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
作者:清风徐来静谧时光   田园稻香颂:我的真龙天子在古代最新章节     
    见李颂筠缓缓步出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阳光恰到好处地洒在她的肩头,为这略显沉重的气氛添上了一抹温柔。李文秀连忙迎了上去,脸上写满了关切与急切,“筠儿,情况如何了?那边都谈妥了吗?”她的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几分忐忑,仿佛是在等待一个久违的答案。

    李颂筠轻轻扬起嘴角,那笑容如同春日里初绽的花朵,带着几分释然与轻松,“都解决了,他们答应今天就搬离,咱们明天就能重新开启那扇久违的店门了!”说着,她轻轻拍了拍李文秀的肩,那份力量虽轻,却似乎蕴含着无限的鼓舞与希望。

    李文秀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在这个时刻,言语似乎显得有些多余。李颂筠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站在一旁,同样神情复杂的李文瑞。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回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李文瑞的身影在她的记忆中依旧清晰,尽管岁月已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但那份温文尔雅的气质却从未改变。记得那些年,每当李长寿一家偶尔回到三石镇,即便是两家关系微妙,李文瑞总会悄悄塞给她一些点心、饴糖,那份纯真的关怀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珍贵。

    回忆起往昔,李颂筠心中五味杂陈。那些日子,虽然两家人的关系并未如胶似漆,但至少还保持着一份基本的体面与尊重。尤其是父亲,他总是以一种近乎圣人的宽容,看待周围的一切,即便是李长寿一家做出的种种不公,他也总能找到理由去谅解,认为他们不过是生活所迫,本性并不坏。

    “爹啊,您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用最善良的心去解读这个世界,哪怕世界以痛吻您,您也报之以歌。”李颂筠心中暗自感叹,那份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让她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她转向李文瑞,声音柔和而真挚,“堂兄,往后的日子里,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若真有难处,别忘了还有我这个妹妹在,我的心并非铁石,随时愿意为你伸出援手。”

    李文瑞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润的微笑,那笑容在阳光下更显耀眼,仿佛能照亮人心底的阴霾。“多谢你的好意,筠儿。”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激,两个字的“多谢”虽轻,却承载了太多未言尽的情谊。

    “我们之间,何须言谢?”李颂筠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释然与不舍,“未来的路还很长,有缘的话,无论身在何方,何时何地,我们总会再见的。”

    最终,两人错身而过,各自踏上了不同的道路,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有那段被岁月温柔包裹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一丝期许与憧憬。

    和李长寿一家终于谈妥之后,李颂筠与李文秀等人便脚步轻快地返回了一品斋。李长寿一家的动作异常迅速,仿佛生怕夜长梦多,不过半日光景,便已经手脚麻利地将杂货铺内的物品整理打包,准备搬迁。

    得知李长寿一家即将搬走的消息,李文秀心中的喜悦简直难以言表。这些日子以来,她可是心心念念地想要将这家杂货铺收入囊中。然而,当她冷静下来细细回想时,又不禁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毕竟,之前双方已经谈了许久,李长寿一家始终态度坚决,不肯松口。怎么突然之间,仅仅关起门来谈了那么一小会儿,他们便爽快地答应搬走了呢?

    李文秀心中暗自思量,她绝不认为是李颂筠用那三千两银子打动了李长寿一家。要知道,一个杂货铺能值多少银钱?为了区区一个杂货铺的生意,就出手如此阔绰,实在没有必要。因此,她断定李颂筠并没有在银钱上妥协。

    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双方突然之间就谈妥了呢?李文秀怎么想都觉得这件事情透着几分诡异。她忍不住向李颂筠打听,但李颂筠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长寿一家突然良心发现了。再问下去,李颂筠便闭口不谈了。李文秀虽然满心疑惑,却也无可奈何,毕竟李颂筠的嘴紧得很,想要从她嘴里套出话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文秀心中暗自猜测,或许是李长寿一家有什么把柄落在了李颂筠手里。为了掩盖这个把柄,他们不得不选择妥协。这个猜想越想越觉得合理,李文秀也就认定是这么一回事了。

    不管怎样,这件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了。之后,杂货铺就可以重新开门做生意,而李颂筠和村主任也准备启程返回三石镇了。村主任是个恋家的人,平日里几乎不离家,即便是离开,也大多是在镇内转悠,很少离家这么远。因此,在县城住的这几日,他早就归心似箭了。虽然家里的事情不算很忙,但他也放心不下,总想着要回去看看。

    如今事情已经解决,李颂筠和村主任便开始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李文秀和卢峰买了不少礼物,打算让村长带回去给乡亲们。

