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炸裂却符合逻辑
作者:路龄昌   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最新章节     
    礼法行虚皆裱画,汇坛临堂化虚无。

    既有先河先贤在,又怎难明窥其真。

    在离开如来寺,我们先是去到了抚松县吃了些东西,在回去的路上,我在车里没怎么说话,车里的其他人都在问我想着什么,却都被我嘻哈的糊弄了过去。

    不知道为何,我现在对于一些事情的剖析,居然是从追溯过往开始,即通过历史和过去的事件里,从中寻找答案与符合逻辑的思想。

    先拿堂单和香炉来说:

    文革前后时期,这样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允许存在的,那么具备出马仙能力的人就不行了吗?显然在没有堂单和香炉的存在,这样的人能力依旧存在。

    民国前后时期,普通的百姓家中是很少有铜制品的,哪怕是瓷化的香炉,在那个时期以当时老百姓的购买力也属于是奢侈品了,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用家中的碗来代替,这就是后来为什么都会叫“香炉碗”了,把香炉比喻成吃饭的家伙。

    同时百姓普遍连名字都不会写,这种写有名字的堂单普及率也是会很低的,难道说这个时期的出马仙就没有能力了么?

    追溯到这两个时期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无需再往前进行追溯。

    再拿上香来说:

    还是文革前后与民国前后的时期

    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哪里还有余钱买香啊,甚至于有些寺庙都没有上香的条件。听老人说在那个年月里,好不容易弄到一根香那都是折成了几段,每次也就上那么一小段,但是也没有耽误有能力的人行道啊。

    最后拿请神像来说:

    神像是一种精神信仰,但是没有钱请像,难道说这些所谓的缘分就不在了么?那些深山修行的,那些没有条件供像的时期,还有那些就不供神像的,难道说就不能行道看事了么?

    不是否定堂单、香炉、上香,曾经因为大环境而没有那个条件,可当下过于的追求形式化了,以至于在人为导致的形式化下,太多太多的人把重点放在了形式上,错把形式当做了获得真知悟道的标准,以求通过形式来获得能力。

    对于仙家的敬奉以合理的礼法待之,尊求正确的礼法足矣。

    堂单是对于身后的缘分尊重,以示尊敬而合乎礼法的存在,在身后有要求的情况下,看是否需要堂单,若需要堂单,则书录仙家姓名且供奉堂单,而非有堂单即得法。

    上香所承载的是千年的文化历史,主要是祭祀敬神,辅助沟通天地和众生之用,也是对于礼法的上的尊重,和沟通的一种方式。

    神像所承载的更多是精神信仰和寄托,更代表着其思想与品质,同时更让人的内心产生敬畏,也是礼法的表现,是人思想深处所追寻的方向。

    至于香炉,上香所用的载体,无外乎其形,干净心喜即可。

    可现在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种关乎礼法的行为变了味道,变成了很多人忽悠的说辞和借口,更成为敛财的手段和方式。把很多人忽悠进这条路上的同时,又使其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行越远。

    眼下经常能听到的说法,即你与某某神仙有缘,你与某某菩萨有缘,需要请某某的神像,这种情况还算正常。但是比较炸裂的是,你想要获得什么样的能力,就要请相对应的神像。

    就比如有一些出马的师傅,在其忽悠人时就会说:

    “你得请玉帝和王母啊,不然你家查不了天上的事情。”

    “你不请眼观娘娘,你这天眼开不了啊!”

    “你请了送子观音,回头你家求子的活就多了。”

    “这不请龙王爷,你咋给人家查海里的缘分?”

    “你想给人家两口子办和合,就得请和合二仙。”

    ........

    按照这种说法,给人办理太岁业务,那就得把六十太岁全请了,请阎王爷就能给人借寿,请了文昌帝君就能智力嗷嗷的高,请奥特曼就能打怪兽了,请了葫芦娃就能收妖精,最好直接请神笔马良,回头啥也不干就天天在家画大饼。

    再有就是对于神像材质的划分,铜的、汉白玉的、树脂的、木头的、研究的都是什么样的材质更具灵性啊,什么样的材质更容易使得神仙落座啊,这里当然是最贵的最具灵性,最便宜的则是最没灵性的,总之是要有一定的说辞让你花更多的钱。

