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作者:有利又有币   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最新章节     
    然而,金陵的发展速度却让人瞠目结舌。作为首都和政治中心,它自然要展现出自己的风采。李清歌站在那高达百丈的cbd大楼窗前,俯瞰着整个金陵城。眼前的现代化景象让她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繁华景象。她推开窗户,任凭狂风拂面,秀发随风飘扬。她感慨地说:“按照这个进度,我们很快就能重返现代生活了!”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虽然身在古代,但李清歌的心里一直牵挂着现代。她渴望自由民主,但在这片封建的土地上,这样的火种似乎难以燃烧。作为皇家公主,这并不是她所愿意的身份。她真正向往的是新时代的生活,是那种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她的奋斗,既是为了改善古代百姓的生活,也是为了追求自己前世的自由。她知道,这条路很艰难,但她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付出一切。

    时间飞逝,转眼又到了新的一年。这是明德元年的第一年,从除夕到元宵,到处都是欢庆的气氛。李清歌在宫中设宴款待群臣,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这对群臣来说,可是无上的荣幸啊!他们早早地就穿戴整齐,来到了皇宫。不一会儿,女王陛下也驾临了。她身穿华丽的凤袍,头戴珠翠,端庄而威严。群臣纷纷上前恭迎,口中高呼:“女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宴会上,大家相互祝贺,欢声笑语不断。酒足饭饱之后,还安排了传统的戏曲表演。古时候啊,有个元妃省亲的故事。为了看戏,她可是花了三万两银子买了十二个戏子呢!可见戏班子的奢侈。那些达官显贵们,也都把看戏当成一种乐趣,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戏班子也是有等级之分的,能够到天子面前唱戏的,那更是尊贵无比了。

    为了这次宫宴的戏曲表演,两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了。数十位名角争相献艺,经过五十多天的排练,终于得以在今晚登台亮相。虽然李清歌个人并不太喜欢传统戏曲,但她非常尊重文化传统。她知道,领导者的喜好往往会影响下面的人,所以她得做好榜样。因此,她并没有轻易取消这次表演,而是选择静静地欣赏。

    戏曲开场了,丝竹之声悠扬响起。戏腔婉转动听,名角们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李清歌转头问身边的侍女苏小梅:“这是演的什么戏啊?”小梅笑着回答:“这是《薛丁山征西》,经典之作呢!由名角倾情演绎……”然而,李清歌听了之后却面色渐沉。她想起了自己前世的经历,想起了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而奋斗的英雄们。她深知,戏中的故事虽然精彩,但现实中的斗争却更加残酷和艰难。

    众臣见状都愣住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酒杯和筷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女王陛下。只见李清歌缓缓地站起身来,走到戏台前,对着台下的名角们说:“你们唱得很好,我很感谢你们的精彩表演。但是,我希望你们能记住,戏中的故事虽然是假的,但我们的责任却是真的。我们要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而不是沉迷于戏中的虚幻世界。”

    说完这番话后,李清歌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她知道,自己的话可能有些严厉,但她更知道,作为领导者,她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大炎王朝走向更加繁荣和富强的未来。

    随着戏曲的继续表演,宫宴的气氛也渐渐恢复了欢乐和祥和。李清歌看着台下的群臣和名角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有这么多忠诚的臣子和勇敢的人民陪伴着她。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心中的理想。

    夜渐渐深了,宫宴也接近尾声。李清歌站起身来,对着台下的群臣说:“今晚的表演很精彩,我很满意。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继续努力,为大炎王朝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说完这番话后,她转身离开了宴会厅,留下了满座的群臣和名角们在那里欢呼雀跃。

    回到寝宫后,李清歌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空。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她相信,只要自己和人民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于是,她轻轻地闭上了眼睛,许下了一个心愿:愿大炎王朝永远繁荣富强,愿人民永远幸福安康。

    刘墉疑惑地皱起眉头,轻声问道:“陛下,这《薛丁山征西》讲的可是唐朝薛丁山将军西征西凉,一片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怎么陛下会觉得这戏不好呢?”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解,目光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

    李清歌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苦涩。“忠君报国,自然是好的,但这戏,却让我心里不太舒服。”她的声音柔和却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话一说完,整个宴会厅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满座宾客都惊讶不已。台上正表演得名伶们,更是吓得脸色苍白,慌忙跪倒在地,身体微微颤抖,仿佛一片落叶在秋风中摇曳。

