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工程
作者:搬砖的混   再次重生后,依旧体验了一地鸡毛最新章节     
    59大工程

    在坛口上行走,一不留神就会摔伤摔残,小苇绝非杞人忧天,几乎所有人都表示理解。

    如此高昂的收费,也使得大部分人望而却步。

    收费也能理解,坛子很容易弄坏,一次如果坏两个以上,小苇还得倒贴。

    据说国外有个统计,二战踊跃上战场杀敌的,大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什么?你不信?真以为“尸横遍野,都是农家子弟”啊?那我问你,知道林徽因么?她父亲,三个叔叔,九个空军弟弟,全部在战斗中阵亡,满门忠烈。

    不怕死的有钱人多的是,不仅男人,还有很多女人,这个就不用举例了吧。

    文艳的小姨妹就属于这种,几乎每天都要上坛子,轻伤不下火线,重伤医好再战,舞技和身体灵活度节节飙升,进步速度不差于小苇绿珠她们,很快成了这一片的明星。

    小苇又推出了VIp会员半价制,小姨妹的明星广告效应开始彰显,很快又有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成了会员。

    所有人都深以为奇,还有这样赚钱的。

    这事很快传到社区,在很多大聪明的努力建议下,社区在市民休闲的地方,按照和小苇坛口差不多的距离和大小,打了几百根木桩,免费提供给市民娱乐健身。

    气得小苇见人就埋怨,哪有集体和小姑娘抢生意的,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坛子可以用木桩替代,歌舞却不能。

    不过没关系,只要跟小苇学过的,就不再上坛子,只上木桩,然后,大聪明就让孩子跟着学。

    很快有多人在木桩上摔伤,聪明人这才明白坛子间空隙少而浅,比直上直下的木桩安全得多:“小姑娘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你们以为她不知道木桩便宜么?”

    “自己愚蠢还说人家小姑娘呆傻,咋不换成砖头的。”

    社区被摔伤的搞得头大,本想效仿小苇在全社区签免责声明,可外来的上去玩怎么办?好办,那就安排人成天看着,三班倒。

    可总有打盹的时候,免责声明又得大人签,外面的孩子不可能带着大人到处溜达玩,各种矛盾根本解决不了。

    社区只好将木桩打低,再打低。可这样一来,和平地区别不大,还会绊倒脚,大人都会摔伤。怎么办?好办,把木桩拔了就是。

    折腾了个把月的闹剧宣告闭幕,成了这一片最大的笑话。

    “什么叫浪费,自作聪明才是真正的浪费。”

    “纯粹瞎胡闹。”

    这种奇闻异事一直津津乐道到寒假,才逐渐淡化。

    这个时候的大学很自由,腊月没到就会放假。放假前,小苇交给几个要好的一个任务:收购点肉票和粮票。

    假期之间的口粮,会把肉票粮票发给学生回家购买。

    至于收购原因,小苇说是那个会创作歌曲的亲戚要结婚,喜宴物资需要票据购买,家里那点计划票肯定不够。

    听说票据是给作歌的大神用,个个奔走相告。

    正迈步进入计划经济新时代,物资都是限量供应,近两个月的寒假,这些富贵子弟回家肯定用不上票据,先买了再说。

    虽然是计划供应,因土地还是私有,也不限制养殖,物资并不算紧张。肉票只有一毛一斤,粮票只有两厘。

    虽然有很多朋友帮忙,可两三天功夫只收了两百多斤肉票,和三百多斤粮票。其中大部分还是看在创作大神的名号上才忍痛割爱的。

    原来早在半个月前,就有不少人在收购,或者预定。都是家里要办事的,或者帮亲戚家收的。

    真以为小苇买坛子是为了练功啊?想歪了。

    练功只是借口,是为了掩人耳目。

    由此赚到钱,完全出乎小苇的意外。

    后来有人说,有些人玩着玩着就把钱赚了,并非虚言。

    等碧玉和绿珠迫不及待地回了家,小苇才关上院门,正式展开行动。

    用准备好的小铁锹,撬起床下铺砖,向下挖。泥土用簸箕端出去,倒在围墙和主屋的夹弄里,顺便踩实。

    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奋力大干了三天,累的腰酸背痛,才在床下挖出了一个长方形坑,一米多宽,两米多长,深度一小坛子多点。等量好尺寸,算算只能埋十八个坛子,又感到很失望。一个坛子装三十斤,也就伍佰多斤。

    小苇手里的票据就是伍佰多斤,是不是刚刚好?No,no,no,买粮票只是幌子,目前小苇只要肉票。

    有点郁闷地去了学校,老师同学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订饭的只有三五百人。去食堂找到负责人,问他们有没有风干咸肉和梅干菜购买,负责人说:“这是过年物资,当然有,但得凭票购买。风干咸肉八毛五加一斤二两肉票,梅干菜一毛一斤,不要票。”

    “没有肉票,风干肉怎么卖?”

    “得一块钱一斤。”

    “九毛五行不?”

    “看你刚上大一,可以优惠。你要几斤?”

    “三百斤。”

    “卧槽,多少?”

    “三百斤啊。怎么了?”

    负责人看看小苇,一拍脑袋:“想起来了,你是哪个——叫什么来着?”

    “季小苇。”

    “对。季小苇,教唱歌跳舞的的那个,一下捐了上千块的。”

    “那是瞎吹的。你就说有没有吧?”

    “有。必须有。”

    边说边把小苇拉到边上,看看四周,小声说:“我家就住你家附近,二里远吧。你能不能教教我小儿子唱歌跳舞?”

    “你小儿子多大了?低于七岁的不行。”

    “都十四了,上初一呢。”

    笑问笑问:“成绩不太好吧?”

    负责人一愣:“你怎么知道?”

    “成绩不好的,才想走艺术生这条路。”

    负责人有点难为情:“专门调皮捣蛋,成绩怎么可能好。”

    “不。擅长调皮捣蛋的,才聪明。我就喜欢教调皮捣蛋的。”

    “那我就把孩子交给你了。”

    “保证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不过,得过了年才能教。”

    “那是自然。”

    小苇马上表态:“能互相帮忙的话,学费我可以不收。”

    负责人笑道:“只要能把孩子调教好,学费算什么。只要我能帮的,尽管开口。”

    小苇暗自感叹:中国式父母,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