    要知道这好多道家的道观,在早些年的时候,都是用泥和草来铸三清像的。可哪怕这都是无稽之谈的事情,偏偏就有好多的人会相信,为之付出钞票而买单。

    当然有条件的人群,哪怕是请金子做的神像都无可厚非,但是这里面有多少人是用信用卡请神像啊,紧衣缩食的就是为了形式。

    可这请完神像就算完了么?你要是不舒服,不得劲了,这些出马大仙就是另一番说辞了,某某的神像你不该请,某某的神像你背不动,某某的神像与你犯冲。

    然后这些出马师傅就会说这样的话了:

    “你这神像该得送走。”

    “你这堂神像你得送走。”

    “你这堂神像得换套新的。”

    “你这神像摆放的位置不对。”

    这个环节了,这些出马大仙会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啊,送神像是要花钱的,或者把神像送到师傅那里,师傅转手再卖。当然你请像的时候,这些师傅们合着他们自己就是卖神像的,合着你请的神像他们是吃回扣的。然后个别的师傅会要求把神像先给他送去,他在给神像开光后,你再接回家里供,这里面开光也是要钱的。

    最后有个别彻底被忽悠瘸的人,就会在请像和送像上周而复始的几个来回。

    身边找我整堂口的这些人,我没介绍过他们买神像,都是告诉他们去拼多多和淘宝上看看,那上边的便宜,关于开光我没那个本事,现在有几个人会正经开光的啊?心诚开不开光都成,心不诚佛祖坐你家也没用啊。

    最可笑的就是打着仙家开光的旗号的那些人,要说有身后仙家加持的还靠点谱!

    堂单的说法就更讲究了,只要是觉得不舒服,或者看不了事,换一位师傅给看看,几乎清一水的说辞:

    “你堂单上的名字写错了。”

    “你堂单上的名字排错顺序了。”

    “你堂单的材质不对。”

    “你堂单少写了一位仙家。”

    好多都是从堂单上给人找问题,可问题就真的出在了堂单上么?堂单是实质问题么?

    还有最后这搬杆子的二神,文王鼓、赶神鞭,本是用做沟通无形众生的法器,配合二神的唱词也是起到辅助作用的,具体可用于很多的法式和仪式上面,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精神信仰,更是文化遗产。

    可眼下呢,更是一种敛财的工具,其主要作用全放在立堂口和破关上了,破关还好说,毕竟是大神和二神之间的事情,可这给人立堂口时,好多二神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在立堂口搬杆子的时候,这也是礼法的一种,是对仙家的尊重,但并非是不可或缺。

    有些堂营仙家落马登科的时候需要这鼓声,可有些仙家则不需要,为了迎合利益需求,但凡是没有经过这鼓声搬来的堂营仙家,皆为不合理的行为,属于是旁门左道,不是正道来的。

    其实如果把立堂口比喻成结婚的话,这新郎新娘都把日子订好了,结婚的流程也订下来了,就没有要求请二神,难道还会因为没有乐师和司仪这婚就不结了?

    有需要请二神的,但是怎么搬杆子请仙都下不来,可以说这个二神不行,难道再换一个二神就行了?又有多少人在纠结找二神的道路上徘徊啊,这里确实有很牛逼的二神,但这不是解决实质问题的根本啊。

    根本在于,这红布蒙头的人,到底有没有人来迎娶你啊,娶你的是不是法配啊,回头纵使搬杆子请下来老仙了,别再是来抢亲的啊,这引来山匪抢亲还活不活了。

    总之是形式大于了实质,而形式近乎成为了敛财的手段,所有不合乎形式的做法,纵使符合于自己情况,也基本会被所谓的主流圈层定义为有问题、不合理、不合规矩,这是不对的。

    这种形式符合了太多太多出马大仙的利益需求,已然成为了一种游戏规则,和统一口径的说辞,当说这种话的人多了,那么这就是规矩,这就是真理。

    对于那些眼下迷迷糊糊在圈外徘徊的小白们,这种形式便是对他们洗脑的利器,以至于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太多神神叨叨的人,而且在这种形式上花费了巨资买单,买单后依然解决不了问题,在找到下一位师傅的时候,大概率还是这样的说辞。

    很多人都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也会察觉出这里面的不对,但是架不住说这样的话人太多了,直接就被先入为主的带了进去,这又何谈能轻易走的出来啊!

    想到这里,我有些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让我思考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我能解决的,甚至都不是我能左右的,顶多我不这样做就好了。

    不过想这些东西也是真累脑子,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

    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