    大家心里都忐忑不安,生怕这事传出去,以后没人敢请她们来演戏,甚至连累整个戏班子。毕竟,在这皇宫之中,陛下的一句话,便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荣辱。

    苏小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鼓起勇气,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陛下明鉴,这戏到底哪里不好,还望陛下明示,好让她们改正。”她也知道,陛下的一句话,能成就也能毁掉一个人或一件事,对于这人情世故,她心里明镜似的。

    李清歌的目光掠过那些颤抖的伶人,缓缓说道:“不是她们的唱功不好,而是这剧情有问题。戏里薛丁山老是打败仗,却还能赢得那么多女子的芳心,这合理吗?女将军樊梨花英勇无比,立下赫赫战功,结果功劳全算在薛丁山头上,最后还成了他的妻子,这简直不合逻辑嘛!”

    她冷笑一声,那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屑和愤怒:“写这戏的人,就知道把自己代入男主角色,满脑子都是幻想,还想抢妻子的功劳,真是太无耻了!这样的‘凤凰男’,怎么值得代代名伶去歌颂?”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在座的人都喘不过气来。那些名伶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趴在地上不知所措,仿佛一群待宰的羔羊。

    李清歌一直倡导男女平等,最痛恨歧视女性。这出戏,无疑触到了她的底线,她怎能不生气?但她也深知,自己身为女王,不能轻易发脾气,更不能因此毁了传统文化。于是,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

    她看着那些惶恐不安的伶人,心中涌起一丝怜悯。她知道,她们也是无辜的,只是按照剧本去表演而已。于是,她缓缓说道:“我知道你们是无辜的,但这戏的剧情确实有问题。我不想因为一出戏,而让你们受到牵连。”

    听到这句话,那些伶人们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心中仍然忐忑不安。她们知道,陛下的脾气向来难以捉摸,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祸端。

    李清歌看着她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想到今晚是除夕,不想坏了气氛,于是问道:“还有别的戏吗?”

    苏小梅连忙回答:“今晚准备了十几出戏呢,陛下可以随便点。”

    “把戏本拿来。”李清歌淡淡地说道。

    苏小梅立刻让人呈上戏本。李清歌接过戏本,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她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终于,她指着一出戏说:“忠君爱国,不分男女老幼。先演《空城计》,然后是《杨门女将》,最后用《永团圆》来结束今晚的宴会。”

    《空城计》赞美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杨门女将》则彰显女性的英勇和才华。李清歌选这两出戏,就是要告诉大家:男人可以报效国家,女人同样也能。她希望通过这两出戏,能够改变人们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而《永团圆》则是一出喜庆团圆的戏,用来迎接新春,为宴会画上圆满的句号。她希望这出戏能够给在座的每一个人带来欢乐和祝福。

    名伶们一听,知道这是挽回局面的好机会,于是全力以赴地表演起来。尤其是《杨门女将》,她们声情并茂地演绎着女将们的英姿飒爽,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那激昂的唱腔、矫健的身姿,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了女将们的英勇和坚韧。

    李清歌虽然听不懂全部唱词,但也忍不住拍手叫好:“唱得好!赏!”她的声音中充满了赞赏和喜悦。

    名伶们大喜过望,知道得到了陛下的赞赏,从此声名更加显赫。她们纷纷跪倒在地,感谢陛下的恩赐。

    宴会即将结束时,李清歌突然又点了一出《凤求凰》。《凤求凰》讲的是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故事,虽然违背了传统礼教,但李清歌想借此倡导婚姻自由,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希望这出戏能够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众臣都明白了陛下的用意,也明白了以后该如何取悦圣心。他们纷纷点头称赞,表示支持陛下的决定。

    于是,除夕的宫宴在《永团圆》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宾客们纷纷离去,皇宫又恢复了宁静。

    李清歌独自坐在九龙椅上,手中把玩着一个羊脂玉犀坠。这是养父母收养她时送给她的礼物,也是她身世唯一的线索。她轻轻地抚摸着那光滑的表面,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而她却只能独自坐在这里,思念着那遥不可及的亲人。但她并没有急于去寻找自己的身世之谜,因为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她有自己的打算和考量,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这个世界,去创造一个真正男女平等的时代。

    她望着窗外那璀璨的星空,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会坚定地走下去,直到实现自己的梦想。

