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鹅丘
作者:疯神在此   国战:吕布拜我义父最新章节     
    伍兴的决心已定,他身旁那名训练有素的传令士兵,迅速而精准地打出了一束璀璨的烟花信号。

    这烟花犹如一道划破夜空的利剑,猛地冲上云霄,在高高的天际绽放出独特而复杂的图形,那是只有汉军内部才能解读的军事指令。

    分布在广阔战场上的每一位汉军将领,无论是身处前线还是后方,只要抬头望见这标志性的烟花信号,都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无一例外地匆忙行动起来。

    他们或是召集部众,或是调整战术,整个汉军阵营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拨动,迅速而有序地进入了新的战略部署阶段。

    就连戚继光的部队也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开始有条不紊地拔营起寨,士兵们迅速打包行囊,战马也被牵出营外,准备随时踏上征途。

    整个营地内,号角声、马蹄声、士兵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紧张而又充满斗志的画面。

    五支汉军部队,如同五道钢铁洪流,在同一时刻调转了方向,开始向着预定的目标行军。

    在这关键时刻,伍兴与吕布两位将领并肩而立,他们亲自率领着一支精锐的亲卫骑兵队,坚定不移地留在大军后方,为大军断后,确保整个部队能够安全转移而不受敌军骚扰。

    而另一边,上杉谦信,望着汉军井然有序的撤退和转移,心中犹豫再三。

    他深知此时追击或许能取得一些战果,但一想到之前吕布指挥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骑兵夜袭战术,以及吕布那几乎可以称之为神话的箭术,那份震撼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吕布那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一箭,不仅射穿了敌阵,更深深烙印在了上杉谦信的心中,成为他难以逾越的心理阴影。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权衡利弊,上杉谦信还是无奈地放弃了率队追击的念头。

    汉军并没有选择返身去打通那条已然被敌军封锁的撤退道路,他们反而做出了一个大胆且出人意料的决策,将部队向侧面灵活转进,毅然决然地将整个军队开进了一片地形错综复杂、沟壑纵横的丘陵地带。

    倘若汉军选择返身与那些早已蓄势待发、意图截断其归途的倭人精锐部队进行一场生死决战,那么伍兴心中有着清晰而肯定的预判——上山江谦信那支大军定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猛烈攻击,充分利用其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将汉军实施分割包围战术。

    如此一来,汉军无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他们将腹背受敌,陷入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绝境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正因如此,伍兴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决断力,他果断地将队伍引领向了上杉谦信兵力相对薄弱的方向,巧妙地利用这片复杂多变的地形作为天然屏障,与倭人形成了僵持对峙的局面。

    这一夜的战斗,随着夜色渐深,逐渐走向了尾声。

    在这漫长而又激烈的战斗中,戚继光率领的汉军以惊人的战斗力,杀敌四千余人,俘虏敌军一千余人,而自身的伤亡却仅仅只有区区数十人,这场战斗的胜利无疑是空前的,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

    然而,尽管在战术层面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从战略大局上审视,汉军却因此而被彻底断了归路,陷入了进退失据的不利形势之中。

    这一胜利的光芒之下,也隐藏着深深的危机。

    汉军进驻的这一片丘陵地带,有一个颇为贴切的名字——鹅丘。

    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片丘陵之中水网密布,溪流纵横交错,宛如一幅精致的水乡画卷,加之此地水草丰茂,极适宜鹅群栖息繁衍,故而得此雅名。

    然而,这鹅丘之美,却并非仅仅局限于其外表的秀丽与宁静,更在于其内在所蕴含的复杂与多变。

    鹅丘实际上是一片典型的湿地环境,地表覆盖着厚厚的淤泥和茂盛的水生植物。

    一些地方看似平坦,实则两侧都满是淤泥,只有中间一条仅供两三人并行的道路可供通行。

    对于不熟悉当地地形的人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危机四伏的迷宫。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战士,稍有不慎也可能陷入那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的淤泥之中,难以自拔。

    伍兴之所以选择将汉军驻扎于此,正是看中了这片复杂地形对于倭人兵力优势的极大削弱作用。

    在这片湿地之中,倭人大部队很难展开,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被包围分割的状况。

    而汉军则可以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灵活穿梭于水网之间,以游击战术不断骚扰和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此外,鹅丘的湿地环境还为汉军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和掩护。

    鹅丘方圆近百里,出入口更是四通八达,不但有陆路可供进出,甚至一些较大的河流也通舟船。

    在这里,倭人很难把汉军困死。

    在这片广袤的湿地中,汉军可以轻易地隐藏起自己的行踪,使得倭人难以准确判断汉军的具体位置和动向。

    这样一来,即便倭人想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也往往会因为找不到明确的攻击目标而陷入被动。

    最重要的是,在鹅丘这片广袤而复杂的溪流水网中,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孕育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大量的鱼虾在这里繁衍生息,为这片湿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这对于当前补给线受到严重威胁,粮食供应日益吃紧的汉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之喜,一个天然的补给宝库。

    这些鲜活的水产品不仅能够为汉军提供必要的营养与能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军队的粮食消耗,减轻后勤压力,使得汉军能够更加专注于战事的准备与应对。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这片神秘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时,汉军的主帅伍兴正端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一边认真聆听斥候对倭人最新动向的详细报告,一边悠闲地品尝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鱼粥。

    这鱼粥,是用早晨刚刚从附近溪流中捕捞上来的新鲜鱼虾精心熬制而成,香气扑鼻,鲜美异常,每一口都仿佛能品出大自然的馈赠。

    然而,这并非伍兴作为一军之帅的特权或福利,而是汉军上下一视同仁的体现。

    在鹅丘的汉军营地中,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将领,还是冲锋陷阵的士兵,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着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一碗碗热腾腾的鱼粥,不仅温暖了战士们的胃,更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士气。

    在这艰难的时刻,这份简单却珍贵的食物,成为了汉军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见证与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