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从江苏通州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水稻耕作专家张洪程
作者:钩藤草   院士之路最新章节     
    院士出生地

    张洪程院士,1951年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

    通州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临黄海,西南与崇川区相接,东南与海门区为邻,北与如东县毗连,西北与如皋市接壤。

    通州境域初为长江口海域中的沙洲,南北朝中期出水,后有人定居并从事盐业生产。

    唐末沙洲涨接大陆,并开通至扬州的航道,逐步改变单一从事盐业生产的局面。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设通州,因地理位置重要(东北有大海通辽海诸夷、西南有长江连吴越楚蜀、内运渠道达齐鲁燕冀)而得名。

    此后,通州历经多次更名与行政归属调整,如宋时改为崇州,明道二年(1033年)复称通州,直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

    民国时期废州改县,称为南通县。新中国成立后,南通县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在1993年撤销南通县设立通州市,2009年撤销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通州区。

    通州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江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境内留存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如唐代的静海寺、宋代的通州城遗址等,见证了通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总之,南通市通州区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

    出生地解码

    张洪程院士的出生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南通市通州区作为一个农村地区,为张洪程提供了深入了解农业、农民和农村生活的机会。

    这种早期的农村生活体验,使他对农业劳作的辛苦有着深切的体会,也培养了他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深厚情感。

    这种情感成为他日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

    出身农家的张洪程,其父母通过田间辛勤的劳作供养他完成学业。

    这种家庭的支持和鼓励,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通市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研究机构,为张洪程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启蒙条件。

    他可能在这些资源的熏陶下,逐渐对农业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将其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

    由此可见,张洪程院士的出生地南通市通州区,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院士求学之路

    1972年,张洪程被推荐前往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读大学。

    求学之路解码

    张洪程院士的求学之路,特别是他1972年被推荐前往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读大学的经历,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洪程选择农学专业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一选择不仅符合他出身农家的背景,也为他日后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学术底蕴的高等学府,为张洪程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平台。

    他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大学期间,张洪程可能参与了各种科研实践活动,这些实践不仅加深了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他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这种兴趣成为他日后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在求学过程中,张洪程可能得到了多位优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这些导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传授了他科研的方法和技巧,也培养了他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

    由此可见,张洪程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求学经历为他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了浓厚的科研兴趣、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

    院士从业之路

    1975年,张洪程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6年—1978年,张洪程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工作。

    1979年,张洪程参加江苏省农业区划工作。

    1986年,张洪程牵头建立“新型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组[9]。

    2007年,张洪程被评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首席中青年科学家。

    2015年12月,张洪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张洪程院士的从业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5年从江苏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这一决定让他得以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学生,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

    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使他在学术上不断进步。

    1976年至1978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工作,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也让他在高寒、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

    这次考察的经历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1979年参加江苏省农业区划工作,使他对江苏及全国的农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项工作有助于他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1986年牵头建立该项目组,这一举措标志着他在科研领域开始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该项目不仅推动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的发展,也展现了他的科研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他日后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多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首席中青年科学家,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去科研成果的肯定,也激励他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他多年科研工作的最高认可。

    这一荣誉不仅提升了他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也使他能够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由此可见,张洪程院士的从业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

    通过教学与实践 的结合、科研经历的积累、科研项目的引领以及荣誉与认可的获得,他逐步成长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并最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一路走来,他的勤奋努力、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始终贯穿其中,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院士科研之路

    张洪程院士是我国着名的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家,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学、科研及推广工作。

    张洪程院士在水稻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取得了众多杰出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的作物栽培耕作理论体系,也为我国粮食的持续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洪程院士创建了以少免深轮耕与防早衰栽培技术为核心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替代了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实现了轻简化栽培与稳产增产的统一。

    这一成果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水稻的生产效率。

    他构建了水稻丰产定量化栽培技术,通过群体生育诊断与节肥节水等关键技术的精确定量创新,推动了我国水稻栽培由定性为主向定量化跨越。

    这一技术体系能够显着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张洪程院士还致力于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他创建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促进了江苏水稻单产在全国主产区的领先地位。

    特别是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机插水稻高产模式,突破了多熟制下机插稻高产技术瓶颈,为中国水稻生产机械化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张洪程院士针对超级稻增产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标准化育秧、精确化机插、模式化调控等新内涵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显着提高了超级稻的产量和栽培效率,为我国超级稻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张洪程院士主编的《农业标准化概论》等着作是中国农业标准化领域的重要教材,这些教材不仅推动了农业标准化教育的发展,也为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他还创建了“课堂—实验室—基地—生产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爱农兴农的博硕士研究生。

    科研之路解码

    张洪程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洪程院士在水稻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的杰出研究成果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地位。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通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张洪程院士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创新能力。

    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学科前沿的热点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这种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洪程院士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的作物栽培耕作理论体系,还推动了水稻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的发展。

    他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科研工作者,张洪程院士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工作。

    他通过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

    这些人才在农业生产、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由此可见,张洪程院士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他个人赢得了崇高的学术地位和荣誉,也为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科研精神和教育情怀将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于农业科研和教育事业中,为我国农业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后记

    张洪程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共同塑造了他成为院士的坚实基础和独特经历。

    通州区作为张洪程院士的出生地,其独特的农业文化背景可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农业大区的居民,他从小就对农业劳作有着深切的体会和感受,这种对农业的深厚情感成为他日后投身农业科研事业的内在动力。

    张洪程院士在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的求学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农学理论基础。

    他系统学习了农学专业知识,掌握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核心技能,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在求学过程中,张洪程院士可能逐渐培养了对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的浓厚兴趣。

    这种兴趣驱使他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寻求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经历使张洪程院士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他还能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和创新能力。

    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张洪程院士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创新能力。

    他参与了多个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为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张洪程院士在水稻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取得了众多杰出的科研成果。

    他创建了水稻轻简化、精确化、机械化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超级稻增产瓶颈的破解理论等创新性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的作物栽培耕作理论体系,也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科研成果的突出表现,张洪程院士在国内外学术界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他的学术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的杰出代表。

    在科研工作的同时,张洪程院士还致力于人才培养工作。

    他创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

    这些人才在农业生产、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张洪程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共同构成了他成为院士的坚实基础和独特经历。

    这些方面的经历不仅塑造了他的学术品格和科研精神,也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