    首先,咱们得细细品味这世间的人情冷暖,亲人这事儿,真不是光靠血缘二字就能简单定论的。你看那李清歌,一个穿越时空的灵魂,落在了这大炎王朝,与她的养父母结下了不解之缘。虽说他们之间没有半点儿血缘关系,但那份亲情,却比血缘还要浓厚几分。养父母待她,如同掌上明珠,呵护得无微不至,生怕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这便是亲情最真实、最质朴的样子,无需血缘的羁绊,只因心中有爱,便能胜似亲人。

    再来说说那乾隆的继后,她的故事,在那些穿越回去的人的口中,总是带着几分神秘和惋惜。为何她会毅然决然地断发?历史这位老先生,总是喜欢玩些遮遮掩掩的游戏,让人难以窥见真相的全貌。有人说,她是因为干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坏事,被乾隆一怒之下废了;也有人说,乾隆迷上了江南的烟雨朦胧,她劝不动,一气之下,便剪了那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反正说法多了去了,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不准哪个才是真相。

    李清歌这个人,她看重亲情,但更看重的是那份真心实意。在古代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往往要承受着无数的委屈和无奈。宫里的公主们,更是常常成为和亲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往往由不得自己做主。李清歌心里明镜似的,她清楚地知道,如果贸然认亲,万一那继后是个只疼儿子、想借她势头争皇位的,她不就成了扶弟魔了吗?更可怕的是,如果亲妈是个贪心不足的,不光想抢皇位,还想把大炎王朝都吞了给儿子,那可就真是惨上加惨了!

    李清歌,她是个拥有古代身体、现代灵魂的人。她的思想,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她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延续,也不是谁的附属品。她要先保证自己过得好,然后再去管别人。如果亲情里只有利用和冷漠,那她宁愿当个孤儿,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地活在这世上。

    因此,在没摸清继后底细之前,她不会轻易认亲。但认亲这事儿,她是一定会做的。作为大炎王朝的君王,她得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认亲不仅能加强和大清的关系,说不定还能利用血缘关系捞点好处,甚至把北方也给并吞了,那可就真是美了。不过,这些想法,她都深深地藏在心底,没有轻易透露给任何人。

    李清歌心里有数,她知道,要想在宫里站稳脚跟,自己得先强大起来。等大炎强大了,她做事就没什么可顾忌的了。到时候,乾隆就算想搞小动作,也得掂量掂量后果。她可不是那种任人摆布的女子,她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也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去应对一切挑战。

    除夕那晚,李清歌点的四出戏,在梨园里火得一塌糊涂。《杨门女将》更是大受欢迎,那些达官贵人们都争着要看,仿佛能看到那些英勇的女将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而《凤求凰》呢,更是掀起了一股婚姻自由的风潮。大家开始反对包办婚姻,提倡自由恋爱、民政领证。婚礼也变得越来越时尚了,不再是那种繁琐的仪式,而是充满了现代的气息和浪漫的情调。

    元宵节一过,各行各业都恢复了生机。工厂、工地都热闹了起来,大家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干劲儿十足。工业化的推进,让制造技术越来越先进,连军事也跟着沾光。陈宝荣尚书奉命征兵,他训练出了炮兵、步兵、骑兵等多兵种,战斗力杠杠的。那些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仿佛随时都能上战场杀敌立功。

    但李清歌觉得还不够,她认为,要想让大炎王朝真正强大起来,得有海陆空三军才行。这样,才能全方位无死角地保护国家,让敌人无机可乘。陆军再强,也只能守在家门口,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站得稳,海军和空军也得跟上。于是,她开始着手筹备海军和空军的建设,她要让大炎王朝的军事力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到了明德二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五年的时候。这一年,大炎王朝的科技、工业、农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城建得漂漂亮亮的,公共设施也焕然一新。南边的古老土地,也在李清歌的治理下,焕发了新的生机。她整天忙着发展、基建、技术变革这些事情,忙得不可开交。但她的生活,却过得特别充实,因为她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炎王朝的未来。

    反观北方的大清王朝,乾隆皇帝却整天沉浸在江南的美梦里不愿醒来。自从宋朝靖康之变后,经济重心就南移了。元明清三代,赋税大多都来自南方,特别是江浙一带。现在,这些地方都归了大炎,乾隆的钱袋子可就瘪了,连银行账号都被注销了。他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挥金如土,享受着奢侈的生活。

    乾隆这人,喜欢摆排场,讲面子。眼看五十大寿就要到了,他本想好好风光一把,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的威严和尊贵。可国库空虚,内务府的私库也见底了。他一急之下,就问责财政官员。那些官员们,也是一脸为难地说:“皇上啊,南边儿的赋税都断了,咱们现在是寅吃卯粮,根本没钱了啊!”

