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农具改革
作者:子非良   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节     
    阎苍不懂农业,但是不代表他不懂得一些和种地有关的知识,在他回忆起有关曲辕犁和水车的事情之后,他就对自己的徒弟们提出过这两件东西。

    有过农耕过往的赵岩告诉他水车在秦国十分普及,因为是多山地的关系,只有有河流经过的地方都有水车用于取水灌溉。

    之前他们去的芒梁镇也有一条河流经过,只是和他的田地不在一个方向,那些被水车灌溉的良田多数都掌握在国家的手里。而曲辕犁赵岩不知道是什么,他只知道现在耕田用的农具被称为‘直犁’。

    阎苍不知道曲辕犁是在哪个时代被发明出来的,甚至不知道曲辕犁具体长什么样子。因为前世的他是生长在城里,即使是偶尔回农村老家一趟,也不会参与到农活里。

    到他成年之后老家更是已经没有人种地,将田地都租给了其他人,而那个时候种地都是半机械化时代了,他就更无法亲眼看到所谓的曲辕犁到底是什么东西。

    阎苍不了解曲辕犁,但是仅仅一个‘曲’字就给了熟悉农具制作的工匠想法。

    在他将这件事提出给太子的时候,太子府负责掌管农业的属官立刻召集了工匠,对方有了灵感之后表示愿意进行尝试。在知道恐怕又是一件能够给百姓带去福利的事物之后,太子毫不吝啬地给予了支持。

    而现在,很显然再次到了丰收的时机。

    姓应的下人带着阎苍来到皇城附近属于太子的田地,当看到那件传说中的‘曲辕犁’之时,阎苍就知道自己这一趟完全来对了。

    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它将原本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平,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

    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

    ‘这个东西我前世见过!’

    阎苍知道这所谓的‘曲辕犁’自己前世无论是在电视里或者老家的农田里都亲眼见过,只是从不耕作的他根本不知道那具体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其叫什么。

    在前世的小说里看过无数遍‘曲辕犁’,上面的介绍让对此物没有具体印象的他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何种物件。

    如今亲眼看到,他才明白,原来所谓的封建是时代神器一直就在自己身边。这或许正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这没错,和我在古书里见过的几乎一模一样,你们可曾试验过这犁的效果?”

    没错,又是穿越中的老套路,在古书里见过,没办法,他几乎是个农业白痴,就算是想装作自己发明装造的,也不行,因为他一点专业知识没有,随便有人一问就能戳穿谎言。因此他没必要把这个名声揽在自己身上,哪怕现在他在保定城的名声不是很好。

    “哈哈!元珣,这已经是我们做好的第三个‘曲辕犁’,经过试验和调试,准备呈交给太子。”

    封长笑呵呵地对着阎苍举了举手中的犁,他觉得阎苍不愧于‘福星’一说,才投靠太子不过几月就又给太子带来了如此‘神器’。他已经带人亲自试验了曲辕犁的效果,得出的结论让他无比惊喜。

    相比起原来的直犁,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由旧式犁的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犁壁呈圆形,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以减少前进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草根的生长。也就是说不仅仅节省了人力和畜力,而且更加方便灵活。

    要知道大秦三州之地,人口主要集中在保州,之前南州大移民,主要就是为了开发南州,毕竟相比起天寒地冻海拔高山地多的永州,南州更像是一块未被人类开发的宝地。物产丰富,水源充足。

    在原本丞相王邯的计划里,只要能给南州十年的发展期,农业发展未必不能赶上保州。

    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那么整个秦国的量将得到一次质的飞跃,这是富国强民的机会。

    如果不是汉水之乱,导致计划流产,那么南州开发恐怕已经有了效果。百姓得到了比原先更多的田地,又怎么会轻易选择放弃。

    要知道比起保州因为人口太多,地少人多,基本在富裕的地区一户人家才可能分到五六亩土地。而在一些贫瘠的地方,田地稀少,一户人家只分到一两亩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之前王邯的南州大开发计划,给予的可是第一批进入南州开发的百姓一户十亩的拥有权。

    已经开发了田地并且安居下来的百姓根本没有选择离开,汉水之乱迁回的南州民众主要是以小型家族,还有商人居多。毕竟这些人并不完全是靠土地而活,相比起处在经常发生战争的南州,安定的保州更为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比起这些人,本就贫穷的百姓肯定不会轻易舍弃已经开垦的田地,因此这次迁移之后还是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南州,但是多数是普通百姓。

    中下层阶级的缺乏,让南州处于一个落后的农耕经济时期,虽然农业发展不错,但是其他方面就是完全拉胯的程度。

    而曲辕犁的出现,将给大秦带来第二次南州大开发的希望。毕竟保州的土地已经分完,蛋糕就那么多,即使是再安排百姓迁移过去,也无法得到更多的回报。

    而现在只要你在南州使用曲辕犁,能够节省将近一半的人力畜力,原本十年发展计划,或许七年,六年甚至更短。那么在这加倍的诱惑之下,不稳定的社会关系或许就成了小问题。

    =============

    太子府里,在阎苍和封长将此物献上并阐明其功效之后,太子白衍和听闻此事赶来的丞相王邯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尤其是王邯,南州大开发计划的夭折让他心中关于北伐的火焰黯淡了不少,但是现在,他知道机会再次来了。

    “殿下,我们当将此物呈给陛下,尽快推广到全国!”

