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我要还债
作者:搬砖的混   再次重生后,依旧体验了一地鸡毛最新章节     
    80我要还债

    即便城里人见多识广,可四个同学毕竟年轻,社会经验远不及镇长这个老狐狸。二两酒没喝完,小苇在城里的所作所为就被翻了个底朝天。

    小苇好几次打岔暗示,几个同学依然刹不住,越说越兴奋,竹筒倒豆子般,生怕被人抢了先。

    要不是了解这个时代的狭隘,小苇几乎怀疑他们是故意的。

    这帮蠢货。

    镇长这才了解到小苇和姜英英的风光,感叹道:“难怪小苇姑娘看不上我们,原来是我们小家子气了。”

    小苇早已闭口不言,干爹和姜英英只得各种陪着不是,和谐共吹又唇枪舌战,搅得小苇心烦意乱。

    镇长发现了小苇的沉默,很关心地问她是不是不舒服。有聪明的同学解说:“小苇不善言辞,在学校很少和人交流。被冤枉了,也不喜欢解释。”

    跟班附议:“在镇上也一样。比较少言寡语,不说是非长短,挺好的。”

    总算宾主尽欢吧,干爹送四个去小镇饭店住宿,回来说:“这几个和前面来的同学好像不太一样。”

    小苇定论:“是比较蠢。”

    碧玉他们提前两天就到了,到处分享家乡特产,增进友谊。

    小苇则找到食堂的周主任,让他儿子耀庆尽快去学。赚钱的事不能耽误,得尽快打开局面。

    对文艳小姨妹的优待,反而成了她炫耀的本钱,更到处帮小苇做广告。

    属于白莲花的正常操作,倒也让人觉得小苇并非不近人情。

    小苇改变策略,以课时收费,上一课每人五毛钱。

    不限于星期天,只要天气允许,每天放学后也有一课。加上碧玉绿珠,谁有空谁教。

    三人因此也锻炼了讲课能力。

    正常到课的学生每天都在七八人左右,其中,耀庆属于显眼包式的存在。

    原因是胖,虽然仅属较胖,在这个时期,还是很稀罕。

    学校食堂负责人的孩子,营养不足都没有天理。

    即便身高和三个女孩相仿,也被用棍子赶上了坛子。在家里可能是小霸王,到小苇这里可不惯着。加上小苇一身冷然,让人生畏,很快被调教得服服帖帖。

    收费教音乐跳舞这事早已传遍校园内外,面对教导主任的责问,小苇只有四个字:“我要还债。”

    “你都有钱买房子,还会欠债?”

    “开销比较大。”

    “欠了多少?”

    “三千多块。”

    “什么?三——千?”

    看主任惊得嘴都合不拢,小苇淡定地补充:“这事同城的同学都知道。”

    小苇早已考虑过,给同学买粮这借口很容易被戳穿。她会以误解了同学的意思为理由搪塞。

    一个小小的误解,便搞得倾家荡产债台高筑,这样的事并不算稀奇。要怪只怪自己太冲动,现在错误已经犯下,只得尽力弥补。

    虽不至于一哭二闹三上吊,但肯定要捶胸顿足涕泪横流,继而装疯卖傻,以博取所有人的同情。

    怎么不要脸怎么来。以求得所有人理解她的苦衷,允许她赚钱还债。

    就这样,小苇欠下巨额债务的事迅速流传开。

    学生便次次增多。

    唉。这么年轻的小姑娘,欠了这么多债,太难了。

    创作需要时间和精力吗?她教自己创作的歌舞,收点费用怎么了?

    就是,老师教别人的成果还拿工资呢,小姑娘这么做,一点毛病都没有。

    吵架,维权,也成了家常便饭。

    有空有心情,就去找那些私自传授的孩子讨说法,仗着女孩子属于社会保护对象,各种耍无赖要钱。

    花钱学过的自是帮小苇理论:你们凭什么不花钱就可以白学。

    由于牵扯到大学生,社区也不太方便管。

    人家早有规定,私自违规就得受罚。

    可人们总觉得这事怪怪的,哪里不妥又说不上来。

    学会的孩子因亲友关系忍不住传授,花钱学的孩子争相举报声讨,小苇动不动痛哭流涕诉说巨额债务还不上,连附近的中小学都被搞乱了秩序。

    学校本想花点小钱购买传播权,可一听说小姑娘欠了好几千,这么多根本没法申报。

    别说中小学,大学领导同样一个头两个大。

    你不让人家教,那你替人家把债还了啊。

    关键是,那些歌确实好,附合主流价值观,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这天晚上,来了两个挎包的干部,说是市委宣传部的。

    小苇依旧含糊的表示,歌的作者有三四个,分居两个县。几首歌还不够完善,目前还在测试阶段,等修改好了再决定是否上报。

    干部一:“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帮你们修改完善。”

    小苇暗道:然后加上你们的名字,还要挂到最前面。

    嘴上却说:“我是没问题,其他几个就难说了。我们为那几首东西,搞了好几年,光稿纸就花了几大车。”

    干部二:“如果不是做文艺工作的人创作的,可以申请补贴。”

    “主要这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事。”

    干部一:“你不是代表作者和学校领导签了责任书么?”

    “那只限于那一首歌,也只允许在校内教学传播,其他的可不行。”

    干部二:“直接说吧。几首草稿我们都可以帮你们修改完善,然后申报推广,你们需要什么条件。”

    小苇直击重点:“弄好了,申报时会不会挂我们的名字?”

    干部二:“你们的原创,当然要挂。”

    小苇说:“挂不挂无所谓,毕竟目前也只是草稿。可惜我们水平有限,为了这几篇草稿绞尽脑汁费钱费力。你们肯定也知道,我还欠一屁股债呢。”

    两个干部对望了一眼,眼里的喜悦显而易见:“你们的名字还是要挂的,起码得挂一个在后面吧。”

    干部二:“你们的巨大付出毋容置疑。我们会尽快向上级汇报,尽量多争取些补助。”

    小苇提醒:“有两首草稿已被县宣传部录用,并且已经开始排练,正准备去参加省里的文艺比赛呢。还有的草稿已经在民间传播。关于这些,你们最好调查清楚。”

    干部二:“你们有没有授权给哪个政府机构?”

    小苇说:“到目前为止。我只和学校签了一张免责书。其他都没有,包括我们县宣传部也是他们私自排练的,并没有我们的书面证明。但也不是不可以补签,因为县委那两首草稿,补贴了我们一千多块钱的物品,还有三百稿费呢。”

    画外音:补不补就看你们的补贴有多少了。

    干部一:“那就好。这些。我们会调查清楚的。等我们研究好了,再给你们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