    乾隆一听,火冒三丈!南边儿的失地,不仅让他没了奢侈的资本,连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那些文房四宝、印章石、精美的瓷器、丝绸布料,以前都是南方的贡品,现在全没了。他自诩为康乾盛世的明君,四海之内的财富都该归他所有。哪曾想到,会有今天这么憋屈的时候啊!他坐在龙椅上,望着那空荡荡的国库,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他知道,大清王朝的未来,已经岌岌可危了。

    哎,这事儿真是没法子,谁让他的八旗精兵就是打不过大炎朝那支白马军团呢?乾隆皇帝坐在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中,心中却如寒风凛冽,那份不甘愿如同冬日里的冰凌,刺骨而深刻。他身着龙袍,龙纹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却掩不住他眉宇间的愁云。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每一次敲打都像是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无奈与愤怒。

    乾隆这享乐的程度,的确也就比那个祸国殃民的慈禧老太太差那么一点点。他的宫殿里,珍宝无数,美食佳肴应有尽有,可他心里头就是不满足,那份空虚如同荒漠中的干渴,难以填补。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心上,沉重而疼痛。

    这一急,可不得了,朝堂上的大臣和后宫的妃子们,一个个都遭了殃。有的因为一句话说错,家被抄了;有的因为一件事办砸,官被罢了。整个皇宫,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就连那个曾经在后宫里头风光无限的令妃,也因为不小心惹恼了皇上,被降成了令嫔。她身穿华丽的宫装,却掩盖不住眼中的落寞与哀伤。她曾是乾隆的宠妃,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怎能不让人唏嘘?

    后宫里头啊,现在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唯独皇后那拉氏,心里头那个乐呵啊。她坐在凤椅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里藏着无尽的讽刺与得意。她冷笑着说:“哼,魏氏那个妖精,也有今天啊?皇上英明神武是没错,可她偏偏要自作聪明,拿那个青面女来说事,现在尝到苦果了吧?”说着,她笑得花枝乱颤,头上的步摇都跟着晃动起来,红翡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也在为她的胜利而欢呼。

    旁边的容嬷嬷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她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因为笑容而变得更加扭曲。她拍着手说:“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她平时仗着自己有才,总是爱巴结人,现在可好,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不挨一脚才怪呢!我都能想象到她那张难看的脸了,看她以后还敢不敢得意!”

    皇后笑得像朵花一样,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得意与狠厉。她说:“你说得对啊,这个青面女,可真是我的福星啊。想当年,魏氏和富察氏联手陷害我,结果傅恒父子俩丢了性命,富察明瑞也受了牵连。现在,令妃又想借着皇上五十岁大寿的机会,想晋升为贵妃,结果也是因为那个青面女,贵妃梦碎了,连妃子地位都保不住。”

    容嬷嬷一听这话,吓得赶紧跑到窗边看了看,确认没人偷听,才低声说:“哎哟,娘娘啊,您可不能轻易提那个青面女啊!皇上心里头忌讳着呢,要是让他听见了,那可不得了!”

    皇后苦笑着摇了摇头,她的笑容里带着一丝苦涩与无奈。她说:“我怕什么?我现在已经是红颜未老恩先断了,就算我说了什么悖逆的话,皇上也听不见。再说了,我这皇后的位置,是皇上奉太后之命立的,太后不点头,谁能废了我?”

