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华阳新主簿:韩立的仕途启航
作者:作者古都华桂   剑隐红装女侠韩娥最新章节     
    大夏沿用周朝官制逐渐显示出了它的一些弊端。大夏政治制度和官制的设计师宗伯刘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深入研究了宋朝的官制,并与历朝官制比较利弊,找到了一套适合大夏国情的官制。

    刘祯利用给明玉珍讲书说史的机会,将他的官制改革方案作了报告。明玉珍十分赞同。

    1365年春天,明玉珍正式将六卿改为中书省、枢密院。中书省是全国最高政权机构。明玉珍拜戴寿为左丞相,万胜为右丞相。枢密院是最高军事首长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明玉珍任命向大亨、张文炳为枢密院知院,飞天张为副知院。并确定了保境自守的基本国策。

    根据这个基本国策,明玉珍对军事部署作了积极的调整。任命邹兴为平章,驻守成都;吴友仁为平章,驻守保宁(今四川阆中);莫仁寿为平章,驻守夔关;邓元亨为平章,驻守通州(今四川通江);窦英为平章,驻守播州(今贵州遵义);荆玉为宣慰使,镇守永宁(今四川叙永);商希孟为宣慰使,镇守黔南。

    这时候,故主徐寿辉的参知政事姜钰来到重庆归附,明玉珍令他仍然驻守夷陵(今湖北宜昌),率所部就地屯军垦殖,建筑仓库,储备粮食,供应军需。

    成都的东门度缘桥,是这座城市繁华与宁静的交汇点。桥下的河水悠悠流淌,两岸的柳树随风轻摆,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诗意。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邹兴,成都的平章,正深入民间,遍访贤能,寻找那些隐藏在市井之间的才华横溢之人。

    一日,邹兴身着便服,轻车简从,来到了度缘桥。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穿梭,最终停留在了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头身上。这位老头正坐在街边,手握一支毛笔,为过往的行人写信。他的动作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岁月的沉淀和学识的积累。

    邹兴走上前去,他的态度恭敬而诚恳,向旁边的行人打听后,得知这老头名叫韩立,曾是元朝的举人。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知道自己可能找到了一位难得的人才。

    邹兴上前,恭敬地作揖施礼,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韩老先生,我大夏国皇帝爱惜人才,下官久闻老先生贤能,故来代吾皇聘请先生,为大夏国的繁荣富强出力。”他的话语中带着对韩立的尊重和对大夏国未来的期待。

    韩立放下手中的笔,他的目光审视着眼前这位平章大员。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对草鞋皇帝明玉珍的事迹也有所耳闻,大夏朝廷采取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他也是受益者。他的心中对大夏国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韩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既然平章是代大夏皇上选贤聘能,老朽愿意应聘。”他的话语中带着对邹兴的信任和对大夏国未来的期待。

    邹兴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韩立的加入将为大夏国带来宝贵的智慧和经验。他伸出手,热情地邀请韩立一同前往大夏国的朝廷,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在度缘桥上,两位心怀国家的人物,跨越了年龄和身份的界限,携手走向了大夏国辉煌的未来。而成都的百姓们,也见证了这一刻,他们相信,有了像韩立这样的贤能之士的加入,大夏国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

    在度缘桥的一隅,阳光透过柳树的缝隙,洒在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邹兴与韩立的对话吸引了一位旁观老者的注意,他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开口道:“邹平章好眼力,韩先生先父曾任元朝四川行中书省都转运盐使司副使。”

    此言一出,邹兴的眼中露出惊讶之色,他转而面向韩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什么?”他问,“果真如此?”

    韩立的面容平静,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追忆,缓缓道:“他说的是真话,草民不敢诓骗平章。”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回忆着父亲昔日的荣光。

    邹兴的好奇心被激起,他继续问道:“既然韩新泽是你先父,你应该有个哥,他叫啥名字?”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似乎在寻找着某种联系。

    “韩成。”韩立说罢,脸上露出吃惊的神情,他问,“平章怎晓得我有哥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邹兴的脸上闪过一丝痛苦,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韩成对我有恩,我带他参加红巾军,没想到他在征伐云南的战斗中阵亡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沉重,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悲伤的往事。

    韩立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痛苦地说:“啊!他原来不是去贩盐,而是参加红巾军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悔恨,仿佛在责怪自己为何没有早些知道真相。

    邹兴的眼中闪过一丝同情,他告诉韩立:“你先父的手下照磨王启岩也参加红巾军,现在可是我大夏国的怀远大将军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自豪,似乎在为王启岩的成就感到骄傲。

    韩立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啊!王照磨当了大夏的将军!真是海水不可斗量真人不可貌相啊!”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赞叹,似乎在为王启岩的成就而感到高兴。

    邹兴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道:“既然大家都是熟人,韩老先生也就不必客气了,现在我就聘先生为成都府华阳县主薄。”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断,似乎在为韩立的未来做出安排。

    韩立的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待老朽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就到华阳县赴任。”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期待,仿佛在展望着新的未来。

    “那好,聘任文书随后送到。”邹兴说罢,带着随员走了。他的背影在阳光中渐渐远去,而韩立则站在度缘桥上,望着邹兴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