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引入更先进的技术
作者:沉默的老刀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最新章节     
    “其实,我们可以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做一些小改动,比如增加翼展、减小后掠角,这样可以扩大外翼段的面积,用来装载额外油箱以增加航程。

    通过安装不同的机载设备,我们可以开发出两个子型号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他继续说道:“对于国内而言,未来可能不再需要轻型攻击机,我们可以选择高级教练型,这种型号保留了后舱的高级驾驶功能,但不需要配备雷达或大型弹药。”

    孙尚忠惊讶地问道:“那强5就没有后续型号了吗?我听说洪都在考虑新的攻击机项目。”

    许宁点头表示同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用途战斗机将主导未来战场,而战斗轰炸机也会占有一席之地。

    强5由于设计初衷是为了携带核武器进行高风险任务,缺乏装甲保护,低速性能也不理想,因此在新时代中的角色逐渐淡化。”

    “那么除了高级教练型,还有其他选择吗?”有人追问。

    “确实有。”

    许宁回答:“对于一些亚非拉国家来说,他们的作战需求主要是对付叛军或游击队,这类轻型攻击机仍然有用武之地。

    我们可以提供战斗教练型,配备高级机载设备如多功能显示器,并设置较大的挂点用于挂载空对地导弹等武器。”

    听到这里,众人无不露出惊讶或恍然大悟的表情,感叹原来还可以这样做。

    在90年代中期,这种思路还不太常见。

    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战斗机的价格急剧上涨,许多小国觉得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既昂贵又不实际,于是开始转向更经济的教练机和攻击无人机。

    “接下来,我会和你们一起完善这个方案,并优化几个关键部分的设计。

    一旦你们掌握了设计方法,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试飞结果对飞机进行调整。”

    许宁转过身,面对着648所派来的几位年轻工程师说道。

    经过半年的时间,他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不再像当初教导姚美玲时那样遇到困难。

    在他重生前的记忆中,研究生毕业时已经熟练掌握数值模拟技术,并具备编程技能。

    但在1997年,大多数设计师仅对一些基本的建模和流体计算软件有所了解,能亲手操作的更是少数。

    这种情况预计要等到几年后,当与他同期的学生们完成学业并加入工作才能得到改善。

    “我们都听您的!”包括孙尚忠在内的所有人立刻表现出兴奋的神情。

    对于能够进入航空研究所的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即使只学到许宁的部分技艺,也足以让648所有能力开发出新的机型。

    “很好,既然我已经概述了飞机的整体设计,那么现在我将介绍数字化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步骤。”

    接下来大约两个小时里,许宁在一间配备黑板的会议室为工程师们讲解了一堂基础研究。

    尽管这些工程师来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他们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只是需要转变思维方式。

    “考虑到大家的经验有限,我们会逐步增加设计难度。首先我们要尽快拿出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以赢得上级单位和客户的信任。”

    因此,在初步设计中,他们会选择较为传统的隔板进气道和保守的边条翼设计。

    “项目批准后,甚至首架原型机试飞成功之后,我们可以逐渐引入更先进的技术。”

    讲完这些话后,他感到口干舌燥,拿起水杯大口喝水。

    验证新技术通常需要专门的飞行平台,如漂亮国用改装后的F-16 block 30测试dSI进气道,苏连则使用苏27Ub验证轴对称矢量喷口。

    而许宁希望在此过程中同时推进教-9\/Ftc-2000项目的进展。

    “您真的相信空军会接受我们的设计方案吗?”

    有人提出了疑问,显然对648所在此领域的经验不足感到担忧。

    “当然,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解释的问题。”许宁自信地回答,准备继续他的讲解。

    许宁翻转了写满字的黑板,露出空白的那一面,开始讲解他的新设计:

    “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我打算采用一种新的进气道——dSI进气道。

    这种设计不仅能让飞机减重130到150公斤,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低风险的平台来验证这项技术。

    如果一切顺利,这项技术可以应用到十号工程,甚至是未来的第四代战斗机上。”

    “基于这两个理由,再加上空军确实需要一款新型高级教练机,我认为我们的设计方案几乎可以确定下来。”

    “dSI进气道?”

    孙尚忠皱眉思索了一阵子,回忆起几年前漂亮国研究的一种紧凑型进气系统。

    “我记得那是漂亮国研究的一种高级进气道,应该就是你说的这个吧?”

    许宁点头表示肯定:“你记得没错。实际上,我在之前的设计中已经尝试过类似的概念了。”

    说着,他在黑板上快速画出了两种进气道的截面图。

    “在歼7F项目里,我用机头雷达罩作为前体,简化了进气道结构,从而提高了进气效率。

    但传统半圆锥形设计对气流控制不够精准,因此还需要复杂的扇形唇口来排除附面层,这反而增加了阻力和重量。”

    这时,旁边的一位工程师插话道:

    “我记得有一张F-16的照片,虽然很模糊,但那个进气道看起来确实像您说的那样,形状有点奇特,就像是蛤蟆的嘴。”

    孙尚忠则更关注技术细节:“那么,dSI进气道的关键就在于那个鼓包的形状吗?”

    “正是如此。”

    许宁解释说:“鼓包压缩面是按照乘波原理设计的,尽管概念简单,但实际计算非常复杂。

    我们需要选定追踪点,在流场中追踪这些点,形成鼓包压缩面。不过,我现在需要先整理思路,完成总体设计。”

    许宁的目标与涡扇9的研发初衷相似,都是为了未来重点型号预先探索关键技术。

    这次是为了歼10,他希望能在后续的全状态原型机上采用dSI进气道,以优化歼10在中低速下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