    容嬷嬷点了点头,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皇后的忠诚与敬畏。她说:“太后啊,她就是想平衡后宫,不想让哪一家独大,所以娘娘您才能稳坐中宫啊。”

    皇后叹了口气,她的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她说:“是啊,先帝那时候,后宫乱得跟一锅粥似的。太后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才坐上了慈宁宫的主位。她最怕的就是后宫失衡啊。”

    说到这里,皇后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她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她说:“想当初孝贤皇后去世的时候,那些妃子们争宠争得头破血流的。太后对我不冷不热的,可偏偏就力挺我做了皇后。那时候我傻啊,以为是因为我是满军旗的缘故。现在才明白过来,太后是不想伤了他们母子的感情,所以才把我推出来受皇上的气。等我察觉过来的时候啊,已经成了皇上眼里的妒妇了。”

    容嬷嬷柔声安慰道:“娘娘啊,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宫里的女子啊,都得熬炼才行。等十二阿哥长大了,娘娘您登上了太后的位置啊,那就什么都不用愁了。”

    皇后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期待。她说:“是啊,为了我自己,为了永璂,还有我那早逝的儿女们啊,我都得紧紧依靠太后的庇护才行……”说到这里啊,皇后又想起了自己那早逝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啊,心里头的恨意又浓了几分。

    想当年啊,五公主出生的时候啊,正好碰上孝贤皇后的七阿哥永琮病重去世了。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五公主的哭声与外面的雷声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她的命运多舛。魏氏那个妖精啊,竟然暗中散布流言蜚语啊,说五公主克死了嫡子。那些流言如同毒箭一般,射向了无辜的五公主,也射向了皇后的心。

    结果呢?孝贤皇后早逝的责任啊,也都被推到了五公主的身上去了。皇上呢?一听这话就厌恶五公主跟厌恶破烂似的了。他看向五公主的眼神里充满了冷漠与厌恶,仿佛她是一个不祥之物。宫里头的人啊也都跟着学样儿懈怠了她啊,她不再是那个被宠爱的公主,而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终于有一天,五公主因为吃东西噎着去世了。她的离世如同一片落叶般悄无声息,却给皇后留下了无尽的伤痛与遗憾。小儿子永璟呢?也遭遇了意外去世了。他的离世如同晴天霹雳般击碎了皇后的心,让她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皇后心里头明白得很啊,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意外啊!可就是找不到证据啊!所以啊她就把这笔账都算到了令妃的头上了!她想啊,要不是魏氏当年散布那些流言蜚语的话啊,皇上怎么会这么厌恶自己的女儿呢?宫里头的人又怎么会这么懈怠她呢?自己又怎么会失去心爱的女儿呢?

    皇后的眼睛里闪着寒光,那光芒如同冬日里的冰凌般刺骨。她说:“我跟魏氏啊势不两立!有她没我!有我没她!这丧女之痛啊我一定要让她加倍偿还给我!”

    可是啊皇后不知道啊,五公主当年其实只是因为吃东西噎着昏过去了而已啊!太医呢?却误判她已经去世了!那是一个令人心碎的错误,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皇家礼法严格得很啊,夭折的子女都被视为不祥之物啊,都不能葬入皇陵里去的!

    唯独康熙的十八皇子胤祄啊,他六岁就去世了!可是却被葬在了景陵妃园寝里头去了!这可是皇子里头的一个特例啊!这个特例啊发生在太子两次被废又两次被立的时候啊,那时候老皇帝啊对成年的儿子都心存忌惮啊,可是却深爱着这个小儿子所以啊才给了他这样的特殊待遇啊。

    五公主被葬后不久啊,就在棺材里头醒过来了啊!她睁开眼睛,四周一片漆黑,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她只记得自己吃东西时被噎住了,然后就失去了意识。现在她醒来了,却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四周弥漫着泥土和腐木的味道。

    她因为窒息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啊记忆都丧失了!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只记得一种强烈的求生本能驱使着她挣扎、呼喊。幸好棺材盖子没盖紧啊,她凭借着求生的本能挣扎着爬了出来啊。

    当她从棺材里爬出来的时候,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她抬头望向天空,雨水打在她的脸上,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与自由。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但她知道,她要活下去。

    后来她遇到了养父母才得以存活了下来啊。他们是一对善良的夫妇,他们收留了她,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他们不知道她的身份,也不知道她的过去,但他们愿意给她一个未来。在他们的关爱下,她渐渐忘记了过去的痛苦与恐惧,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其中的曲折啊可不是一般人能够预料得到的啊!皇后呢?她听说五公主的墓被掘了啊尸骨无存了啊!就以为是有人报复她啊想让她的女儿死无全尸啊!她找啊找啊可就是找不到啊!她的心里充满了焦虑与恐惧,她害怕自己的女儿真的遭遇了不幸。

