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吕雉
作者:第二艺术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最新章节     
    嬴政气道:

    “我大秦亡的太不应该了,若是我大秦不亡,哪里会被匈奴打到黄河来?更不可能与匈奴和亲,还纳贡!

    纳贡一词我大秦之前压根没有!!

    越想越气,恨不能把那孽子胡亥和赵高拉出来再斩一遍!”

    ……

    已经打败突厥、吐谷浑、薛延陀,被草原各部共同尊为天可汗的李世民,捋着胡子道:

    “用步卒大军去主动攻打匈奴人的骑兵,尤其人数还处弱势,也真亏刘邦没有将大军全部葬送。

    步卒哪怕有铠甲和精良的军械,可无法追赶上骑兵就根本无法发挥出战力。

    我进敌退,我退敌进,步卒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挨打。

    步卒若想对抗骑兵,只有依托长城和碉堡,采取被动消耗战才能有机会大量杀伤骑兵。”

    ……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

    刘邦死后,其妻吕雉掌权,其子刘盈继位,吕雉被尊为皇太后。

    吕雉也是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位皇太后。

    吕雉执政期间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治国理念,与民休养生息,推行无为而治。

    不过多增加官吏干涉民众,使百姓顺其自然发展,积攒盈余,不求有重大作为创建功绩,但求天下百姓能尽快从连年的战事和沉重的赋税中脱离出来,恢复生机。

    此举使得汉朝从刘邦时期的楚汉争霸、抵御匈奴、平定异姓王等诸多战争中渐渐恢复过来,开支减少,赋税得以降低,百姓也终于迎来了喘息。

    吕雉又通过颁布年满十五的适婚女子如若不出嫁,便需额外缴纳五倍赋税的政策,促进着大汉人口快速增加。

    吕雉执政十五年间,大汉从刘邦在位后期的一千五百万人口,提升至一千八百万左右。

    并支持刘盈废除挟书律,不再对藏有违禁书籍的人处以刑罚。

    使得受压制的儒家思想得以发展传播。

    另一方面,还颁布了民众可以用资财和粮食购买官职爵位,开启了汉朝卖官鬻爵的先河。

    此举本质危害重大,会使朝中充斥有足够资本的世家豪强子弟成为官员。

    且不以才能为首要为官标准,难免会让大量无才无德且贪腐之人进入朝堂或地方执政。

    诸多影响尤为深远。

    而刘盈的目的,或者说吕雉的目的,在于短期内为朝堂增加财政收入,以此充作军资,稳定边疆。

    然而吕雉过分独断专权,刘盈的任何政令都必须经得吕雉同意才可下诏。

    并且大肆重用外戚和宦官,开启了外戚和宦官干政的先河。

    后续又违反无功不授侯的原则,册封多个吕氏家族宗亲为异姓王,增加他们的兵权封地,公然破坏白马之盟,甚至连宦官都被封了侯。

    朝政大权已经完全被吕氏所控。

    刘姓皇室的权力,快速流向吕氏,为汉室朝堂埋下了隐而未发的祸根。

    此时的吕雉再无人可以压制。

    但为了权力的稳固,吕雉仍然还有几个隐患需要解决。

    她率先着手进行的,是囚禁戚夫人。

    原因在于刘邦生前宠爱戚夫人,也更喜爱与自己相像的刘如意。

    于是在戚夫人的推动下,刘邦有了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但是当时的吕氏家族已经有几位被封了侯,而且刘邦的老兄弟们也都坚决拥护刘盈,就连张良也站在吕雉这一边。

    所以刘邦的废立太子想法终究没有执行。

    可是吕雉已经将这场心惊动魄的危机暗暗记在了心中。

    终于等到刘盈顺利登基,吕雉自己也已经掌握大权后,正式开始清除包括刘如意和戚夫人在内的所有威胁。

    此时身为大汉赵王的刘如意封地在邯郸一带,并没有侍候在母亲戚夫人身边。

    吕雉先是囚禁戚夫人,命人剃去她的头发,让其穿上囚徒的衣服舂米。

    于是便有了《史记》记载戚夫人所言:“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之后吕雉再将戚夫人与刘邦生育的儿子刘如意召来长安,将其毒杀。

    没了刘如意这个威胁后,吕雉将戚夫人斩去手足,挖去双目,割去耳朵舌头,将之丢入厕中,称为人彘。

    并派专人“照顾”戚夫人,使其短时间轻易不会死去。

    刘盈见到自己母后的残忍之举,痛哭直呼“非人所为”,从此再不敢管理朝政,受母亲所行之事惊惧,就此落下心病。

    吕雉又出于稳固日后吕家的权势,强迫刘盈立自己的外甥女为皇后,即张皇后。

    而刘盈则是张皇后的亲舅舅。

    吕雉见刘盈不肯与张皇后结合,张皇后始终没有子嗣,便夺了刘盈与后宫美人所生育的儿子,称其为张皇后所生,并立为太子,后将那美人杀之灭口。

    在位七年的刘盈见到了母亲太多的非人之举,最终导致精神崩溃,不久便去世了,年仅二十二岁。

    刘盈去世后,吕雉将抱来的所谓太子扶持为皇帝,史称前少帝。

    之所以称前少帝,因为还有后少帝。

    前少帝因知晓了自己亲生母亲是被吕雉所杀后,口出怨言。

    吕雉担心前少帝长大后报复她,清算吕氏,便将前少帝废黜并毒杀。

    改立常山王刘弘为帝,称后少帝,后少帝也完全是吕雉的傀儡。

    吕雉为巩固吕氏天下,先后杀害了刘邦第六子,刘邦第五子,以及刘邦第八子的子嗣,收回他们的国号封地,以此削弱刘氏王的势力,吕氏王越发壮大。

    并任命她的侄子吕禄和吕产为上将军,分别统领南北大军。

    然而吕禄和吕产基本没有军功,领兵才能和统兵威望也极为缺乏,他们能够掌握兵权完全是吕雉一力主导。

    吕雉选择提拔这两个平庸之人为大将,将在后来给吕氏被灭全族埋下祸根。

    吕雉执政后期,出行时因被病犬咬伤,患犬病去世。

    传说咬伤吕雉的苍狗是刘如意死后的亡魂所化,所行是为报复。(典故见“病犬祸崩”)

