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许尚:我们来立个太子吧!
作者:大秦写书人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最新章节     
    嬴政的东巡銮架现已抵达太原,还需经过代郡,方可抵达守陵村所在的上谷郡。
    按照正常的流程。
    异姓王李牧肯定已经准备好了,随时等候嬴政的接见。
    九卿奉常自然也要在守陵村提前做好安排……
    注意。
    奉常专司祭祀,乃是九卿之首!
    奉常提前带着皇帝的旨意和赏赐,去往守陵村打前站,结果守陵村选择了抗旨不尊。
    从结果而言。
    九卿奉常后续肯定会受到责备。
    这个事儿看似是个小事。
    实则搞不定守陵村……
    陵邑制度将很难起个好头。
    毕竟万事开头难嘛。
    而且失去了为大禹守陵的古之名义,朝廷在前期就得拿出更多的钱财,作为迁徙补偿款项。
    要么就直接动用武力。
    显然。
    这两项嬴政都不想做。
    毕竟动用武力也得花费军需粮草不是?
    马车上。
    左相李斯和武成侯王翦,立即都想通了守陵村事件中的关节。
    话说……
    夫子刚刚才亲口说过,追随者赏,阻碍者杀。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阻碍者真的出现了。
    能杀嘛?
    ……
    与此同时。
    禹陵村,供奉大禹的祠堂正前。
    姒姓族长带领全村男女老少,共计两百多口人,一起在此守护大禹祠堂的安宁。
    并且。
    皇命当前。
    姒姓族长拒不接诏。
    九卿奉常该说的,不该说的,方才都已经苦口婆心的劝过了。
    然而。
    没有用。
    姒姓族长软硬不吃,说什么都不愿接诏。
    他始终秉持着一个态度。
    那就是任何人都不得惊扰到上古大禹的安宁。
    他们不接受皇帝的恩赏。
    他们不接受大秦的封官。
    他们……
    最终。
    九卿奉常有些失去耐心的道:“姒族长,违抗皇帝陛下的封赏诏命,你要想清楚后果!”
    守陵族长头也不抬的道:“我等只管为先祖大禹守陵,如有举止不妥之处……那就请皇帝陛下再颁发一道诏命,让我们全族血溅先祖便是!”
    九卿奉常:“……”
    天下第一守陵村。
    从不出世。
    也不求财,不求官,不求名。
    他们什么都不求……
    一心为先祖守陵。
    根本不怕死!
    相比之下。
    曲阜孔氏与禹陵姒氏,着实没有任何可比性。
    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守陵人。
    你还能真把这两百多个禹陵族人,斩尽杀绝?
    须知!
    我们华夏最重先祖!
    大秦可以对曲阜孔氏软硬皆施,那是因为现在儒家的影响力其实是有限的,远没有到达后世百家归儒的巅峰状态。
    孔子是春秋先贤。
    却绝对达不到传说中上古圣人的地步。
    可大禹不一样。
    治理灭世洪水……
    此乃上古救世的功绩!
    若抬手就把为大禹守陵的后裔给杀了,影响就太过于恶劣了!
    这就相当于把西方基督教的耶稣后人,给公开吊死了。
    亦或者到梵蒂冈审判教皇的家人……
    毫无疑问!
    那不扯犊子嘛?
    ……
    回到此刻。
    九卿奉常只觉满心满眼的无奈。
    劝不动!
    又杀不得!
    一旦在禹陵祠堂见了血!
    什么陵邑制度,就连提都不用提了!
    村口。
    九卿奉常不断叹气的道:“武侯,这可怎么办?禹陵族人这般态度,我觉得应该上报陛下,更改东巡规划,绕过禹陵村吧。”
    通武侯王贲腰跨利剑的道:“绕不过去的,陛下去年,一再搁朝会上提及陵邑制度。九卿阁下,若你摆不平此事,本侯觉得此番封禅事宜的领衔之人,陛下恐怕会选择临时替换了。”
    泰山封禅。
    万世留名之事!
    皇帝下旨由九卿奉常全权规划安排。
    结果现在奉常却连一个禹陵村都搞不定。
    自然泰山封禅也就没九卿奉常什么事儿了。
    这是非常严重的政治惩罚。
    毕竟皇帝封禅,你身为九卿之首,就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那你以后还有什么脸,位于九卿之列?
    霎时间!
    “武侯,要不……”
    奉常面色一正,他想来个下马威!
    “不行。”
    王贲冷脸打断道:“本侯知晓你想说什么,但来之前,我们家老爷子专门吩咐过了,我只能当个摆设,不许直接插手此事。九卿阁下,下马威你是不用想了,还是用软磨硬泡的吧。”
    王贲过往行事确实喜欢剑走偏锋。
    但不代表他没有脑子。
    对禹陵姒氏出手。
    百害而无一利!
    他只会落得一身腥……
    没必要的。
    反正无论如何,泰山他都能上得去,皇帝绝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责罚他。
    毕竟摆平禹陵村的主要负责人是九卿奉常,又不是他军武王家……
    “武侯,都到这个节骨眼了,您不能见死不救啊!”