    “对,但是丞相,我有一些担心...”

    白衍完全同意王邯的说法,但是在刚才知道曲辕犁的优点之后,他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曲辕犁的技术该不该尽快教给赵国,毕竟赵国才是真正使用曲辕犁最适合的地方。

    水田!

    曲辕犁的功效,在擅长种地的人眼中,它明显更适合用于水田当中。而目前三国之中,整个州郡都拥有水田的地方就是赵国国都所在的福州,本就是‘天下产粮第一州’的福州,如果得到这个神器的话,赵国的国力恐怕会迎来质的飞跃。

    王邯明白白衍的担心,关于曲辕犁的技术,因为其用于农耕的原因,是不可能保证一点关于曲辕犁的秘密都不泄露出去。

    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晋国在短时间内得到关于曲辕犁的具体消息,但是赵国呢?这个兄弟般的国家,如何能隐瞒得住,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将这个技术教给赵国,还是等未来赵国发现之后再来和自己索要。

    秦赵两国虽然共进退,是兄弟国家,但是毕竟是外人,任何人在这个时候都会产生私心,哪怕是一心为了北伐复兴大秦的王邯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元珣,你是此事的发起者,你有什么想法?”

    王邯选择将皮球踢给阎苍,想要听一听小辈们关于这件事的看法,这关系到未来秦赵两国的关系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友好下去。

    阎苍听了王邯的话之后,陷入了短暂的思考,但是他立马有了自己的答复。

    “给!”

    这个世界虽然是三国鼎立,但是秦国和赵国自同盟以来并没有产生过战争冲突,或许两国并不像是真正的兄弟一样亲密无间,但是两国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对抗晋国。

    晋国实在是太强大了,尤其是比起前世的魏国,晋国没有所谓的‘赤壁之败’,江州之战折损的是三个国家共同的兵力,只不过是晋国更多罢了。

    晋帝韦如真正做到了将晋国的国力提升到能够同时对两个国家发动战争而处于上风的层面,若不是其‘谋朝篡位’的非正统性,再加上周边的少数民族势力过于强大,他能够同时对两个国家发动灭国战争而不会让国家因此崩溃。

    晋国为何在国力负荷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依旧征召那么多常备军队,就是为了随时对两个国家发动灭国战争。韦如之前的想法就是在自己这一代就完成天下的一统,因此晋国一直处于‘穷兵黩武’的高备军阶段。

    秦赵两国为了应付,也不得不提高常备军数量。毕竟随时有灭国的危险,只能先苦一苦百姓。不过因为超高的负荷,致使粮食等物资极为紧缺。

    三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边境的军队要远远强于中央,中央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帝麾下掌握着一支强军,其他的地方军队战斗力都只能算是一般。因为不能足饷,训练也自然拉胯,称之为民兵也不为过。

    这也是一个小小的五岳道蛮夷军队能和地方军打得有来有回的原因,其中固然有安陵王白非不擅长军事的原因,但是更多得还是这些军队疏于训练,战斗力低下。

    这也是秦赵联盟之所以那么牢固的原因,一旦任何一个国家做出‘背刺’的行为,那么等待两国的都将是来自晋国的雷霆一击,一击就会直接灭国。

    所以说,在阎苍看来,即使赵国靠着‘曲辕犁’强大了,但是也不可能拥有一战灭秦的实力,或者说即使赵国真的一战灭秦,也不可能扛得住来自晋国的打击。

    只有同心协力两国方有一战之力,任何一方背叛,都是取死之道。

    “我们缺少的铁矿,粮食,兵器甚至更多,和赵国换,赵国强大,我们才能更强。”

    “殿下,元珣所言也是老臣的想法。”

    相比起秦国,赵国无疑是对晋国最大的威胁,秦国能够在晋国的屡次攻击下存活,完全就是因为和赵国的联盟以及地势关系。

    而赵国,不仅仅是和秦国的联盟、复杂的江河屏障,还有就是自身的实力。要知道赵国的粮食产量和经济水平几乎是秦国的一倍。以后赵国变强了,慌得应该是晋国,而非秦国。

    “好,就依尔等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