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初鸣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铁蹄哀明最新章节     
    天启六年,腊月二十九,锦州城内石坊街。弦月高悬,北风呼呼地刮打在脸上,如同刀割。

    这是一年里的最后一天,虽然此时的锦州,已经成为了边关前沿,但这年,还是要过。

    阖城的军民,都指望着能够跨过这辛苦悲惨的年关,为来年博一个好兆头。

    因此,鸡鸣声刚刚响彻,即便天还黑着,锦州城内就已经如同炉上的沸汤,鼓噪了起来,纷纷从炕上、蓄草上爬起来,贴倒酉(春联、福字)、蒸馒头。

    哪怕最穷苦的人家,也咬咬牙,狠下心来置办年货夜饭。

    虽然天还黑着,但街道上的人明显比往日要多了许多,有扛着扁担挑着货的、有推着推车的,一时间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人群脸上充斥着少有的喜气以及希冀。

    与寻常列队出门相比,韩林今日故意晚了半个时辰。

    今日,他们这半队雏稚,要在锦州鸣一鸣。

    院中分列着五队,虽然还不甚整齐,同时还有人不由自主地去动,高举着火把的韩林今日不准备计较。

    等到第一缕晨光微微显露,韩林灭了火把扔在一旁,挥了挥手,大喝了一声:“出发!”

    言罢,甲字队队官高勇当先越众而出,随后二十四人摆开了一字长蛇。

    跑在队侧中央的韩林,看了看众人身上遍布的鞭痕和淤青,略微点了点头。

    这跑比走要好一些,跑起来找对节奏整个队伍就会看起来整齐一些。

    虽然还是有些人跑着跑着就乱了节奏,但不一会,就会重新调整回来,整个队伍看起来颇有气势。

    沿途已经有一些游手好闲的纨绔、青皮以及好事者等着,见到他们出来,哄堂大笑,不时还有人响起了口哨。

    韩林对他们熟视无睹,丝毫不予理会,但队伍中的其他人,面上和往常一样,有些不好看。

    甚至比往常更甚,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今日还要唱歌,这定会招致更多的嘲笑,出更多的丑。

    眼见前面围着的好事者越来越多,也渐入繁华地段,沿途的行人也纷纷对他们侧目。

    今日的游闲、青皮、喇虎似乎更多了些。

    他们也已经约定好打定了注意,要在前面拦路,就想让这些看起来新募的战兵出出丑,寻寻乐子。

    韩林明白了他们的心思,面色陡然转冷,“噌”地一声拔出腰间的腰刀,对着前面堵路的人群大声喝到:“游击营麾下贴队早操,挡路者以军法处置!”

    他身侧跑着的战兵们,这些日子里也憋了许久的气,听到自己的贴队官如此说,各个豁然抬头,露出了一副凶恶相。

    足下的步幅更快了些,对着拦路的好事者像一辆惊了马的马车一样,直冲冲地对着人群就撞了过去。

    精气神也陡然一变,整个队伍竟在此刻有了一股子汹汹气势。

    拦路的青皮们吓了一跳,纷纷躲避,甚至有几个摔了跤,连滚带爬的,让众人分外解气。

    韩林哈哈一笑,接着,用手在空中挽了个刀花,将刀收入刀鞘。

    他一边跑着,一边高声唱道:“烽烟起,角声扬……”

    “预备……

    “唱!”

    身侧的战兵纷纷开了嗓,大声唱道——

    “烽烟起,角声扬,连云蔽日国有殇。”

    “胡儿铁骑今又至,泱泱万里已无乡。”

    “辱姊妹,戮爷娘,怜我父老泪仓皇。”

    “传羽檄,着金甲,唤那九州好儿郎。”

    “勿空视,莫坐望,争驰此身撒肝肠。”

    “擂战鼓,催战云,共赴国难挺刀枪。”

    “你我当有怀死志,岂任鞑虏纵猖狂?”

    “西风作弦星为箭,力挽半月射天狼。”

    “教彼妇女无颜色,杀得胡地咽声长。”

    “赴汤马革莫悲切,蒿里薤上葬贤良。”

    “天为坟茔地为椁,诛了鬼伯斩阎王。”

    “呼亲朋,引伙伴,且以贼服拭剑芒。”

    “袍泽同忾皆奋进,挥戈重焕日月彰。”

    “杀奴!杀奴!杀奴!”

    韩林刚唱得第一句时,围观的人群还忍俊不禁,哄堂大笑。

    待整个队伍歌声响起后,盖过了笑声,逐渐鸦雀无声。

    待听到“辱姊妹,戮爷娘”这一句,围观的人群开始咬牙切齿,有人开始啜泣。

    “杀得胡地咽声长”这一句,原本无声的人群又开始叫嚷,只是由嘲笑化作了叫好。

    行人不再走路,车马亦驻前行。

    韩林等人的歌声,如同一个响亮的巴掌,抽打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让他们想起痛苦、想起了仇恨。

    随着战兵们一声高过一声的“杀奴”做结尾,人群终于迎来鼎沸,无论男女老少,皆尽跟着喊:“杀奴!杀奴!杀奴!”

    甚至有几个人似乎受到感染,高声问韩林他们队还要不要人。

    韩林对此不置可否,只是高声道:“那便看你们的本事了!”

    随后韩林微微一笑,偏过头去看着自己的战兵,只见人人脸上皆是一副扬眉吐气之色,除此之外,还暗藏了一丝丝自豪。

    韩林知道,他这般绞尽脑汁作的军歌,算是成了。

    此歌不为别的,一来是唤起人们心中的怨愤。

    《道德经》有云,哀兵必胜。

    如今人人畏惧鞑子如虎,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

    而韩林让众人起了的愤慨之心强一分,畏惧之意就弱一分,他的队伍里,不能出现见到鞑子手抖牙颤的人物。

    这二来,便是让众人有集体感和归属感,一个人的吼叫可能会引得别人的嘲笑,而一众人的吼叫,那旁人便要掂量掂量。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汇成大河。

    韩林想让众人感受的是那股拧在一起的力量感。

    也想让每个人都明白,每个人都是庞大集体中的一份子,前有上官指引,身后有袍泽倚背。

    这第三嘛,便是韩林自己想打出名声去,虽然才不到一年的时间,但韩林心中已经起了急。

    太慢了,如今才是一个连兵额都不满的小小贴队官。

    还是太慢了。

    王朝末年之相愈发显现,韩林要在乱世当中自保,就要有利刃坚盾。

    现在这个样子,显然不行。

    韩林带队在锦州城内这一鸣,成为了人们饭桌上的谈资。

    人人都想再睹一番风采,可惜自这日起,韩林的队伍如同偃旗息鼓了一般,接连几日,都未在锦州城内出现。

    因为,要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