    这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带来一丝丝暖意。吃过早饭后,李颂筠和村主任便打算启程了。朱勇动作迅速,很快就套好了马车,开始将要带回去的东西往马车上搬。

    “你们两个孩子要好好照顾自己啊。”村长拍拍卢峰和李文秀的肩头,眼中满是疼爱和不舍。自从卢峰和李文秀定下了亲事,村长就更是把卢峰当成了自家的孩子看待。如今看着他们感情深厚、如胶似漆,李颂筠心中也倍感欣慰。她希望自己周边的人都能够过得幸福安康,或许是因为活得久了,她似乎也变得更容易感伤起来。她总是希望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够过得很好,这样她就可以一直这样平平静静地生活下去,不再看到悲伤和离别。

    “爹您就放心吧!我们肯定能照顾好自己的。”李文秀依依不舍地说道。虽然心中万分不舍,但她也知道爹心里惦记着家里的事情,肯定不愿意在县城多逗留。

    “也别总是想着回家,好好地把生意做好才是要紧的。既然管理着一个铺子,自然是要尽心尽力才行。”村长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爹您就放心吧!我们都长大了,才不是以前的小孩子了。”卢峰和李文秀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和坚定。

    “是,是都长大了,可再怎么长大,在爹娘的心中啊!你们终究还是我们的孩子。就是你们都七老八十了,那也还是我们的孩子。”村长笑得宠溺而温暖,仿佛要将这份爱永远地镌刻在他们的心间。

    一番别离之后,李颂筠和村主任终于坐上了马车。随着马车缓缓启动,他们的身影也渐渐远去。坐在马车上的李颂筠觉得有些无聊,便随手翻开了一本册书看了起来。阳光透过车帘洒在她的脸上,映衬出她宁静而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嘿,颂筠啊,我听说之前在你家落脚的那几位,是朝廷派来料理庄稼种植大事的,他们该不会真的是官老爷吧?”马车辘辘行进间,村长忽然转头,一脸好奇地问道。

    李颂筠闻言,微微一怔,随即脑海中浮现出君流尘及他那群随从的身影。是啊,君流尘确实是来负责推广新作物的大人物,只不过,他平日里行事低调,倒也没显露出什么官架子。记得年前那会儿,他甚至一连数月都与她一同住在那片荒地上,风雨无阻。想来,他身边那些随从定是帮了他不少忙,才能让一切顺利进行。

    她心里不禁嘀咕,不知他们现在将庄稼打理得怎么样了。这些事情如今已与她无关,她自然无需过多操心,只需将家中能匀出的种子悉数交给他们便是。不过,话说回来,君流尘一个对田间地头一窍不通的贵公子,真的能胜任这份差事吗?朝廷为何偏偏要派他这样一位门外汉来管理如此重要的农事?难道仅仅是因为皇上对他的信任?还是说,这其中另有深意?

    她摇了摇头,将这些纷扰的思绪抛诸脑后,转而笑着对村长说:“是啊,村长,他们确实是朝廷派来的官员。其实,他们主要是冲着我家那些新奇庄稼来的。因为要在咱们村住下,我怕他们的身份暴露后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所以一直没跟大家伙提起。”

    “原来如此,难怪他们看起来就与众不同,一个个都像是练过武的。刚开始,村里人既好奇又担心,生怕他们会惹出什么乱子。可日子一长,大家发现他们不仅没干过一件坏事,反而还在咱们需要帮忙的时候伸出援手。现在啊,大家伙儿对他们可是既不怕也不嫌,相处得还挺融洽呢。”村长笑眯眯地说着,脸上满是欣慰。

    “这就好,我还生怕他们给村里添乱呢!”李颂筠闻言,也忍不住笑了。她原本以为村长突然提起这些人,是出了什么岔子,没想到却是虚惊一场。

    毕竟,常言道“宰相门人七品官”,那些从富贵人家出来的,难免有些骄纵之气。而君流尘身边的那些人,可都是康王府的精英,能被他带在身边,想来在王府中的地位也不低。她原本还担心他们会与桂花村的村民们格格不入,没想到他们竟能如此融洽地相处,这着实让她感到意外和欣慰。

    这一番对话,仿佛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让人感受到了那份淳朴与和谐。

    能和谐共处自然是皆大欢喜,毕竟同住一方水土,低头不见抬头见。若是相处不睦,那可真是头疼的大事一桩。“村里人对他们挺热乎的,我就是随口一问,你甭瞎操心,没啥事儿。”

    “这就好,心里踏实了。”

