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口气看懂明清政权
作者:不敢轻言语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最新章节     
    此时朱重八已经回到黄桷寺专心读书。

    昔日的一位好友邀请他加入亳州元帅郭子兴的义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官方史料并没有记载这个人的名字,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是汤和,但是无论《明实录》还是出土墓志铭都没有提到这件事。

    总而言之,这位在史书上失去了姓名的神秘人物,邀请时年二十五岁的朱重八加入义军。

    朱重八还没来得及答应就被人告发到官府,无奈之下只好去投奔郭子兴,并且给自己起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朱元璋.

    朱元璋投奔到郭子兴麾下后,很快就崭露头角,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为妻,并且招募了一批自己的班底。

    这些人都是日后的明朝开国功臣,比如李善长等一众淮西文臣,以及徐达、常遇春等得力武将。公元1355年,郭子兴去世,朱元璋与杜遵从元军手中夺取金领,得到了逐鹿天下的入场券。

    当时各路义军中实力最强的是陈友谅和张士诚。陈友谅志骄,张士诚气短。

    朱元璋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先后攻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横扫江南,出师北伐,在公元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将元顺帝赶出了中原,逐步统一中国.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在祖父开拓的基础上实行儒家文治。朱元璋晚年大肆清洗功臣,杀得朝堂半空,为年幼的皇太孙铺路。

    然而朱允炆登基之后就将矛头对准了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藩王——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

    公元1398年,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内难”的旗号,起兵造反,以封地北平的一隅之地,向坐拥全国的大侄子建文帝发起挑战,史称“靖难之役”。

    经过4年血战,朱棣终于在公元1402年兵临南京城下。

    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南京金川门,南京皇宫燃起了熊熊大火,建文帝消失于一片火海之中,他的下落成为明史第一迷案。

    朱棣登基为帝,改元永乐,废除建文年号,对忠于建文帝的文官如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进行残忍的清洗。

    与此同时,朱棣逐步削除了宗室诸王的兵权,提升他们的物质待遇,使他们变成富贵闲人,无法再对皇位产生威胁.

    朱棣雄心勃勃登基后,将封地北平升格为bJ,派遣郑和下西洋扩展朝贡贸易,宣扬大明国威,下旨编修《永乐大典》,全书共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古代第一大类书。

    在文化外交都取得一番成就之后,朱棣又将目光放到了明朝的边界之外。早在建文年间,安南黎氏篡位,前安南国王的后裔陈天平投奔明朝。

    朱棣登基后派人护送陈天平回国,没想到在半路被黎氏截杀,明朝使臣也一并遇难,朱棣大怒,下令讨伐安南,以陈氏绝嗣为由将安南并入明朝版图。

    然而安南石山石水,地形复杂,明军疲于应付,在朱棣死后两年,明宣宗就下令放弃了安南.

    公元1407年,漠北鞑靼南下犯边,朱棣派齐国公邱福率大军北征,没想到竟全军覆没。朱棣索性亲自出马,将漠北鞑靼打的闻风丧胆。

    公元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北征途中驾崩,终年65岁,庙号太宗。

    朱棣死后,明朝由开疆拓土转入守成之治,朱棣的儿孙明仁宗、明宣宗对永乐年间的执政方针进行大幅度收缩,实行休养生息,鼓励农桑的政策,史称“仁宣之治”。

    明仁宗仅在位10个月就突然死亡,明宣宗在位10年,38岁就英年早逝,留下了仅有9岁的太子朱祁镇,是为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初期,有祖母太皇太后张氏保驾护航,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名臣,政治风气尚算清明。

    然而,明军四次征讨麓川,耗费了大量兵力财力,导致北边防御空虚。随着太皇太后和“三杨”相继离世,宦官王振专权,欺压忠良,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公元1449年,朱祁镇不顾众人反对,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明朝遭遇了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

    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拥立朱祁钰登基,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并且在bJ保卫战中打退了也先,使明朝没有重演靖康之难。

    然而,朱祁钰想把皇位留给自己儿子,并不想接朱祁镇回来,也不想让朱祁镇的儿子当太子。在群臣的请求下,朱祁钰不情不愿地从瓦剌接回了朱祁镇,将他软禁在南宫之中。

    又将大侄子朱见济废为庶人,为了换掉太子,朱祁钰软硬兼施,又向大臣行贿,又把反对者停职。好不容易把自己儿子立为太子,却没想到这个孩子很快就夭折了。

    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重,石亨、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改元天顺。

    朱祁镇冤杀于谦,废除朱祁钰的帝号,逼迫朱祁钰的嫔妃全部殉葬,又派人捣毁了朱祁钰皇后的陵墓。后来,朱祁镇对自己宠信石亨等人颇为后悔,将他们悉数清算。

    临终前废除了明朝实行近百年的殉葬制度。但是此时的明朝已是内忧外患,各地流民起义此起彼伏。

    继位的明宪宗朱见深,任用李贤、商辂等名臣,平反于谦冤狱,追封朱祁钰为景帝,同时考察官吏,抚恤百姓,安置流民,平定叛乱,让明朝重新焕发生机。

    然而,朱见深偏宠比自己年长17岁的万贵妃,对她言听计从,招致后人非议。公元1487年,万贵妃病死,朱见深因伤心过度也随之而去。

    时年18岁的朱佑樘即位,史称明孝宗。朱佑樘是中国历史上最专情的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又生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儿子朱厚照。