    九卿奉常露出了苦瓜脸。
    他太难了!
    现在真是两头堵。
    皇帝不会绕道。
    禹陵姒氏更不会妥协!
    这不是明摆着要他的老命嘛?
    “哎,并非本侯高高挂起。”
    王贲深吸一口气,道:“他们这些守陵人,连死都不怕,下马威什么的……没有用的,只会是多此一举。我在这里唯一的作用,便是防止发生什么意外,比如保护九卿阁下,你别挨揍就行。”
    九卿奉常:“……”
    王贲也是尽说大实话。
    他以通武侯的身份,来到禹陵村,首先是代表了皇帝对于禹陵村的重视。
    其次便是控场。
    别的事情,王贲插手便是逾越,他还没那么傻。
    而九卿奉常也是实在急的没办法。
    眼看着皇帝陛下的东巡銮架将近,他可怎么办啊?
    “哎!”
    九卿奉常深深的叹息道:“看来上天是注定要让我,无法随行皇帝陛下封禅于泰山了。”
    话音未落。
    王贲转而提醒道:“也未必没有转机,本侯多一句嘴,这陵邑制度……可是那位黑冰台的百家夫子提出来的。”
    “现在开局就碰到了这般难题,本侯倒是想要看看,那位百家夫子究竟要如何解决,这些软硬不吃的禹陵族人!”
    “制度设计的再好,施行落实不下去,终究只是白搭!”
    ……
    王贲承认黑冰台的百家夫子,必是高人无疑!
    毕竟他还是了解自家老爷子的。
    能让王翦都由衷钦佩的存在。
    纵观当世,也屈指可数。
    但一码归一码。
    传道授业,与实际在基层推行政策,这是完全的两码事。
    比如陵邑制度用封赏禹陵姒氏为契机,以大禹为古之名义,通告九州天下!
    这个计划绝对是非常完美的!
    令人拍案叫绝!
    大禹的份量就摆在那里!
    任谁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但也正因此。
    现在禹陵姒氏拒不奉诏……
    他们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人家全族引颈待戮!
    不避斧钺!
    觉悟到了这个份上!
    什么下马威都是没有用的。
    综上。
    王贲现在认为……那位百家夫子根本没有考虑到基层情况,现在等于是自相矛盾。
    大禹的古之名义,专门跟大秦对着干。
    何解?无解!
    忽然。
    九卿奉常状若虔诚的祈祷道:“万望那位百家夫子能够想出好办法,我这回可全靠他老人家了啊!”
    王贲扶额:“本侯反正是不抱太大希望的,同时建议九卿阁下……你也别抱太大希望。因为眼下这就是个死局,兵家绝地,至于哪里才是逢生之路,恐怕唯有看天意了。”
    九卿奉常:“……”
    ……
    半日后。
    蒙恬把禹陵村的详细情况,全部进行了上报。
    果不其然。
    嬴政剑眉大皱……
    “夫子,刚刚得到的消息,九卿奉常那边遇到了麻烦,禹陵姒氏拒不奉诏,他们甘愿引颈就戮!”
    嬴政立马就感觉到了此事无比棘手。
    华阳太后饶有兴致的道:“夫子,按照您刚刚的说法,追随者赏,阻碍者杀,那这……”
    华阳太后十分难得的主动打趣了许尚一下。
    并且她也变相的把李斯、王翦的心声给说出来了。
    虽然他们都没有亲临禹陵村。
    可这个事儿单是想想。
    便能想通进也不得,退也不得!
    最坏的情况。
    便是软磨硬泡,怎么都没用。
    只能退而求其次……
    放弃为大禹守陵的古之名义,进而直接推行陵邑制度,无非就是朝廷多出点血。
    该花钱花钱,该镇压镇压。
    陵邑制度顶多会有些波折。
    但最终肯定还是能够顺利施行的。
    “咳咳。”
    许尚老脸一红:“秦夫人,我刚刚所言都是为了教导孩子,正所谓,道理全听,举步维艰,道理不听……死路一条!”
    “人世间的道路,没有哪条是好走的,也没有哪条是一成不变的。”
    “至于眼下的禹陵姒氏选择拒不奉招,杀肯定是不能杀的,同时我们也不能退,还是得想办法剖析清楚,禹陵姒氏究竟因何抗拒大秦至此!”
    ……
    没有人会无端的压上全族两百多条性命。
    禹陵姒氏确实不怕死!
    但这么做总有理由。
    能是什么理由呢?
    “夫子,我们大秦在一统之时,明明已经废除了斩首记功制度,打着仁义的旗帜入主中原。”
    嬴政沉思的道:“包括攻破赵国的时候,也是尽可能的选择了招降李牧,避免杀伐过多。”
    “而禹陵村位于赵燕边界之地,难不成是我大秦在燕国做的有些过火,遂传到了禹陵族人的耳中?”
    “可燕国明明没怎么抵抗,燕王喜和燕丹面临我大秦锐士压境,他们选择了逃跑,是陇西侯千里奔袭,阵斩燕太子丹,又生擒了燕王喜。”
    “这也是正常的战争范围……总不能在那些大禹后人看来,我大秦连东出一统都是错的吧?”
