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快跑。”
反应过来的萧禧,一边踢马逃跑,一边提醒萧革。
“还想跑?”
高遵裕不屑地冷哼一声,自己瞄准萧禧的马儿,同时吩咐身旁的李宪,“打掉萧革的马儿。”
“诺。”
“碰碰碰。”
吁吁吁。
连续几声枪响,萧禧和萧革马匹被放倒,发出阵阵惨叫。
二人一起栽落马下。
“走,杀出去,不要放走一个!”
高遵裕带头高呼,率先从马肚子下面钻出临时围起来的马墙。
骑上一匹马,就快速去追那些逃跑的辽军。
李宪和持枪的蔡撩也不甘落后,钻出马营骑上一匹马儿就去追逃兵。
程颐犹豫了一下,没有去追。
“程大人,赶紧拿枪去追敌人呀!不能让敌人逃回去搬救兵!”
“是啊是啊,如果他们搬来大军,那我们就完了。”
随从们纷纷提醒程颐。
“这里总得有人看守啊!”
程颐迟疑道,“不然他们有人杀回来,这里一把枪都没有,那我们岂不是都要成为案板上的肉了?”
“还是程大人想的远,还是程大人想得远。”
随从们对程颐这个书生的反应佩服不已。
果然。
后面一些辽军,因为在平原旷野开阔的地方,后面的追兵凭借手枪优势,老远就可以飞奔着直接干掉他们。
眼见自己逃不掉,又杀回来准备捉拿宋人做人质。
刚好被程颐逮个正着,开枪也越来越娴熟,基本是一枪一个。
经历大半个时辰的追逐,追上来的117骑辽军。
被干掉41人。
剩下76人,全部老实举白旗(举手丢弓箭和刀)投降。
这一战。
宋人出战的,实际上只有4个人。
剩下都是打杂捆人,收缴武器和补刀,确保那些被打中的辽人死透。
4人杀得辽军117骑(ji)骑兵胆战心惊。
萧禧差点没吓尿。
“不好意思,萧大人,你又落到我们手里了!”
李宪胜利归来,一脸戏谑的看着手脚已经被绑好的萧禧调侃。
“这回是你主动送上门,而且是不讲武德袭击我们。”
高遵裕面色阴冷地道,“不要指望我大宋再放了你!”
“对对对,襄开大运河刚好还缺人手;主动送上门来的外邦劳动力更不能浪费。”
“杨参政的百万蛮子劳动力大军,我们今日已经提前帮他迈出一小步。”
“哈哈哈哈,以后都是一家的,没有什么蛮子和外邦;只有有罪的罪犯和没罪的守法公民。”
“对对对,以后都是一家的。哈哈哈哈……”
三十几名汉人,对着七十几名已经捆好手脚的辽军,尽情地嘲讽和鄙视。
宋人什么时候如此霸气了?
软趴趴的宋人怎么可以变得如此硬朗?
很多辽军都想不通。
萧禧想不通。
萧革更想不通。
但是想想他们那个神奇的碾压他们弓箭的隔空杀人神器。
又好像都能想通了。
要是这东西有很多。
马他们辽人再凶,也都只能如狼被人猎杀一般;被无情地蹂躏和碾压。
想到这里。
辽军一个个面如死灰,心中乌云密布。
“程大人,你们那个杀人神器是什么?为何有如此厉害的神器?”
萧禧不甘地看向比较温和的程颐问。
“这是萨满对你们辽人的惩罚之箭。”
李宪板着脸一本正经道,“萨满早就对你们不满了,专门给我们送来神器惩罚你们辽国人。”
“对对对,这就是萨满给的你们辽国的惩罚之箭。”
汉人随从们一阵坏笑道。
辽人不是傻子,没有人在心中真信。
反倒是有些生气又无奈。
他们信仰的萨满,竟然被低贱的中原人拿来如此开玩笑!
“禧,你害苦我也!”
萧革痛苦地对萧禧道,“你先前前往大宋中原谈判,定然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
如今带着我一起来跳火坑。
你的心也太坏了。
枉我平日将你当兄弟!
最后你就将我当冤大头!”
“我也不知道他们有如此恐怖的神器。”
萧禧万分懊恼道,“我要知道肯定不会来招惹他们,并且一定会第一时间上报我大辽朝廷。
怎么可能二次把自己送上门!”
李宪,高遵裕,和二程等人没管这些辽人俘虏的感受,收拢羊和马儿。
将41名辽人尸体拖到一边就地随意刮点土掩埋。
然后就带着这七十几名辽军战俘,他们新带来的100余匹马和300名西夏女仆,开开心心地加速南归。
“哈哈哈,这一趟收获不错。”
“嗯嗯。走都走了,他们又还送来100多匹马和70多名挖掘襄开大运河的劳动力。”
“哈哈哈哈……”
宋使随从们欢喜不已。
“也幸得是有杨参政给的枪,不然我们就要交代在辽国人手中了。”
程颐一阵后怕地庆幸。
“对对对,是杨参政救了我们。”
“杨参政真是奇人。”
李宪和高遵裕也纷纷认同。
提起杨参政,众人脸上瞬间升起无尽的崇敬。
“如此看来。接下来对辽国的战争。”
程颢憧憬道,“或许也不会死太多人。”
“那是肯定的。”
高遵裕笃定地道,“至少我们汉人肯定不会死很多。”
“嗯嗯嗯。”
李宪认同道,“我们4杆枪能打败他们100多骑兵,加上杨参政的其他枪;以及如今大宋兵工厂正在赶制的土枪。
杀辽狗真的已经如同杀狗。”
“今天我们的胜利也有侥幸的原因。”
程颐却是并没有那么骄傲,“他们并不知道枪的深浅。
一开始被我们打倒十几人,直接吓懵了。
以为这是什么神器。
全都只知道逃命。
如果他们不逃,而是一拥而上。
我们4杆枪,根本没可能对付他们100多人。”
“对对对。”
程颢和多数随从,纷纷表示认同。
“哈哈哈,”
高遵裕大笑道,“这就叫天要亡辽,让他们想都想不到。”
“是高将军的战术指挥得当。”
李宪恭维道。
“对对对,是高将军的战术指挥得当。”
随从们又是佩服,又是恭维。
在欢歌笑语中南归。
高遵裕享受众人追捧的同时,却是在心中暗自得意:
“哪是什么战术指挥得当?
我只是想起第1次被杨参政一枪打碎我头顶上的花瓶那个吓傻的感觉,笃定辽人也会被一顿开枪猛杀吓傻;然后赌对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