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风花雪月
作者:竹明昭曦   风云1200最新章节     
    果然,大理城破的消息如同一枚猛然投入深水之中的炸弹,“轰”的一声,在平静的水面上一下子激起了千层巨浪。

    这消息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传遍各个角落,百姓们听闻后惊恐万分。

    刹那间,数万百姓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水一般,疯狂地涌向龙尾城北门。

    密密麻麻的人群,如潮水涌动,前赴后继。

    守卫北门的士卒们人数有限,面对着如此众多、如决堤洪水般汹涌而来的百姓,根本就无力阻挡。

    混乱之中,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心急如焚、被身后人群裹挟着向前冲的老汉,冲到了最前面。

    一个紧张过度的守城士卒,在慌乱中竟一刀捅向了老汉,老汉瞪大了眼睛,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缓缓倒下。

    这一幕就像点燃了火药桶的导火索,龙尾城瞬间发生民变。

    上万愤怒的百姓红了眼,百姓们像被激怒的蜂群一般,将千余禁卫军围得水泄不通。

    百姓们怀着满腔的怒火,纷纷挥舞着拳头,雨点般地砸向禁卫军。

    有的禁卫军被打得抱头鼠窜,有的则被众多百姓死死摁住,拳脚如雨点般落下,呼喊声、怒骂声交织在一起。

    整个龙尾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一位中年男子高举手臂,大喊道:“他敢杀一人,敢杀十人!

    他敢杀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吗?

    大家都是人,为什么替你们守城还如此欺辱我们!?”

    另一位中年男子高喊:“横竖都是一死!打开城门,迎大军进城,我们的家人还在大理城呢!”

    龙尾关发生了激烈地冲突,引发了极强的民变效应。

    百姓们拿起石头、扁担、竹竿、木棍等一切可以反抗的工具和守城大军扭打在一起。

    而守城军真正和百姓动手的也只有区区几百人,绝大多数都是大理城本地人,他们选择了沉默。

    高泰祥站在城头看着龙尾关发生的一切,放声大笑,然后由笑转哭,到最后痛哭流涕。

    站在城头的高泰祥,望着城内混乱不堪的景象,眼神中满是绝望与不甘。

    高泰祥缓缓拔出腰间佩剑,剑身反射着冰冷的光。

    高泰祥仰头望向苍天,发出一声仰天长啸:“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悲怆的声音在城头上空回荡。言罢,高泰祥决绝而迅速地挥剑自刎,鲜血飞溅而出。

    随后,高泰祥的身体像一片凋零的树叶,直直地从城头掉下,只留下无尽的悲哀在城头弥漫。

    城门被打开,虽然还是黑夜,但龙尾城却迎来了光明。

    高显达第一时间控制住了城防,安抚好百姓。

    ......

    翌日一早,进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赵明亮全身披铁甲,头戴紫金盔,坐下白龙驹,走向龙尾关城门。

    龙尾关城楼在龙尾城南端,背靠龙尾城,前临水流湍急的西洱河。

    土木砖石筑就的一座城楼,楼下通关,书有“龙尾关”三个大字,楼上两层已经被句芒接管防务。

    楼檐口下悬“龙关锁钥”一块横匾。

    关下的西洱河上建有一座石拱桥,赵明亮通过此桥对着董蕙兰说道:“这桥有什么说法吗?”

    董蕙兰点点头:“当然有!此桥以前名清风桥,是木制的。

    后南诏王阁逻凤建龙尾城后改建为石拱桥,称黑龙桥。”

    赵明亮抬头仰望着碉楼,董蕙兰在一旁说道:“城堞西南延至江风寺的天生关,东北延至锁水阁。

    全长约七八里,筑有碉楼四座,这里地险景美,御敌防守,固若金汤。

    龙尾关不仅是御敌关隘,也是交通要道,出关过黑龙桥分三路,直南为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路。

    既是进西藏茶马古道,更是商贾云集分散物资的重要城关,在和平年代楼上昼夜灯火辉煌,弹唱洞经。”

    赵明亮带着大部队进入城关,轻声言道:“都说大理是真正的风花雪月之地!”

    董蕙兰点点头:“是!一直都有大理的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样的说法。

    大理是一座非常非常美丽的城寨,在洱海上有一座袖珍小岛,其形状像一颗圆形的印章,又被称之为海印。

    因为此地信佛,所以叫小普陀。

    相传观音开辟大理坝子时,在这里的海面上丢下一颗镇海大印,即为小岛,以镇风浪,保护渔民。

    因此渔民们在小岛上建观音阁,纪念观音,并把小岛东部的一个渔村取名海印村。

    将小岛叫做小普陀山,将观音阁改为小普陀,意为观音修行之处。

    点苍山洱海都在背后,一座小岛和楼阁独立海中,奇幻而又美丽。

    每年10月底有成群的海鸥在海边生活嬉戏,海鸟与山水相连的,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洱海渔民们驶的船大的多是帆船,小的是用浆划的“骡子船”。

    海印村是很典型的洱海渔村,村里虽然竖起白墙青瓦的白族民居。

    但村前的港湾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船里床椅锅灶盆碗样样齐全,连猪鸡也喂养在船上。

    船民们很少有时间住在宽敞明亮的四合院里,他们终年航行在洱海上,船是他们成年流动的家。

    每到传统节日期间,小普陀就成了他们祭祀神灵、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南诏风情岛是洱海三岛之一,原名玉几岛,不足百亩的南诏风情岛静卧在蓝天之下、碧水之中,既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也蕴藏着无限的海岛景致。

    在码头广场,可观赏到“沙壹母”石雕。

    沙壹母左手执鱼叉、右手置在前额、坐在沉木上仿佛若有所思,其后面排列的十尊柱型石雕人像,代表着沙壹母的10个儿子。

    沙壹是哀牢山下的渔女,传说她触沉木而感孕,生下10个儿子,分别成为云南各族的先祖。

    于是,沙壹也就成为受到白族人崇敬的创世始祖母。”

    董蕙兰越讲越兴奋,继续说道:“在另一个广场,中心有汉白玉观音立式雕像。

    这尊世上最高的阿嵯耶汉白玉观音,是由男性向女性演化和嬗变过程中的特性观音。

    与中原其它地区的观音造像迥然不同,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岛上的主体建筑南诏行宫,曾是南诏大理段氏的避暑行宫。

    其建筑风格以唐代建筑为基调,融南诏、土蕃建筑风格于一体,体现了南诏时期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