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站在场边,看着格里芬和保罗依旧留在场上,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快船队大概是想通过减少轮换球员的方式,死死咬住比分,避免被湖人的替补阵容一波流拉开差距。
果然,这种战术带来的效果非常显着。
相较于肯扬·马丁,格里芬不仅具备更出色的运动天赋,而且移动速度更快。
在进攻方面,湖人队继续运用掩护战术,为库里创造出小打大的机会。
然而,这一次,快船队的格里芬主动换位到外线,负责防守库里。
库里不断地在外线展示各种假动作,试图晃起格里芬,从而获得更好的出手机会。
但是,格里芬如同泰山般沉稳,尽管脚步随着库里的动作移动,却始终没有起跳。
他的右手始终保持着防守姿势,试图干扰库里的决策。
库里发现进攻机会不佳,而进攻时间又所剩无几,只好强行出手,结果篮球弹筐而出。
进攻端面对湖人的二阵容,保罗只能继续通过单打来缩小比分,本来只是第二场较量,场面上的气氛却如抢七一般。
距离第一节比赛结束还有2分钟时,随着保罗中投命中,快船队25-25追平了比分。
尼格罗明白,这样通过个人能力咬住比分,在上半场还能起效,一旦到了第四节,就很容易被一波带走比赛。
事实也正如尼格罗所料,保罗与格里芬打满了上半场,但能做到的仍然只有紧咬比分,第三节后半段保罗下场休息,库里在上半场5投0中后终于命中了今天自己的第一个三分。
随即便是熟悉的节奏,库里与克莱汤普森连续三个三分,比分瞬间变成了79-70,,刚刚下场的保罗又被重新叫回场上。
但能看得出此时的保罗体力槽已经明显不足,即便挡拆过掉巴特勒的防守,但后面跟上的巴蒂尔依然紧贴保罗,最终造成了保罗的失误。
这一波分差快船队再也没有追回来。
一种无力感萦绕在快船众将的头上,明明阵容非常出色,可是一到系列赛,球队就变得无比艰难。
对于下位球队来讲,0-2并不可怕,因为回到主场以后还有追平的机会,2-0被追成2-2的例子不胜枚举。
可是斯台普斯对于快船来讲,既是客场也是主场,既是主场也是客场,0-2的比分已经将他们推到了悬崖边上。
另一边马刺系列赛开局直接2比0领先雷霆,帕克和邓肯的挡拆打的雷霆无所适从,马刺获得了很多轻松得分的机会。
雷霆对球施压做得不够好,帕克和吉诺比利等人处理球太过容易,导致马刺能够随心所欲地打他们擅长的团队篮球。
而且雷霆队前两场防三分防的也不好,伊巴卡和帕金斯防不出去频繁被投进空位三分,这些问题不仅仅导致雷霆防守端失分太多,被对手打进之后雷霆还无法打成反击发挥自己的天赋和速度优势。
快船队如今面临的尴尬局面和雷霆队非常相似,湖人队的外线进攻甚至比马刺还要高出一个维度,而快船队除了格里芬,其余内线球员都防不出去。
而格里芬则还要承担快船队第二个主攻点的重任。与湖人首发阵容的缠斗太消耗体力。
尼格罗与布鲁克斯面临相同的困境,但是他们手里的牌明显不同。
西部半决赛第三轮较量,马刺与雷霆队要早一天进行,布鲁克斯教练似乎也找到了解决办法。
雷霆调整了防守策略,他们采用换防和包夹的方式来限制帕克的挡拆,尽可能封堵帕克和其他球员的联系,压缩马刺对外线球员的投篮空间。
这种新的防守方式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了帕克的突破,逼迫马刺更多的单打,降低了他们的整体进攻效率。
在进攻端则充分发挥雷霆三少年轻优势,乔治希尔虽然很好的承担了防守威少和哈登的任务。
但是马刺队根本没有人能对位杜兰特,Kd攻防两端完全打爆了丹尼格林,Kd在阵地战就是大杀器一般的存在,他的身高优势让他可以轻松面对马刺的任何防守球员。
杜兰特无解的立棍单打,外加雷霆主场作战的优势,顺利的帮雷霆队大比分战胜了马刺。
尼格罗看了看手里的牌,包夹科比?自己已经在做了,这样只能帮助球队咬住比分。
包夹库里?湖人的替补阵容还有一个能投的。
立棍单打?湖人队巴不得快船进攻都让保罗一个人打呢。
布鲁克斯的策略,到了尼格罗这里根本行不通,第二场已经很好的限制库里了,可是还是被他一波打了回去。
尼格罗不敢相信,常规赛还略显青涩的湖人四少,到了季后赛竟然完成了如此大的蜕变,这难道就是他们夏天在中国训练四个多月的成果?
尼格罗不知道的事,吉米巴特勒提到控卫位置,湖人队替补阵容其实是“三后卫”。
才是这一切的核心,否则保罗自己一个人就能把湖人队的替补后卫线搅乱。
湖人对快船的第三场在快船一没有解决办法,二没有“主场优势”的情况下如期开打。
而这场比赛,格里芬上来仅打了两分钟,便在死球时间被替换下场,尼格罗用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尝试着让格里芬带领替补阵容。
这边科尔还在犹豫如何换人时,宋清生怕他再犯了用人的轴。
赶忙告诉了他:“让阿联和考辛斯上场。”
快船队率先变阵带来的结果就是湖人队提早换上了阿联与考辛斯,这一举动让全场球迷都震惊了。
尼格罗这一拳似乎打在了棉花上,没有了格里芬的挡拆策应与进攻威胁,湖人队直接大摇大摆的包夹起了保罗。
保罗接球便受到了基德与科比这两人的包夹,保罗快速出球给空位的兰迪弗耶,兰迪弗耶本想引来莱昂纳德协防,给卡隆巴特勒创造空位机会。
可是小卡却一点不上当,仍然盯紧了卡隆巴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