    回到镇上,李颂筠热情地挽留村主任,邀请他到家中享用午餐后再返回桂花村。尽管桂花村的村民大多知晓李颂筠一家在镇上的宅邸,但真正踏足此地的却寥寥无几。

    一来,镇上与桂花村毕竟隔了一段不算近的距离,若是有马车、牛车代步还好说,单靠双脚往返,着实是件累人的活儿。没要紧事,村民们轻易不愿往镇上跑,除非是进城售卖自家物产,或是添置些必需品。

    二来,村里不少人心里头总觉得镇上的人和他们之间有了那么一层隔阂,平日里走动便少了许多。

    偶尔,也会有几户人家,提着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送到李颂筠家,但平日里,他们几乎是不登门的。就连村主任,也几乎未曾踏入过李颂筠镇上的宅邸,此番既然被热情相邀,便也应允了下来。

    毕竟,两家既是同村,又是同族,说到底还是沾亲带故的,没有到人家门口还硬往回缩的道理。

    李颂筠一进家门,家里人自是喜出望外,颂瑶更是追着问东问西,想知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大姐都回来了,肯定是摆平了,你这小机灵鬼还知道担心呢?”颂萱轻轻捏了捏颂瑶胖嘟嘟的脸蛋。

    家中一切如故,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温馨与亲切,这便是家的味道吧!这种感觉如此诱人,让人轻易不愿离去。

    离家数日,再回来时,只觉家中的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亲切,这种独特的感受难以言表。

    “嗯,都解决了,你们就别瞎操心了。咱们一起帮吴嫂子做饭吧,早点开饭。”李颂筠拉着两个孩子往厨房走去。

    既然村主任来了,午饭自然得早点准备,他离家多日,肯定急着回去。一边洗菜,颂萱便聊起了君流尘带着一行人往自家庄子上去的事儿。

    李颂筠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一进门就觉得哪儿不对劲,原来是家里少了人,气氛都不一样了。他们倒是挺心急的,这么快就跑到庄子上去了。不过仔细一想,也不算早了,都二月了。

    要种玉米的话,确实得抓紧了。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自己搞定,她还急着去那片荒地呢。

    要是早知道他们已经去了庄子,半路上就该拐过去看看。

    “他们确实挺心急的,不过也好,早点把事情办妥,就能早点回京城了。”李颂筠淡淡回应着。

    “那大姐你不去庄子吗?”颂瑶眨巴着眼睛,一脸期待地问。

    “我去庄子干啥?我看是你这小馋猫想去庄子玩吧?这时候也没啥好玩的呀,果园里估计也没啥花了,要是早去几天,那才叫一个美呢。”说起来,李颂筠自己都没见过果园里花朵簇拥、漫天绚烂的景象。

    这几年过年她都不在家,年后桃李盛开时,她也错过了。

    “总比家里好玩嘛,那里人多。”

    “镇上的人不是更多?是你不愿意出去和人玩。”

    “才不是呢,是找不到合适的人玩。年纪太小的没意思,大一点的都得帮家里干活。”颂瑶嘟着小嘴,略带几分委屈地抱怨着。

    李颂筠温柔地揉着颂瑶柔软的发丝,眼中满是宠溺。他们这个坐落在镇边的小家,确实显得格外宁静,邻里间往来稀疏,颂瑶的童年里,少了些孩童间嬉戏打闹的欢声笑语。在这个小镇上,生活节奏虽慢,但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的忙碌,尤其是那些家境平凡的家庭,孩子们自小便要分担家务,即便是幼童,也无法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在乡野之间,孩子们的生活更是艰辛,他们或是在山间穿梭,捡拾着枯枝败叶作为燃料;或是低头在田野间寻找野菜,为餐桌增添一抹绿意。若是家中饲养了牲畜,那更是要肩负起寻找饲料的重任,小小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显得格外坚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李颂筠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她深知,这些早早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孩子们,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定不平凡。望着颂瑶那双略带忧郁的眼眸,李颂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轻声笑道:“好了,瞧你这委屈的小模样,咱们去庄子上住两日吧,怎么样?”

