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宝珠嫁到崔家的这段日子,赵原青也没闲着,她做了一件事,就是帮上辈子的好朋友贺婵铃解决了她的婚事。
贺婵铃的家庭比较复杂,他父亲贺峰驻守在西北,母亲黄氏却被婆母欧阳氏留在京中,而贺婵铃和哥哥贺津一起跟着父亲在西北,一家四口常年分离。
贺峰不能没女人伺候,所以欧阳氏让妾室董氏跟着去了西北,这董氏跟贺峰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也生有一双儿女。
欧阳氏的心思一看便知,故意将黄氏这个正室留在京中许多年,去撮合那董氏和贺津,就因为董氏是欧阳氏妹妹的女儿。
黄氏有苦不能言,她也想去西北和儿女团聚,可欧阳氏拿孝道的大帽子压着她,贺津也对她不喜,只能留在京中。
儿女都在西北,跟着董氏过活,黄氏不但不能找由头折腾她,还得乖乖将府中的出息按时给她送去,生怕她磋磨自己的儿女。
黄氏虽然留在京中,可府里还有小叔子,府中中馈是弟妹林氏负责,她一点都插不上手,硬是被架空的毫无权利,只比个嬷嬷强一些罢了。
久而久之,黄氏也歇了争权夺利和讨好男人的心思,只盼着一双儿女的婚事能顺利些,将来不要像自己一样苦。
黄氏平日里鲜少出门,交际的事多交给欧阳氏和林氏,她自己对京中子弟不甚熟悉,所以给贺婵铃相看郎君的事情便落在了欧阳氏和林氏手中。
这天,欧阳氏将黄氏和贺婵铃叫去,告诉他们,已经给贺婵铃挑好了一个郎君,就是太府少卿秦齐海的嫡次子秦达,而秦家也对贺婵铃很是满意,过几日挑个良辰吉日就可以换庚帖了。
黄氏大惊,“娘,我和婵铃从未听说过这位秦公子,也没有相看过,如何就要定亲了?”
欧阳氏不耐烦的说道,“你整日里在家里待着,到哪里去听说秦公子?”
黄氏喏喏道,“还不是娘你说,不用我出去,只要弟妹一个人就够了。”
欧阳氏将拐杖狠狠一墩,咚的一声,“好了!”
黄氏闭上了嘴巴。
“我不让你出去,还不是因为你嘴笨不会说话,你若是有林氏一分口才,我天天带你出去!”
林氏捂嘴一笑,“嫂子,你就放心好了,秦公子是太府少卿的嫡次子,人长得白净周正,读书好性子好,我特特打听了的,正合婵铃的心意。”
听着是不错,可黄氏没见到人,是万万不肯答应的,她不想女儿再步自己的后尘。
“弟妹,我知道你好心,但此人我从未见过,真是不放心。”
林氏瞥了欧阳氏一眼,欧阳氏眼神复杂,说道,“我知道你心疼婵铃,罢了罢了,我去找秦家那边说说,找个机会让你们见一面。”
黄氏高兴道,“谢谢娘。”
回了屋子,黄氏将这个消息告诉贺婵铃,贺婵铃噘嘴道,“娘,算了,我现在已经不想嫁读书人了。”
黄氏惊道,“为何?你不是说不喜欢那些练武的汉子们,只喜欢读书人吗?”
“那是以前,回京这些时日,我接触了一些读书人,觉得他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净干些脏兮兮的事,还不如那些武人来的直接,所以我不想嫁了。”
“这位秦公子与那些普通的读书人不同,先相看了再做决定吧。”
“好吧。”
欧阳氏和林氏很快安排了相看,就在永乐坊的荷花坞,黄氏几人坐在前面,贺婵铃在屏风后面,秦达来拜见他们。
黄氏看完之后很满意,确实翩翩佳公子一个,长得好,文采好,礼仪也好,对黄氏十分恭敬。
贺婵铃也很满意,少女都喜欢美貌的少年郎,秦达长得好,贺婵铃一看脸就红了。
屏风是樟木雕刻的,恰好有一条长长的镂空,少年郎含笑的眼睛沿着缝隙寻觅,望入了少女圆睁的杏眼中,少女微红了脸,撇开了头,但又很快看回来,两双眼睛对视一会儿,少女先顶不住,再次含羞的撇开了。
秦达勾起嘴角,微眯了眯眼。
这场会面,双方都十分满意,回家后,欧阳氏又催着换庚帖,黄氏终于同意了,将贺婵铃的八字写好,拿给了林氏,换回了秦达的庚帖。
贺婵铃和秦达的年纪都不小了,成亲时间就定在三个月后。
赵原青也听说了这件事,她皱眉想,上辈子贺婵铃嫁的不是秦达,而是中郎将的次子,刚成亲那人就死了,贺婵铃给他守了一辈子寡,这辈子怎么变了?
贺婵铃和赵原青年纪相仿,从小一起长大,后来贺婵铃去了西北,他们联系才少了,但贺婵铃人很好,赵原青不想她出岔子。
赵原青恍惚记得,上辈子贺婵铃出嫁之后,她那二叔就高升了,她母亲黄氏后来去了西北,可惜刚到那里没多久就去世了,只剩下贺婵铃孤零零一个人。
重生带给赵原青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凡事多想几步,把人想的坏一些。
听说这门亲事是林氏张罗的,从四品文官的嫡次子,这么好的条件,林氏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女儿嫁呢?她的女儿可是和贺婵铃同岁,也没有定亲呢!
一定有古怪,不行,得去查一查。
赵原青将门客冯彦叫来,“你去打听打听秦齐海的次子秦达,越详细越好,顺便将秦家的事情也打听打听。”
“是,公主。”
冯彦以前是做斥候的,打听消息不在话下,他先到街上转了一圈,秦家的风评很正常,唯一有点异常的,就是秦家的三个儿媳妇都不爱出门。
秦齐海有四个儿子,两个嫡子,两个庶子,除了嫡次子秦达外,其他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但听说秦家家规比较严,儿媳妇不常出来走动。
尤其嫡长子秦猛的媳妇常年卧病,自打成婚后,就极少出来。
冯彦一听就觉得怪,一个儿媳妇不出来也就罢了,哪有三个儿媳妇都不出来的?文官最讲究夫人的交际了,没有夫人的转圜,秦家的官位能坐得稳?
冯彦有些武功,爬墙偷听都不在话下,秦家都是文人,只有几个粗壮的护院,根本拦不住他。
于是,天黑后,冯彦就翻进了秦家,偷听了一夜的墙角。
三日后,冯彦来回复赵原青了,“公主,秦家有问题。”
“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