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这些人对秦国根本没有多少归属感,之所以现在栖身秦国的保护之下,完全就是因为杨时的原因。
也就是说阎苍所献上的军镇制度是绝对少不了杨时坐镇的,但是偏偏杨家这个事情一出,让朝廷对杨时的忠心并不放心。
杨时的确是个忠心不二的人,但是发生了杨颌叛乱这一系列事情,现在杨家成年男丁除了杨时全部都死光了,那么是否还有什么手段能够牵制住杨时。
“杨时在回到南州之后,就请求南州都督将自己的家人全部送到了狼夷族那边。”
贾阮透露这个消息,让阎苍心里都有些打鼓,杨时在上任南州之后不久,就将自己的妻儿全部接了过去。
名义上已经算是从杨家脱离出去,南州都督并不清楚保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现在,杨时在秦国的牵挂只剩下了保定城这些兄长的家眷,而朝廷方面现在不确定杨时对待这些人的态度。
若是将杨颌这事告诉杨时,他是否会逃走前往狼夷族,或者这次离开之后,自己在狼夷族称王,不再理会朝廷的命令。
“这是,他做的确实有些不地道。”
阎苍皱着眉头,他没有想到杨时回归秦国之后第一件事竟然是接走自己的家眷,若是杨时真心对朝廷,他是万万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所有在外掌控军权的官员都知道,你只有将‘把柄’留在朝廷看得见的位置,朝廷才能对你放心。
前几年秦国发生的几次叛乱更是证明了这个‘把柄’的必要性,现在杨时的所作所为,让阎苍有些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你曾经是他最好的朋友,我想你应该能够了解他的想法,这件事就算要提前通知他,朝廷也希望是由你来说。”
杨时回归保定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实,朝廷不可能再继续隐瞒他家里发生的事情,提前通知他也是一种获取对方信任的方式,毕竟之后那十万狼夷族可能还需要杨时来管理。
现在杨时在朝廷的眼中变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甚至现在杨时想要封列侯阎苍估计朝廷也不会拒绝。
但是杨时的一系列行为将他自己逼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而朝廷也变的十分被动。
贾阮将此事告知阎苍,让他无论如何三日以内必须做出一个抉择,然后就先行离开了。
两人谈话不过半个时辰,阎苍想着此事,也没有心情再回去教导学生,他将自己关在屋子内好好琢磨杨时的心思。
朝廷给他下达的期限,其实就是告诉他必须在这三天内将此事告知杨时,至于之后对方的态度如何,那就是朝廷需要考虑的事情。
阎苍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六年多,他与杨时之间的交情也已经有六年,杨时可以说是他除了已经音讯全无的苏溪之外唯一的朋友。
他也清楚,相比起苏溪,自己才是杨时最重视那个朋友。
他们三人之间,最开始就是阎苍和苏溪成为朋友,然后阎苍又和杨时成为了朋友,因为他在中间,苏溪才和杨时做了朋友。
这也是当时听到杨时没有尽全力帮苏溪之时,阎苍那么痛恨杨时的原因。
若是杨时真的愿意求到他的两位兄长这里,未尝不能像兰家这样给苏溪一个轻判的机会。
但是杨时没有这样做,若是阎苍处于那个环境,他知道杨时一定会竭尽所能帮他。
但是杨时对苏溪的友情并没有那么深,他能帮助苏溪,只是看在阎苍的面子上罢了。
穿越到这个世界,有一个如此重视自己的朋友阎苍十分开心,当他得知杨时消失在草原上的时候,更是几度落泪,感叹杨时的人生不易。
同时心里暗自决定,若是杨时真的回不来,返回保定之后他就将杨时的妻儿接回来,将杨时的孩子收为义子,全心培养。
只是后面杨家所发生的一切,让他根本来不及去做这些事情,当保定诸事结束之后,他已经听到杨时返回秦国的消息。
尤其是知道杨时为秦国带来了十万狼夷族投效之后,他更加替杨时开心,杨时以后会成为国家栋梁,这十万人对于秦国也是十分重要。
没错,说到底,阎苍对杨时的友情并不纯粹。
他没有想到杨时现在的处境,只想到了杨时今后会得到的好处,想到他为国家做的贡献,却全然忘记了他的父兄都在这场叛乱中死去。
尤其是杨颌,作为这次叛乱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位最关爱杨时的兄长所做的一切,要一心报国尽忠的杨时该怎么去接受。
“如果耀平没有将妻儿接走就好了...不对!
以耀平的心思,若是知道杨家的事,恐怕也会在之后将妻儿接到自己身边那,那个时候朝廷又怎么可能允许呢?”
这件事让阎苍十分头大,杨时做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在朝廷方面看来不做好,就是阎苍自己看来都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我都要将此事告知耀平,我还必须亲自去一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安全。”
阎苍眼神中闪过一抹光彩,将此事提前通知杨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阎苍不能推脱,也不可能推脱。
若是朝廷换了一个人去和杨时说这件事,到时候他会做出怎样的反应犹未可知,一旦闹翻了,那才真是给招来了大麻烦。
阎苍这边已经有了决定,朝廷这里贾阮也进入皇宫将此事汇报给秦帝白衍。
自六部制度开始施行之后,丞相府的权力就被大大削弱了,现在六部的事务都是由各部尚书单独向皇帝汇报,而并非像之前那样还要经过丞相府的商议。
“元珣这一刀,真是趁了天家的心啊~”
作为未来有可能接任丞相一职的贾阮来说,阎苍提出的‘六部制’可谓是大大符合秦帝白衍的心意。
在没有经过丞相王邯的同意之前,就将此策给公布了出来,却是打了丞相府一脉一个措手不及。
贾阮氏一个聪明人,他当然明白这一制度的推行意味着什么,他同样清楚丞相王邯的心思,他并非贪权利恋势之人。
只要一切能够让秦国往好的方向发展,他当然愿意交出手中一部分权力。
所以王邯选择了默认这一政策的施行,如贾阮这等既得利益者当然不会阻止这个政策的实施,但是一些还栖身在丞相府的官员却不是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