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变化显而易见
作者:沉默的老刀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最新章节     
    尽管如此,他还是微笑着上前与许宁握手:“看来你已经是我们的小师弟了。”

    许宁回应道:“等考试周结束,我会正式加入团队。那时杜导师应该会向大家介绍我的。”

    检查完实验设备后,许宁启动了电源,“前几天我在食堂门口看见了你和姚美玲师妹,本想打招呼来着,可惜没赶上。”

    “哦?你认识姚美玲?”方争惊讶地问。

    “是的,我们讨论过一些学术上的事情。”许宁点头说。

    “姚美玲可是非常出色的人,她直接从本科升到博士呢。多跟她学习对你肯定有帮助。”方争诚恳地说。

    实际上,自从采纳了姚美玲提出的模拟计算法后,虽然初期进展缓慢,但他逐渐意识到这确实是正确的方法。

    方争承认自己在科研激情方面或许不如姚美玲那么强烈。而许宁回忆起与姚美玲的短暂接触,觉得她似乎有点儿迷糊。

    不过,他并没有打算在这个话题上过多争论。“嗯,她的学习速度确实挺快的。”

    随后,他们转而聊起了手头的工作。“你在测试涡轮叶片吗?”方争好奇地看着忙碌中的许宁。

    “不是,这只是个普通的风扇叶片项目。但我尝试融入了一些航空发动机的研发理念,作为自我提升的一部分。”许宁解释道。

    起初,这项工作只是为了赚些额外收入,但在深入研究过程中,他对叶片研发产生了新的见解。

    正当许宁调整着实验装置时,方争解释了自己的来意:“我只是回来拿本书,之前不小心落在这里了。”说着,他举起一本关于dAmp编程语言的专业书籍。

    许宁看见书名后立刻感兴趣起来:“哇,你们已经在进行mSc.Nastran软件的二次开发了吗?”

    方争皱起了眉头,感觉自己最近用的“嗯?”这个词比上个月加起来还多:“你怎么知道我们正在研究这个?”

    许宁抓了抓头发,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哦,上次见到姚师妹时,她提到你们正在尝试用cFd\/cSd耦合方法进行平直翼颤振分析,但是效果不佳。

    我当时提议她可以试试偶极子格网法,并且提到了需要使用dAmp语言来修改软件。真没想到你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方争手里拿着一本书,惊讶地看着许宁:“你是说,这个方法是你给姚美玲建议的?”

    “对啊。”许宁点了点头,随后向方争复述了一次那天与姚美玲讨论的内容。

    实验室里一时之间静悄悄的,只有风洞中传来的轻微气流声。

    方争几次欲言又止,最后才勉强挤出一句话:“这么说来,你就是姚美玲提到的那个学长?”

    “什么意思?”这次轮到许宁一头雾水。

    “没事。”方争忍着笑说道,“要不这样,你先加入我们的团队熟悉一下吧,我会给你安排一个靠窗的好位置。”

    “行啊。”许宁本打算考试后放松几天,但既然有了邀请,提前融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那我就先跟杜教授打个招呼,考完试就正式加入。”

    “绝对没问题,杜教授会很欢迎你的。”方争的笑容快要藏不住了。

    为了避免让许宁察觉到自己的兴奋,方争迅速转向了一旁,正好瞥见了桌上那些不起眼的小风扇。此时,第一个原型风扇的测试刚刚完成。

    许宁细心地更换了第二个风扇,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优化后的版本。当再次开启电源时,虽然不是在专业的隔音环境中,但声音的变化显而易见,噪音减少了。

    “你研发的这款风扇,还真有两下子。”方争靠近仔细观察这些采用了弯曲研发叶片的风扇,“我能仔细看看吗?”

    作为一名有着六年经验的研究员,他知道未经允许绝不可以随便触碰实验物品。

    “小心点,别摔了。”许宁毫不掩饰地说,他知道如果方正仅凭观察就能解开自己的研发秘密,那他早该被国家当作宝贝了。

    “这看起来像是前弯前掠的研发?”方争带着一丝疑惑问道。

    在工程学里,“弯”和“掠”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叶片形状处理方式。

    调整叶片以优化气流控制,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

    不过,那时候更多依靠的是工程师们的经验与直觉,而非严谨的科学理论。

    所以对于方正来说,对此有所认识并不稀奇。

    而许宁正打算做的,则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弯”与“掠”的组合效应,希望能为未来的叶片研发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当然,这一切还只是起步阶段。

    “没错,我想测试几种不同弯掠组合下叶片的工作效率。但这只是一个模型风扇,气流速度不会太高。”边说着,许宁已经开始在一张新纸上勾勒起图纸来了。

    方争本想提醒这位本科生组员,这样的研究题目对他而言似乎过于高深了,不如先从更基础的问题着手。

    但是,回想起两年前姚美玲加入团队时展现出的非凡才能,再看看眼前的许宁。

    尽管尚未完全确认,但方正几乎可以肯定,之前那个关于颤振现象的新颖想法正是出自于许宁之手,这意味着他的潜力甚至超过了姚美玲。

    于是,方争选择沉默:“真是搞不懂你们这些天才啊!”他在心里默默感叹道。

    这时,许宁转过身来问道:“师兄,你刚才想说什么?”

    方争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注视着许宁手中的工作。

    “嘿,你的毕业研发能按时完成吗?”方争问道。

    虽然学院给了一整年的时间,但实际上刨去寒假和初期摸索阶段,真正可用的时间只有四五个月。

    大多数组员都会选择快速完成的项目。

    “这并不是我的毕业研发。”许宁回答道。

    “什么?”方争更加困惑了。

    即便是像姚美玲那样才华横溢的组员,当年也花了超过五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她的毕业研发。

    不管多么聪明,总有些技能和经验需要时间积累。

    方争注意到许宁操作实验设备时并不十分熟练,因此认为他是一个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不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