,我等未来又该如何是好啊?”姜子牙望着下方赤身着上体遭受着酷热搬运泥石的农民百姓叹气道。
    许屹回应道:“姜师兄,我国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身为道义之士,理应拯救万民于苦难。虽然纣王不堪重任,但我们仍需尽力寻求改革之道。或许,我们可以从改变鹿台工程入手,减轻百姓负担。”
    姜子牙点头称是,忧虑之情稍缓,道:“师弟所言甚是。我们可以倡导减少宫殿修建规模,将节约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如此或许能缓解百姓痛苦。不过,这恐怕还需我们费一番口舌,劝说纣王改弦易辙。”
    说到劝说这方面,许屹又苦闷起来摇着头,脸色看起来为难又十分可笑。
    对于他这副模样,姜子牙意识都不明也,只是单纯的认为他们二人劝不动纣王。
    “师弟啊,难道这大王就一直这么不听劝吗?”
    许屹犹豫片刻,道:“姜师兄,纣王沉溺于声色犬马,后宫妲己之美色,喜好奢华。我们若仅凭言语劝说,恐怕难以打动他。或许我们可以寻求其他途径,如寻找在朝中有影响力的官员,可以让他们尝试助力我们劝谏纣王。”
    姜子牙深思熟虑,点头道:“师弟所言有理,我们亦可借助民间舆论,让百姓的声音传入纣王耳中。如此一来,纣王或许会感受到压力,从而思考改变政策。”
    谈及民间舆论,许屹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道:“姜师兄,我们可以借助道义之名,宣扬纣王过失,唤起民众觉醒。万民觉醒,力量便可撼动江山。届时,纣王若仍冥顽不灵,恐怕民心所向,他也难以长久坐稳王位。”
    姜子牙闻言,神色严肃地点头道:“师弟,我们就按此计行事。但要谨慎,以免引起纣王疑心,招来杀身之祸。我们既要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也要保护好自己,以待时机。”
    许屹微微一笑正要再说,却见远方缓缓走来一位百官,他气度不凡,趾高气昂,弹手间儒雅气加,手中把攥着奏折。
    “二位大夫奉命修建露台,有劳二位了!”
    许屹收敛笑容,礼貌地回应:“大人客气,我等自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心中却暗自吃惊,没想到纣王派来的监工竟是这位儒雅的大官。
    官员眼神锐利,似乎看出了许屹心中的疑惑,微笑道:“二位大夫不必惊讶,纣王闻听你们提议修建露台,特命我来监督工程,以确保早日完工。”
    姜子牙目光如炬,接口道:“既然如此,我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如今工程所需之物尚短缺,望大人设法解决。”
    百官点头应允,道:“此事无妨,我自会向大王禀报,争取尽快调拨所需物资。二位大夫只管放心施工,务必保证工程质量。”
    许屹与姜子牙相视一笑,心中暗道:“如此一来,修建露台之事或将成为我们与民间的联系纽带,助力我们推行道义之举。”
    “对了,不知大人姓甚名谁?”许屹主动示好。
    官员微微一笑道:“是大王门下尚大夫杨任!”
    “哦,原来是杨任杨大人!”姜子牙主动揖礼道。
    杨任!说起这个名字,许屹眼神顿时划过一抹惊光。
    想不到这个就是日后参与封神大战的杨任,后续因为冒犯纣王被他挖去双眼刺死,清虚道德真君命黄金力士救下他,还赐他一双天眼,在之后吕岳摆下瘟疫阵毒害西岐众将之时,他下山相助姜子牙大破此阵,一同协助他完成伐商大计。
    许屹心中暗自感慨。他稳住心神,恭敬地说:“杨大人,我等定会竭尽全力,不负所望,共同完成这场修建露台的工程。”
    杨任微笑着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心:“二位大夫,我深信你们的能力,此次工程不仅关乎大王的美德,更关乎百姓的福祉。”
    此时,姜子牙忽然想起一事,遂问道:“杨大人,此次修建露台,可有具体的工程规划和施工要求?”
    杨任思索片刻,便将一份详细的工程规划与施工要求的奏折交给了许屹和姜子牙。他们接过规划,细细阅读。
    看着奏折上的一字一句,二人的眼神都不禁瞪大了十分,心中是又惊又气。
    只见奏折中纣王不仅列出了工程的具体步骤,还详细阐述了施工过程中不得偷懒,包括环境保护、施工安全等方面,还要求必须在一年之内完成。同时,杨任还在奏折中强调,修建露台的过程中务必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不得贪污腐败。
    看完这份奏折,许屹和姜子牙相视一眼,心中的不满颇有显现,但此时也无可奈何,不做言语。
    但杨任是何等的眼尖,观察到了二人眼神中抹过的那一缕惊色,旋即也是叹了一口气,说道:“正如二位大夫所看,这份奏折上便是大王的要求,我等百官也曾多加劝解过,可惜不尽人意,大王硬是要求我等百官一一监督完成鹿台之修建,二位大夫看出来揽下这等责任,我等心中也是敬佩不已,只能第二位大人谏言拖得一些时间!”
    许屹和姜子牙眉头紧锁,深感这份奏折所带来的压力。杨任见状,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以示安慰。
    “我等定当竭尽全力,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不负大王重托。”杨任语气坚定地说道,“但一年之期确实紧迫,二位大夫可有何良策?”
    许屹和姜子牙对视一眼,脸色无奈。
    “唉,一年时间的确过于紧迫,我等二人不过也才刚刚上任不熟悉这朝中情况,实在是有心难为呀!”姜子牙脸色看起来无力而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