    “他们不是不问世事的嘛?”
    ……
    嬴政说了很多话。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服!
    没错!
    很不服!
    他真的已经非常顾忌仁义二字了!
    当初他也很听夫子的话。
    让他彻底废除斩首记功制度。
    他也是没什么二话的。
    抛弃虎狼!
    秉承仁义!
    为此,嬴政不惜彻底弃用了老将麃公,致使那位为大秦戍边了一辈子的老将军,郁郁而终。
    还有李牧……
    为了招降,嬴政听从了夫子之言,将其封为了异姓王,只为让赵地能够安生一些。
    另外。
    对于赵地的士卿阶层,他也都采取了不予追究的态度。
    只杀赵王迁一人!
    对于赵氏王族,他也都选择了包容。
    嬴政真的能做的,都做了。
    结果禹陵族人现在还要搞玩命的一套!
    那么在嬴政的眼中!
    这就是妥妥的给脸不要脸了!
    既然尔等不想要仁义!
    那就别怪我展现出虎狼的一面了!
    泥人还有三分火性呢!
    随即。
    许尚想了想,道:“据老夫所知,皇帝在邯郸之时,还是开了杀戒的。”
    嬴政:“邯郸……”
    嬴政闻言表情一怔,瞬间变得沉默了起来。
    华阳太后见状立即反应了过来,她道:“夫子,我认为这次着实是禹陵族人,有些太不知好歹了。”
    华阳太后选择了力挺皇帝。
    扶苏也罕见的拱手道:“夫子,晚辈也觉得皇帝陛下在东出一统的过程中,仁义无缺。”
    外面。
    武成侯王翦和左相李斯面面相觑,却都没敢插话。
    原因很简单。
    龙有逆鳞!
    曾经嬴政在邯郸时的回忆,便是朝中公认的大忌讳!
    恐怕也就只有夫子,才敢在皇帝面前提及旧事了。
    马车内。
    许尚轻声道:“秦攻赵,大胜之。始皇至邯郸,亲令坑杀旧居周围的数里方圆。是否有此事?”
    根据《史记》记载:十九年,秦王至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怨者,皆坑之!
    要知道。
    赵姬和幼年嬴政在邯郸可是生活了十年啊!
    身为质子!
    身在敌国都城!
    几乎可以说是,目之所及,皆为仇怨!
    而许尚此番虽然改变了大秦攻陷赵国的一些战略布置。
    但很多青史细节导向,依旧是发生了的。
    比如秦王坑杀邯郸旧居方圆的旧人……
    嬴政缓缓闭目:“夫子……确有此事……”
    做了就是做了。
    嬴政也没什么好辩解的。
    此事夫子不提。
    嬴政表示,他差点就忘了。
    亦或者。
    他是在有意掩埋过往的尘封之事。
    “坑杀,乃是赵地大忌讳。”
    许尚叹息的道:“昔年长平之战,白起就曾坑杀过四十万赵军俘虏。”
    “结果皇帝在攻下赵国以后,第一时间也在邯郸掀起了坑杀之事。”
    “可想而知,禹陵族人在听说此事以后,他们会对始皇产生怎样的看法?”
    ……
    其实在许尚看来。
    皇帝杀一些过往旧怨之人。
    杀也就杀了。
    影响其实并不会太过恶劣。
    麻烦就麻烦在……
    皇帝选择了坑杀的方式!
    你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嘛!
    跟揭人伤疤,外加火上浇油没有任何区别!
    毋庸置疑。
    单论此事的处理措施。
    皇帝显然是不够理智的。
    那么自当也要坦然接受,现在东巡于赵地上谷郡,遇到的一些小波折。
    比如禹陵姒氏的拒不奉诏!
    “哎,夫子,现在可有什么弥补之法?”
    嬴政无奈的叹气道:“事关皇帝旧事,晚辈也没有办法劝谏……”
    嬴政说出此话。
    那就是典型的知错、改错,却不认错。
    杀都杀了!
    如果再让他选一次!
    奶奶滴!
    他还是会杀光所有故居旧怨之人!
    顶多就是把坑杀变成枭首示众。
    反正他必须要让那些人落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没办法。
    不杀之!
    嬴政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今日心魔,昔日血债……总归是要血债血偿的!
    “龙之逆鳞,确实无法劝谏。”
    许尚想了想,忽然他侧目环顾的道:“那我们就来商讨一下,如何进言让皇帝提前立一个太子吧!”
    嬴政:“……”
    立太子?
    怎么个意思?
    始皇的暴君形象在禹陵村无可更改……
    遂用一个贤明的太子去招揽禹陵族人?
    顿时。
    华阳太后率先娇呼道:“夫子,好主意!!”
    已有之事,不可更改!
    总不能让九五至尊拉下体统,去跟禹陵族人解释当年旧怨什么的。
    既如此!
    那就只能另辟蹊径……
    帝国长公子的四海贤名!
    现在不用,更待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