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历仕七朝——赵宗儒
作者:徐夏半生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     
    赵宗儒,字秉文,邓州穰县人,唐朝中期宰相、诗人,秘书少监赵骅之子。出身南阳赵氏,唐代宗时登进士第,并中“书判”科高等,历官陆浑主簿、翰林学士、司勋员外郎等职。主持考功时处置公允,不避权势,升任同平章事,两年后罢相。唐宪宗时官拜吏部尚书;唐敬宗时任守太常卿,因不敢违抗宦官请求,改授太子少师;唐文宗时官至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傅,封天水郡公。史称其“前后三镇方任,八领选部”,历仕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七朝,终以司空致仕。赵宗儒逝世,年八十七,册赠司徒,谥号“昭”。

    赵宗儒,出身南阳赵氏,登进士第,最初获授弘文馆校书郎。一年后,又在“书判”科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补任陆浑县主簿,数月后,入朝任右拾遗,充任翰林学士,调任屯田员外郎,仍任翰林学士。此年冬,“泾原兵变”爆发,赵骅逃匿于山谷,不久后便病逝,赵宗儒为父服丧,期满后,获授司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

    赵宗儒奉命主持考功的工作,官员考绩往往失实,内外官员考绩都是“中上”,殿最优劣混淆。赵宗儒考核百官的政绩,升降公平得当,从不畏惧退避,其中右司郎中独孤良器、殿中侍御史杜伦,各自都因过失被罢黜;尚书左丞裴郁、御史中丞卢佋在以往的考核中都被评为“中上”,赵宗儒将其贬至“中中”;秘书少监郑云逵考定其同僚其孙昌裔为“上下”,赵宗儒重新考核,将其列入“中上”。在此次考核中,能考入“中上”的官员,不超过五十人,其余大多被降至“中中”。唐德宗李适听说后,对他予以赞赏,升其为考功郎中,其后,赵宗儒为母服丧,期满后,获授吏部郎中。

    赵宗儒调任给事中,与谏议大夫崔损同日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二人均获赐紫金鱼袋。后来,赵宗儒罢相,任太子右庶子,他平素坚守道义,除勤于“奉朝请”外别无他求,德宗听说后,对其颇为嘉许,改任吏部侍郎。德宗特意召见赵宗儒,慰劳道:“听说你六年来闭门不出,故此拜授你此官,以前你曾与你的父亲同日接到任命,还记得吗?”赵宗儒闻言后,伏地流泪。

    唐顺宗驾崩,赵宗儒为其撰写哀册文,言辞颇为凄惋,及后,赵宗儒获授检校礼部尚书,并判东都尚书省事兼御史大夫,出任东都留守、畿汝都防御使。又入朝任礼部、户部尚书,其后再次出任检校吏部尚书、守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营田观察等使,任内,赵宗儒遣散虚耗粮食的戍卒两千人。

    入朝任刑部尚书,转任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兼御史大夫,出任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次年,获召入朝,授御史大夫,调任检校右仆射、河中尹,兼御史大夫、晋绛慈隰节度观察等使,他赴任后,擅用专供军用的八千余贯钱,被朝廷罚去一个月的俸禄。入朝为兵部尚书,改任太子少傅,权知吏部尚书铨事,再任吏部尚书。

    唐穆宗即位后,因刚刚除去丧服,让尚书省先策试唐宪宗朝所征集的应制举人,赵宗儒根据实际情况,认为此议不妥,穆宗听从,再次担任太子少傅,并兼判太常卿事,获授吏部尚书。

    唐敬宗李湛任命赵宗儒为检校右仆射、守太常卿。太常寺里有一种“师子乐”,具备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特色,除朝会及诸侯向朝廷进献时是不演奏的。有一个掌管教坊音乐的宦官,移送文书来调用,赵宗儒不敢违抗,就把这情况报告了宰相。宰相认为各种事情都由各部门分管,这事不该向他报告,赵宗儒忧愁恐惧得不能自己。宰相责备他怯懦不能担当大事,于是将其改换闲职,授太子少师。

    敬宗遇弑,赵宗儒担任大明宫留守。唐文宗即位后,赵宗儒获授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傅,召见赵宗儒,向他询问治国之道,赵宗儒回答说:“尧、舜的教化,不过是慈爱节俭。希望陛下遵守此理而不要忘却。”文宗表示赞赏,并予以采纳。宰相宋申锡被诬告谋立文宗之弟、漳王李凑,文宗信以为真,大为恼怒,召集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及宰相等人商议。文宗念及赵宗儒年迈,特许他不行跪拜之礼,不久后,赵宗儒上疏请求致仕。

    文宗命赵宗儒以司空之衔致仕,赵宗儒逝世时享年八十七岁,获赠司徒,谥号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