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曙光初现
作者:爱吃太姥银针茶的凤横   引凤归,公主在逃中最新章节     
    金銮殿上,龙若一身龙袍,头戴凤冠,威严地坐在龙椅之上。底下,文臣武将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龙若的声音清澈洪亮,回荡在大殿之中,“自朕登基以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如今,奸臣已除,朕当励精图治,重振朝纲!现颁布一系列新政,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发展商业,以安民心,以富国库!”

    话音刚落,底下便响起了热烈的议论声。新政的内容很快传遍了整个朝堂,传遍了整个国家。百姓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仿佛看到了久违的曙光。

    徐刺史领命回到自己的辖区后,便雷厉风行地开始推行新政。他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疾苦,将减免的赋税落实到每一家每一户。他严惩贪官污吏,整顿吏治,让百姓看到了希望。他还积极鼓励发展商业,一时间,市井繁荣,商贾云集。

    “大人,这是这个月的税收账册,您过目。”师爷将账册递到徐刺史面前,脸上满是喜色,“新政实施以来,百姓们都积极耕种、经商,税收比之前翻了一番都不止啊!”

    徐刺史接过账册,仔细翻阅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啊。”他感叹道,“只是……”

    徐刺史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边关战事吃紧,海将军数次请求朝廷增兵增粮,也不知陛下如何决断……”

    “陛下定有定夺。”师爷恭敬地回答,不敢妄议朝政。

    徐刺史点点头,将忧虑暂时放下,继续投入到地方政务之中。他知道,自己身为一方父母官,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为百姓谋福祉,为陛下分忧解难。

    与此同时,边关的战火却未曾停歇。海将军驻守边疆多年,深知敌军狡诈,不敢掉以轻心。他一边加固城墙,修筑防御工事,一边加强士兵训练,提高战斗力。

    “将军,敌军又来犯了!”斥候飞马而来,向海将军禀报。

    海将军目光如炬,沉着冷静地下令:“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敌!”

    敌军来势汹汹,企图趁着新皇登基,国内局势未稳之际,攻城略地。然而,他们低估了大夏将士保家卫国的决心,更低估了海将军的军事才能。

    海将军运筹帷幄,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士兵们高昂的士气,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军的进攻。尽管敌军人数众多,武器精良,但始终无法攻破大夏的防线。

    “将军,敌军撤退了!”副将兴奋地向海将军报告。

    海将军望着远去的敌军,眼中没有丝毫的放松,反而更加凝重。“这只是他们的缓兵之计,真正的决战还在后面。”他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加强戒备,不得有丝毫松懈!”

    不仅是边关战事紧张,内地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叶郡守所在的郡县,土地肥沃,但却因为缺乏水利设施,经常遭受旱灾的困扰,粮食产量低下,百姓生活困苦。

    叶郡守到任后,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走访了当地的乡绅和百姓,了解到他们长期以来的灌溉难题,并着手制定解决方案。

    “大人,修建水利工程耗资巨大,恐怕……”师爷面露难色。

    “我知道。”叶郡守点点头,“但为了百姓的长远利益,我们必须想办法克服困难。”他目光坚定地说道,“我打算邀请当地有名望的富商参与进来,共同出资修建水利工程。”

    “林富商?”师爷试探地问道。

    林富商,以其雄厚的财力和乐善好施的美名闻名于世。叶郡守登门拜访,诚恳地向他阐述了修建水利工程的意义和面临的困难。林富商听闻后,深受感动,当即表示愿意出资支持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叶大人为国为民,忧心忡忡,老朽深感敬佩。”林富商抚须说道,“修建水利,造福百姓,义不容辞!我愿尽绵薄之力,助大人一臂之力。”

    叶郡守大喜过望,连忙起身致谢:“多谢林老爷慷慨解囊!您的仁义之举,必将造福万代!”

    林富商的支持,为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在商界的影响力,积极推动贸易发展,为国家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商贾云集,货物流通,市井繁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与此同时,江湖侠士伍侠士也为龙若的复兴大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行走于民间,将龙若的政策和理念传达给百姓,并以自己的侠义之举,维护社会秩序,惩恶扬善。

    “大家不要听那些谣言!陛下是真心为了百姓,为了国家的复兴而努力!”伍侠士站在茶馆的桌子上,高声说道,“我们都要相信陛下,支持陛下,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百姓们纷纷点头称是,龙若的仁政和决心,也通过伍侠士的宣传,深入人心。

    在龙若的英明领导下,在忠臣良将和百姓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夏国逐渐走出了困境,迎来了复兴的曙光。而龙若,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决定微服私访,亲自前往各地巡视……

    “陛下,一切已准备妥当。”侍女低声说道,“我们何时出发?”

    龙若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走吧,是时候去看看我们的国家,看看我们的人民了。”

    龙若身着粗布麻衣,头戴帷帽,混迹在人群中,宛若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她一路走来,仔细观察着城镇乡村的变化。街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百姓脸上洋溢着安居乐业的笑容。龙若欣慰地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她来到一处茶摊前,要了一壶清茶,静静地听着周围百姓的谈话。

    “听说没,咱们陛下微服私访呢!”

    “真的假的?陛下可真是体恤百姓的好皇帝啊!”

    “可不是嘛!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咱们的日子好过多了!赋税减了,徭役轻了,连年景都好了不少!”

    听着百姓们真心的赞美,龙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几日后,龙若来到了一处偏远的村庄。这里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龙若找到村长,详细询问了村里的情况。

    “回禀大人,我们村里缺水少粮,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村长愁眉苦脸地说道,“希望大人能够体恤民情,帮帮我们!”

    龙若望着村长饱经风霜的面容,心中充满了同情。她当即决定,拨款赈灾,并派遣官员前来指导农业生产,帮助村民改善生活。

    “各位父老乡亲,朕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大家渡过难关!”龙若坚定地说道。

    村民们听了龙若的话,纷纷跪地叩谢,眼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

    龙若微服私访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夹道欢迎这位体恤民情的皇帝。龙若亲切地与百姓们交谈,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进一步赢得了民心。

    回到皇宫后,龙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要让大夏国变得更加强大,让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然而,就在国家逐渐走上正轨之时,徐刺史急匆匆地走进御书房,脸色凝重,语气急促:“陛下,不好了,南方……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