    吕雉死后,掌控大权的吕氏家族再无人可以遏制他们篡位自立的想法。

    刘氏宗族知悉后,群起而诛杀吕氏。

    吕氏虽然掌握兵权,可吕禄和吕产既没有能力稳定军心、掌控局势,也无法有效地应对刘姓宗室和功臣集团的联合行动。

    这导致吕氏集团瞬间土崩瓦解。

    吕氏全族无论男女老幼皆被屠杀殆尽,由吕雉扶持的傀儡后少帝及其子嗣,也都被诛杀。

    刘氏宗室和大臣们,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在时隔236年后,东汉光武帝刘秀,认为吕雉残暴无德,祸乱天下,将之灵位从高帝庙中撤出,废除其高帝皇后尊号,改尊汉文帝之母薄氏为高皇后。】

    吕雉不顾大汉整体安危的所行,被天幕揭露到各朝各代。

    老迈的刘邦在看到吕雉杀了那么多自己的子嗣,还将戚夫人那般残忍狠绝地做成人彘,甚至大汉王朝也差点葬送在吕雉手中,改为吕氏王朝。

    一时间气血直冲天灵,差点没站稳还是韩信和张良等身边人急忙搀扶着他。

    “啊啊啊——吕雉!你这个毒妇!!”

    身旁不远,同样从天幕看到了未来景象的吕雉,脸上却看不出悔恨,更多的却是不甘和幽怨。

    幽怨于上苍说尽了她的恶毒,却没有更多地阐述出自己究竟经受了何等凉薄与苦难,才会导致她变成未来那样的残忍无情。

    刘邦撇开搀扶他的众人,高举拐杖就要打在吕雉身上。

    吕雉也不躲,只是眼中含着泪,委屈地斜视着刘邦。

    韩信等人连忙拦住刘邦,让其平复一番别被气死了。

    吕雉却极为委屈地大声道:

    “刘邦!你没有资格打我!

    莫说我还没有做下那些事,就算我哪些事情我真的做下了,你也没有资格打我!

    我无意让吕氏谋夺大汉天下,谁人得势之后不提拔自家人?你不也一样吗?

    我只是知晓自己死无人压制刘氏宗族对我吕家的不满,这才给予吕家自保的能力,我怎知晓吕家会造反?

    已经多少年没有人提起你刘季这个名字了吧?你怕是都忘了当初你也不过是沛县一区区的亭长,游手好闲由来只会说大话,年逾四十一事无成。

    还是我父亲赏识你才让我嫁给你。

    可你不顾我的安危私放刑徒,被官府追捕,狱吏便将我抓了去,欲要轻薄我,还是任敖打走了狱吏救了我。

    等你开始领兵反秦的时候,雍齿叛你又将我给抓了,我在牢中又吃了多少苦?

    后来你和项羽交战,兵败彭城,我又被项羽抓去牢中关了足足两年多!

    这一生你负我何其多也!你也从来没有在意过我的安危!我只是再不想依附他人,要将安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你凭甚打我!?”

    刘邦摇头泪目道:“刘氏宗亲为何对你不满?为何要诛杀吕氏?你心里就真的不清楚吗?”

    刘邦颤着嘴唇,痛苦地闭上眼,浊泪流落脸颊间的沟壑皱纹。

    吕雉也是彻底宣泄哭出了声来。

    这对一起走过大半生的夫妻,最终却成了相互怨恨的仇人。

    刘邦最终沉默良久后,下令道:

    “废吕雉皇后之位,幽禁宫中,所有吕氏家臣革去官职,贬为庶人,如有抗命者,无需启奏,斩。”

    吕雉被强行带了下去。

    嘴中还一直骂着刘邦无情无义,悔恨嫁给刘邦云云……

    ……

    东汉光武帝刘秀叹道:

    “当真是人在做,天在看。

    也不知这上苍所示只在我朝天下显示,还是其它朝代都有。

    若然,自幼母强、外戚干政,怕是要成为历朝历代帝王的心中大忌。”

    ……

    汉武帝刘彻略带恨意道:

    “太皇太后何尝不也是如此?

    朕自十六岁登基开始,太皇太后便压制了朕六年,朝堂全权由太皇太后和窦氏家族把持。

    仅仅只是赵绾和王臧劝谏她还政于朕,太皇太后便将他们二位忠臣下狱治罪,逼死于狱中!

    朕韬光养晦多年,一直等到太皇太后去世才开始亲政,着手灭了窦氏全族。

    这外戚干政,不知耽误了朕,耽误了大汉多少。

    吕后和窦太后所为,天下人、后世人自有评说。

    就快到我朝的历史了,朕倒要看看上苍和后世是如何评价朕的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