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偃叹了口气,家里的女人们,似乎也只有吴氏跟齐氏,能让人省点心了。
他起身道:“我还要去菜市口监斩,你们在驿站安分一点。”
陆偃都不能休息,就要赶去菜市口当监斩官,这也是刚才太子交代给他的事情,监斩之后,就要去军中查案,以及监视刺史。
佳月送走陆偃,回头点点佳姨娘的脑门:“你在家里,也是个有成算的,也是殿下身边很得用的探子,怎么现如今,做事,放到没了章法?”
佳姨娘满脸愤愤:“家里的女人,哪个敢动?我比得过哪个?现如今她秦氏还要来斜插一杠!我用脑子,我斗得过吗?我不出口气,我憋着难受!”
佳月瞠目结舌地看着他她:“憋不住你也要憋着!现在在外面,需要你更加的谨言慎行才是!你这样闹,传到殿下而立,你想想,殿下会容得下,这么鲁莽的你吗?会让这样的你,继续待在侯爷身边,听候调遣吗?”
佳姨娘不愿意说话,在家里憋屈也就算了,在外面好歹也是有名分的,平阳侯的妾凭什么还要委曲求全?
更何况佳月说的哪里对了?做探子的,有了今天没明天,哪有当姨娘舒服?
佳月跟佳姨娘自幼一起长大,怎能不明白她的心思?
她叹口气说:“你如果真想让我们在平阳侯府,长长久久的待下去,那你就要让侯爷,跟殿下牢牢绑在一起。”
佳姨娘这才听的话,终于是安分了下来。
桃夭看到佳月拎着两个篮子出去还东西,开心的去找秦婉禀报。
秦婉瞧着她那小得意的样子,笑道:“做的不错,我们带来的水凭什么让他用?不过若是他肯花大价钱买水,倒也不是不可以。”
谢清拿筷子敲一下她的手背,话语中带了几分,自己都察觉不到的宠溺:“我昨天才下令,申阳禁止贩卖水,你这会儿就卖水,让他回头参我一本?还是你想跟他吵架?”
秦婉愕然,她是真的不想见陆偃,如果自己卖水给他,绝对会引来他的争吵。
秦婉婉惜的对桃夭说:“真是可惜,你们两个少了一个赚银子的门路。”
桃夭笑道:“奴婢可不缺银子使,咱们的水不卖给他才好呢,看他们到哪里弄水喝!我这就让人去盯着那边的人。”
桃夭平素里铁公鸡似的,抠门儿的很,但这时候就很是大方,她出去找个小厮,让他帮忙看着点。
小厮是谢清的人,一听要盯着平阳侯的人,眼睛都亮了:“姐姐埋汰我不是?他们污蔑太子殿下,还想有好吗?都不用您花银子,小的就帮您办的妥妥的。”
小厮主意多,一听不让平阳侯的人,用水用粮食,眼珠子一转,道:“姐姐,太子殿下的饭食,可都是从这厨房做的,不让用粮食,更不能让他们用调料。万一他们起了歹心,岂不是让主子们遭罪?”
“要小的说,这厨房就不让他们用,那有个小厨房,让他们用小厨房去,柴火什么的,他们要用就让他们花银子从大厨房买!”
驿站另外的一个小厨房,本是给下人们用的,驿站历来都是,给达官贵人们旅途歇脚用的,官贵人们出行自然都带着丫鬟婆子,到了驿站也都喜欢自己做饭,所以大厨房这边收拾的格外干净整洁。
小厨房那边是驿站自己的人用,也给那些达官贵人的下人们有自然有些杂乱。
佳月这边,到了中午都没人给送饭来,她想着应该是陆偃把这事儿给忘了,就想着去厨房再找点吃的,哪怕花银子呢。可却被告知,不让用大厨房,只能去小厨房,她看着乱七八糟的,到处油腻腻的厨房眉头皱了起来。
她想了想,拿了二两银子找一个小厮,先去酒楼买点吃的送来,再让他去给陆偃传话,让他在外面找一家酒楼定吃食回来。
吃饭问题解决了,可喝水怎么办?
佳月陷入苦恼中。
自然,佳月的苦恼也是秦婉故意的,不珍惜水的人,活该让她尝尝渴着的滋味。
即便陆偃不满又怎么样?此时此刻的她,忙着呢,哪儿有空搭理无关紧要的人?
秦婉跟谢清,杜世子用过早饭就分头行动了。
谢清带了一百多人,去各县村镇,巡查灾情,为百姓发放米粮,看诊,安抚百姓。
杜世子在城中调度,做后勤。
秦婉带着休息好的匠人们摊开地图,开始说起大坝以及打井的各种事宜。
秦婉将申阳城中匠人们,打过的井的位置标注出来:“这些都打过井,没有水,井深十丈不见水。”
李匠人是打井的老手,闻言皱眉道“:才十丈不见水就不打了?”
秦婉温声解释:“申阳这样的地方,跟我们北方不同,这边水资源丰富,日常三丈就见水了,十丈还看不到水,着实打的井很深没希望了。”
李匠人敲了敲烟袋锅子,道:“纸上谈兵还是不够,这样,我们去实地看看。”
秦婉应了,收拾东西就带着人去看水井,路上就把各项事宜说了。
李匠人到了地方,系着绳子下到井底,检查了一遍,又去有水的水井下检查
待看到百姓们水桶里都是浑浊不堪的泥水,而井深只有三丈左右的时候,才算是信了这里原本水资源丰富。
旋即,李匠人有些不解地问:“申阳水源丰富,按理来说,去岁秋日不曾下雨,不可能现在旱成这样才是。”
一旁的老人看到他们是朝廷派来帮忙打水井的,激动不已:“您说的对啊!申阳旱了六七年了,一年四季的雨水一年比一年少,收成也一年不如一年。没人报给朝廷,自然没人关注。有些老人,看情况不对,早几年就走了。”
李匠人点头道:“正是如此,雨水不够丰沛,地下水用的厉害,去岁到今年又没降水,所以干旱就严重了。”
老人叹气:“可不是吗?那时候雨水不多,大家就打水浇地,地头的水井都是这几年打出来的。”
李匠人眼睛一亮:“那些水井还有水吗?”
老人家摇摇头:“没了。”
李匠人不放弃,追问:“带我们去看看如何?”
老人家道:“去看看吧,您也瞧瞧我们现在的日子多艰难。这地里啊,一粒粮食都没有啊!”
(一丈=3。33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