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如今?”
周飞没有立即回答李世民,而是迟疑着反问了起来,上下打量着他。
此时的李世民,一身的常服,戴着小帽子,除了衣服颜色偏明黄一点之外,没有特殊的龙啊凤啊什么的,看不出到底“进步”到了哪个阶段了。
虽然说“秦王”这个称号李世民和尉迟敬德都没反驳,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至少李世民目前还没有登基称帝。
但,玄武门之变前秦王是秦王,玄武门之变后秦王也做了一段时间的秦王,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面对着周飞的迟疑,李世民心知肚明,他迟疑了片刻后略微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昨日我已被父皇立为太子!”
对于大唐的人,李世民可以无所顾忌,非常自信甚至自负的说他是太子,名正言顺。毕竟玄武门之事发生时间很短,而且是在宫墙之内,除了当事人没几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皇帝下诏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对于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人,李世民心里就忐忑发虚了,因为历史会记载一切,他在玄武门杀死太子和齐王的事情后人肯定是知道的。
至于说篡改历史记载,李世民一来没想过,二来也知道篡改了没用。
他可以篡改历史,那些亲身经历了的文武臣工难道不会私下里记录吗?到时候对不上,那可就闹了历史笑话了,何必呢?
李世民一直以来都天下无敌,是拥有无敌自信的人。平白无故的篡改历史,搞一出欲盖弥彰的把戏,让自己烙下污点,真的没必要,得不偿失啊!
“啊”
周飞惊讶了一下,然后下意识的说了句:“原来前日秦王和尉迟敬德刚完成玄武门之变啊!”
李世民脸上肌肉跳动了两下,眼前同时一黑。
玄武门之变!
好一个玄武门之变!
这个“变”字写得好啊,春秋笔法用到位了。
“咳咳~”
反应过来后,李世民咳嗽了两声,找补说道:“太子和齐王谋反,我不过是为了大唐社稷的安危诛杀了他二人罢了~”
这下轮到周飞嘴角肌肉抽搐了。
好家伙,说话都是春秋笔法,别人信不信不重要,你自己信了就可以了是吧?
“呵呵,我理解,秦王不用向我解释的。”
周飞干笑了两声。
李世民老脸一红,又是“咳咳”两声咳嗽,然后叹息道:“我也是逼不得已,太子和齐王逼迫我,父皇又偏心他们,如果我不动手,相信周兄弟也知道,我的下场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的,我妻子、孩子都将没有好下场。”
这话是实在话了,也是李世民的心里话,所以他没有讲为了大唐社稷、黎民百姓这些冠冕堂皇的话。
周飞自然是听得出来的。
事实也是如此,齐王可以不论,太子李建成的能力还是可以的,当一个守成之君是没啥问题的,所以讲自己是为了大唐社稷、黎明百姓就把李建成杀了的话,太假了。
至于为了“皇位”的话,也没啥毛病,但到底功利性强了。更重要的是,为了皇位采取手段,成功和失败只在一线,远没有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和全家性命来得迫切和更具有正当性。
当然,周飞也知道李世民这话其实也有些不对,这是把他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受害者,完全没有说他自己的问题。
整场玄武门之变的过程,配合李世民的这话,给人的感觉就是李世民打下了大唐的天下,结果却因为皇位的问题被太子李建成逼迫,要卸磨杀驴,所以他为了自己和全家的性命不得不进行反击。
但事实上,李世民凭借着军功,在大唐开国之后就渐渐的掌握了整个朝堂,哪怕是他的皇帝老子李渊也被李世民的权力逼到了墙角。
“站在你面前的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侯大将军、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是也!”
网络上的这个吹捧,或者更应该说事实描述,现在坐在他面前的李世民除了没有“天可汗”、“太宗文皇帝”这两个名号之外,其它的已经都有了。
整个武德年间的朝堂,命令是从李世民这里下发的,也是李世民这里安排执行的,等于是说李世民下达了命令,然后由李世民自己执行。
这种情况下,他老子李渊虽然是个皇帝,但基本上和橡皮图章没区别。
至于太子李建成,也不过是有个太子的虚名以及他自己的东宫卫士罢了,整座皇城其它地方都在李世民掌控之下。
李渊想要让李世民去洛阳的时候,李世民已经是箭在弦上了,这从屈突通突然被他调回了长安就可见一斑。
屈突通这人是李世民的铁杆,在洛阳待得好好的,结果被李世民调来了长安。
来到长安之后干什么呢?
参加玄武门之变!
而等到玄武门之变顺利完成,屈突通干嘛去了呢?
他又回洛阳去了!
主打一个灵活走位。
周飞也是最近学了很多历史才知道一些细节的,他对这些细节是相信的,判断99%的可能是真实不虚的。
为什么?
很简单,李世民一直以来都是谋定而后动,打任何一次战争都是用最小的代价搞定了对手,100%赢!
玄武门之变也是一场战争,所有的行动肯定是和其它战争一模一样的风格,所以看历史书,李世民是弱势,他被迫反击的的印象是不对的,这压根不是李世民的风格。
弱势,所以被迫反击,不过是李世民登基之后的春秋笔法罢了。
“我刚说了,我理解秦王!”
周飞点了点头,再次说了一遍刚才的话,然后笑着回到了他的第一个问题:“秦王登基之后,大唐发展的很好,历史评价你在位的这段时间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后续的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谥号为文,太宗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