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防震要求
作者:流泉洗砚   重回1975:材料王国最新章节     
    万不得已之下,莫铮只能手写了一张纸条,悄悄递给徐端颐……

    徐端颐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字:莫谈光刻机的娇贵,多谈光刻机防震要求,尤其是不适合在地震带上生产……

    “光刻机的各种极限使用环境中,对防震的要求更为严苛,光刻机的生产和工作环境中,震动幅度不能超过±2微米,否则,很难保证加工精度和良品率!所以晶圆厂的选址,还是尽量不要选在地震风险较大的地震带上……”徐端颐虽然不知道莫铮真正的意图,但还是开始大谈特谈光刻机的防震要求。

    老实巴交的徐端颐,又哪里知道,莫铮有意引导他说的这一句话,矛头直指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日本和东南某省……

    “徐先生,你的意思,不管是光刻机还是晶圆厂,都不适宜建在有地震风险的地震带上?”一个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商务代表,一眼发现了其中的玄机,当然不会错过这种攻击日本竞争对手的机会。

    “原则上是这样的!”徐端颐有些心虚的点点头说道。

    “谬论!光刻机和晶圆厂的生产环境虽然有严苛的防震要求,但跟是不是处在地震带上有什么关系?地震带也不是每天都会有震动……”前几天刚被打脸的东京电子商务代表小岛正雄,又不甘心的质疑起来。

    “当然,凡事无绝对!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而已,毕竟超过2微米的震动,就会影响到光刻机的加工精度嘛……”徐端颐解释道。

    “不…不,你这是在暗示,日本本土不适宜建设晶圆厂!”小岛正雄愚蠢的给徐端颐扣起了大帽子。

    “我没有,我只是在讨论GK-3型半自动光刻机的工作环境……众所周知,集成电路的生产过程极其复杂,需要通过反复多次的光刻工艺,在半导体晶体表面的介质层上,开凿各种掺杂窗口、电极接触孔,并在导电层上刻蚀金属互连图形,这样繁琐复杂的生产工艺,需要极为稳定的无尘工作环境,仅此而已!”徐端颐这才明白莫铮纸条里的用意,但他当然不会承认这一切。

    小岛正雄冷哼一声,没有再说什么,他也很快明白,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只能加深别人的刻板印象,三人成虎,最终投资商真的会认为地震带上,不适宜建设晶圆厂……

    为期半个月的巴黎工业博览会很快落幕,华清大学开发的这款GK-3型半自动光刻机收获了不少的赞誉,但也仅仅只是赞誉,没能拿到任何订单,连采购意向都没有达成。

    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本来就没中国人什么事,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人会主动让位,把你请到餐桌上,想要入席,需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击败挡在你前面的对手!

    “莫铮,我代表GK-3型半自动光刻机项目组所有的成员,谢谢您专程赶到巴黎,为我们挽回了颜面,课题组七年的心血才没有白费,要是被人当成数据造假的骗子,我无颜面对那些为了光刻机项目,日以继夜拼命的技术人员……”回国的前一天,在领事馆的送别宴会上,徐端颐端起酒杯,颇为感慨的说道。

    “徐教授,您多虑了!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是因为GK-3型半自动光刻机的技术过硬,跟我没有关系,我相信,假以时日,你们一定能够研制出全球领先的光刻机,发展自己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莫铮也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微笑着宽慰道。

    “莫总,可能没有假以时日了!GK-3型半自动光刻机拿不到订单,课题组得不到后续的研发经费,很有可能会就地解散,说实话,来巴黎参展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注定是一个无比悲壮的历程,没有研究经费,没有技术储备,拿不到订单……课题组的数百名技术人员,用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方式,证明了我们能行,这就已经够了!”徐端颐的眼中,隐隐有泪花闪现……

    “不会的,我以我的人格担保!就算拿不到订单,相关部门无力再提供经费,我也会竭尽所能的帮你保住光刻机项目,只要你们不放弃,我愿意以个人名义,一直给你们提供研究经费!”徐端颐这番话听的莫铮也有些上头,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唉…谈何容易!莫总,您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光刻机的研发就像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永远在投入,却看不到一丝回报……”徐端颐长叹一声说道。

    莫铮拍了拍徐端颐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前世他连听都没听过中国早在七十年代,就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K-3型半自动光刻机,那么很有可能,这个项目最终因为没有研究经费,被放弃了。

    这注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和运十项目一样,你无法用几十年之后的眼光,来判断这件事的对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中国,不管是从财政负担还是基础工业水平,都无力承担光刻机和大飞机这样的项目研发。

    “就在昨天,有国外的研究机构找到我,他们开出的条件相当诱人,除了丰厚的薪水,他们还愿意为我打造一个全球一流的实验室,莫总,你知道吗?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一点心动了,不是冲着丰厚的薪水,而是可以敞开着使用的研究经费……”不知道为什么,徐端颐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里有一丝痛苦之色。

    “徐教授,国外可能物质条件更好,但留在国内也有国内的好处……各有千秋吧!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莫铮略一沉吟之后,有些出人意料的说道。

    “各有千秋?“”徐端颐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莫铮。

    他心里其实并非真的想出国,发两句牢骚倒倒苦水而已,要不然按照国外研究机构的意思,悄悄离开代表团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