    颂瑶闻言,眼中瞬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她猛地扑进李颂筠的怀里,那份纯真的喜悦,让李颂筠的心也随之柔软起来。

    “庄子上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而且,我也想去看看那片荒地了,许久未去,心里总有些挂念。”李颂筠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对未来的憧憬。她深知,在这个时代,女子受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颂瑶这般年纪的孩子,能找到同龄玩伴实属不易。她暗自下定决心,等荒地开发成熟,生活更加稳定后,定要创办一所女子学堂,让女孩子们也能聚在一起,学习女红、刺绣,享受友谊的温暖,至少能让她们的童年多一些色彩。

    颂萱闻言,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她轻声问道:“那我们去了,大哥他们怎么办?”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舍,显然对家中的弟弟们十分挂念。

    李颂筠微笑着安抚道:“别担心,吴嫂子在家呢,她会照顾好他们的。若是她忙不过来,彩云和彩霞也可以帮忙。虽然会有一段时间见不到颂轩和颂瑾,但这也是个让他们学会独立的好机会。”

    提到荒地,颂萱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她微微一笑,说道:“我一直听大姐说荒地的事,还没亲眼见过呢,这次正好去看看。”

    颂瑶更是急不可耐,她几乎是从椅子上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去!”那份急切与兴奋,仿佛要溢出胸膛。

    李颂筠笑着揉了揉她的头,说道:“当然带你去,瞧你这急性子。”

    随后,李颂筠亲自下厨,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让人垂涎欲滴。饭后,村主任匆匆告别,李颂筠吩咐朱勇驾车送他回桂花村。

    不久,颂轩和颂瑾从书院归来,带着几分书卷气与稚气未脱的纯真。李颂筠让吴嫂子为他们热了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

    饭后,颂瑾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李长寿一家的情况。经历了李长贵一家的风波后,家中的孩子们对这些所谓的亲戚已经没有了任何好感。他们深知李长寿一家的贪婪与狠毒,对于李颂筠单独前往县城更是充满了担忧。

    李颂筠望着弟弟们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轻轻拍了拍颂瑾的肩膀,说道:“放心吧,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负的李颂筠了。荒地那边也有王富夫妻看着,不会有事的。”

    “别担心了,所有的纷扰都已尘埃落定。”李颂筠嘴角勾起一抹温煦的笑容,轻轻地将近日发生的一系列波折大致勾勒了一遍。关于那道暗藏玄机的圣旨,她明智地选择了沉默,毕竟,那桩秘密尚未对家中几位年幼的弟弟妹妹透露,就让一切维持现状吧,仿佛李长寿一家真的在某个清晨大彻大悟,悄然退出了他们的生活舞台。毕竟,主动揭开那层遮羞布,绝非他们所愿。

    经历了这场风波,李颂筠心中暗自思量,那家人应当已识趣地明白,再行纠葛只会自取其辱,从此,两家的生活轨迹或许能各自安好,再不交集。这未尝不是一种圆满,至少,未来的日子里,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纷扰与纠葛。

    “解决了就好,真没想到他们竟贪婪至此,妄图染指咱们家的店铺。”颂瑾的语气中夹杂着几分不悦与愤慨。自双亲离世后,家中境况一落千丈,那些所谓的亲戚,无一伸出援手,而今,却在这等关头粉墨登场,嘴脸之丑恶,令人齿冷。

    “罢了,别为这些腌臜事气坏了身子,如今不是一切都妥了吗?往后,他们再想踏进咱家门槛,怕也是难了。索性,咱们就当从未认识过这一家人吧!”李颂筠柔声劝慰着颂瑾,心中也不免泛起一丝涟漪。其实,李长寿一家也并非全员皆恶,只是,那毕竟是别人的家务事,与她并无直接干系,徒增烦恼无益。

    颂瑾闻言,眉头一皱,拳头紧握,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他们若再敢来,我定要将他们扫地出门!”他那略显稚嫩却颇为结实的身躯,透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仿佛只要再假以时日,刻苦习武,便能成为守护家园的坚实壁垒。

    “你呀,还早着呢!多练练吧,等你真正长大了,那才叫一个威风凛凛,到时候,任谁也别想轻易在咱家门口撒野。”李颂筠笑着打趣道,眼中满是宠溺与期待。

    言及此处,李颂筠转而提及了另一个计划:“对了,我打算带颂萱和颂瑶去那片荒地住上几日,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颂轩与颂瑾听后,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惊讶,毕竟,这并非什么坏事,且颂萱与颂瑶对此也颇为期待,权当是场小小的探险之旅。

    颂瑾一听,眼神立刻变得可怜巴巴,望向李颂筠:“大姐,我也想去。”

    “会有机会的,”李颂筠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眼下你们学业正紧,况且,这才刚返校几天,就想着请假了?不过,如果你们能认真学习,待到六七月间,咱们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让你们放松放松。”李颂筠深知,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劳逸结合,但学堂的规矩森严,非一人之力所能撼动。在她看来,颂轩他们虽年纪尚幼,却已背负起了“十年寒窗”的重担,每一天都在为着未知的未来默默耕耘。

    这读书之路,无论古今,皆是漫长而艰辛,想要出人头地,更是难上加难。但正是这份不易,铸就了无数不屈的灵魂,以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