    最后呢?她又把这笔账算到了令嫔的头上了啊!她发誓要报这个仇啊!她要让令嫔付出代价,要让她知道得罪皇后的下场。于是她开始了对令嫔的打压与排挤,让令嫔在后宫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这十几年来啊皇后和令妃斗得跟乌眼鸡似的啊互不相让啊!而慈宁宫里的太后钮祜禄氏呢?她却稳坐钓鱼台啊冷眼旁观着这场争斗啊牢牢地掌控着后宫的大权啊。

    乾隆的五十岁大寿啊就在冷清和憋屈中落幕了啊!为了散散心呢?他就带着皇子们、大臣们、侍卫们去西山围场狩猎去了啊!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阳光洒满大地,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乾隆骑着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驰骋,他的心情似乎也随着这自由的奔跑而变得轻松起来。

    然而,在他心中,那份不甘与愤怒仍然如同阴影般挥之不去。他

    这次狩猎活动,没想到竟然如同一场戏剧般,引出了一场关于私生女认父、真假格格的风流故事,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阵风吹过,似乎都携带着历史的尘埃与未来的谜团,交织成一幅幅复杂多变的画卷。

    那时候,李清歌,这位来自异世的女子,还未完全适应这个奇异、违背常理的世界。她的心中,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与对未来的憧憬,却无暇顾及那些纷扰琐碎的事情。对她而言,建立一个强盛的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心中最坚定的信念。

    从乾隆二十四年春天开始,金陵城便陷入了一片繁忙之中。大兴土木,改建扩建,每一处都洋溢着新生的气息。到二十五年秋八月,皇帝寿辰之际,这座古城已经焕然一新,仿佛穿上了一袭华丽的衣裳,迎接着新时代的到来。

    走在金陵城的主干道上,李清歌不禁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宽阔的大道,足以容纳十车并行,一眼望不到边际。道路两旁的路灯璀璨夺目,如同白昼一般照亮了夜色。绿化带绵延不绝,绿树成荫,花香扑鼻,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都市之中。这样的景象,让她不禁想起了前世的繁华都市,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原本,李清歌计划用柏油铺路,以改善交通状况。然而,凭借系统的奖励,她意外获得了一个超级大油田。沥青作为石油的副产品,比柏油更加优质,寿命也更长。于是,她毅然决定全部升级,将废物变成了宝贝。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道路的质量,更为金陵城增添了一抹现代都市的风采。

    在都城的现代化建设中,沥青路只是其中的点缀,各个区的中央商务区(cbd)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每个区的cbd都集金融、商贸、酒店、购物、娱乐于一体,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综合体。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居民们穿梭其间,享受着现代购物的便利与乐趣。这样的景象,让李清歌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然而,最受益的并不是居民,也不是税府,而是那些帮助李清歌开疆拓土、建立大炎国的功臣们。在古代,开国功臣往往被封为国公、侯、伯,甚至死后还能被追赠王爵,配享太庙。但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的人往往不得善终。像汉高祖、明太祖,几乎都杀尽了昔日的功臣。

    李清歌深知这一历史教训,因此在建立国家后,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虽然没有废除爵制,但严格控制了爵位的数量,以防止大地主、大贵族的势力过大,给后世留下祸患。除了刘墉、苏小梅等少数人被封为侯爵、伯爵外,其他人都没有晋封。但是,李清歌并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她虽然很少赐爵,但给功臣们的荣华富贵却一点也不少。

    这些功臣们分到的土地都是上乘的,肥沃而广阔,足以让他们后世子孙衣食无忧。而且,他们还被赐予了核心地段商业地产的股权,可以传世无穷。这样的赏赐,既公平又不吝啬,让人们都称赞李清歌的慷慨与智慧。功臣们也非常高兴,认为这样的赏赐最妙,免得招来嫉恨。

    除了道路和cbd外,房屋的改造、水电燃气的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国企蓬勃发展的同时,私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大炎国的首批私企大多是由旧地主转化而来的。李清歌收缴了他们的土地,铲除了地主、士绅的势力,但对于那些名声好、没有欺压百姓且积极配合改革的地主,她只是收回了土地,却保留了他们的财富。

    这些地主大多有文化、有见识、善于钻研。看到大炎国的巨大变化,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纷纷出钱响应改革,建厂兴税。他们的加入,为大炎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清歌还改革了官制,设立了年终奖来激励官员们的政绩。她深知,官员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她通过设立年终奖的方式,鼓励官员们努力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举措,得到了官员们的热烈响应与积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