    朱佑樘在位期间十分勤勉,任用贤臣如刘健等,然而对儿子朱厚照却非常溺爱,于是史上最爱玩的皇帝就这样登场了。

    公元1505年,年仅15岁的明武宗朱厚照登基。他可能是明史争议最大的皇帝,在传统观点中,他宠幸宦官,不务正业,不住皇宫,住豹房,不当皇帝,当威武大将军,俨然是一个昏君的配置。

    然而,这样一位看起来不务正业的皇帝却在应州之战中打败了鞑靼的达延汗,让鞑靼数年不敢犯边。

    朱厚照的游戏人生在他31岁那年戛然而止。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因落水病逝,堂弟朱厚熜即位,改元嘉靖。

    和堂兄正好相反,嘉靖的待机时间是明朝第二长的,在位45年。

    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再加上中间的隆庆皇帝朱载垕在位6年,祖孙三代统治了明朝100年的时间,这是极具变革的100年。

    庙堂之上政治斗争越发激烈,从刘瑾到严嵩乱政,从张居正改革到国本之争,上演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权谋大戏。

    庙堂之外,东南沿海倭寇猖獗,走私泛滥,鞑靼翻盘,一路打到北京城下。

    戚继光、俞大猷扫平倭寇,隆庆时期开放海禁,封贡安达,解决了困扰明朝几十年的边患问题,白银大量进入中国,催生了发达的商业经济和市民文化。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用白银代替各类实物税,不仅解决了明朝的财政问题,也为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长期懈怠政事,任由党争愈演愈烈,埋下了灭亡的祸根。

    公元1592年,明军从朝鲜班师,经过7年战争,明朝援助朝鲜,挫败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万历颁布平倭诏,曰:“国家人浩荡,公顺不困,不远,跳梁小丑者,虽强必戮。”

    万历朝鲜战争是明朝最后的辉煌,从此以后明朝慢慢滑向灭亡的深渊,东北的建州女真即将崛起。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大部,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两年后,努尔哈赤进攻明朝,与明军在萨尔浒决战,明军全军覆没,灭亡的丧钟即将敲响。

    不久,万历皇帝驾崩,皇太子朱常洛即位,在位不到1个月就离奇死亡,天启皇帝朱由校登基。朝堂分裂为两派,一派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派是自认清流的东林党。

    魏忠贤仗着皇帝的信任,对东林党大加迫害,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使党争愈演愈烈。虽然魏忠贤后来倒台,但是党争的祸根一直蔓延到南明。

    公元1627年,天启皇帝朱由校病逝,信王朱由检继位,改年号为崇祯。

    魏忠贤和客氏一党被清算。但是此时的明朝已是内忧外患,官吏腐败,国库空虚,西北民变四起,辽东局势日益糜烂。

    崇祯帝请回被魏忠贤排挤走的袁崇焕,誓死守辽。又大力清算阉党,但是这非但没有让朝堂风气焕然一新,反而加剧了党争。

    不久,清军绕过宁锦防线,取道蒙古,一路打到了bJ。崇祯大怒,将袁崇焕下狱论死,然而袁崇焕死了,辽东局势却更加糜烂。

    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对文臣武将都十分猜忌,虽然勤政,但是改变不了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局面。

    公元1642年,明军在松锦大战中失败,明军在辽东再无一战之力。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bJ,崇祯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清朝一口气看懂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史#清朝#小知识】

    清朝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争议最大的封建王朝之一。

    有人说它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有人说它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罪魁祸首。那么,清朝到底是如何由盛转衰的呢?

    自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至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共有296年的历史。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清朝的风云历史。

    明朝万历年间,明军在镇压东北女真部族叛乱时,误杀了建州女真部的觉昌安和塔克世,他们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

    努尔哈赤继承了父祖的职位,以13副铠甲起兵,攻灭了害死父亲的尼堪外兰,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宣称“七大恨”,起兵反明。明朝出兵10万镇压,结果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

    努尔哈赤接连攻城略地,孙承宗修筑宁锦防线,暂时缓解了危机。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被袁崇焕打败,不久病逝。皇太极即位后,任用汉官,推行封建化政策,吞并蒙古诸部,解决了后顾之忧。

    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6年后,皇太极在松锦大战中胜利,为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

    不久,皇太极病逝,由于生前未指定继承人,宗室贵族推选这年仅有6岁的福临继位,由多尔衮摄政。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北,崇祯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吴三桂被李自成所逼,投靠清军。

    多尔衮引清军入关,在山海关大战中,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向西撤退。多尔衮迎接小皇帝,入主紫禁城。

    当时除了清朝之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以及南明弘光政权。多尔衮下令实行剃发易服、圈地投充等政策,导致全国上下掀起反清浪潮。

    然而,在清军的镇压下,南明弘光皇帝开城投降,李自成和张献忠战死,南明隆武政权继续拥戴明朝宗室抗清。

    张献忠、李自成余部相继与南明联合,共同抵抗清军。公元1650年,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亲政,清算多尔衮,减轻圈地,放宽逃人法,缓解社会矛盾。

    为了笼络汉官,甚至迎娶汉女董鄂妃入宫,并将妹妹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公元1659年,吴三桂攻克云南,南明永历政权流亡入甸缅。

    除了郑成功之外,全国抗清势力基本被清军平定。公元1661年,郑成功渡海收复湾台,吴三桂入甸缅杀永历皇帝。

    至此,南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