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内书房议事
作者:爱吃枸杞黑豆   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最新章节     
    王奉从内书房出来以后,便带领着几个小太监,一路向着紫禁城左顺门外东南角文渊阁的方向小跑而去。

    文渊阁内,内阁首辅方从哲,次辅韩爌、刘一憬正在办公,王奉带着小太监们直接来到门口高声道:“陛下有旨,内阁诸臣速速前来接旨!”

    方从哲、韩爌、刘一憬三人听到门口王奉的喊声,急忙放下手中的事务,脚步匆匆来到大门口,率领内阁的人一起跪拜道:“臣等恭聆圣谕。”

    王奉看了一眼跪拜在地的众人,高声道:“陛下有旨,召内阁大臣速速前往乾清宫内书房觐见。”

    方从哲等人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说罢,他们迅速起身,神色微凝。

    方从哲微微整了整衣冠,冲着王奉一礼道:“敢问王公公,不知陛下有何要事传召我等?”

    王奉还礼道:“方大人,陛下急召内阁大臣、六部尚书、都察院御史以及钦天监等官员等进宫议事,具体事宜咱家也不知晓。咱家还要前往六部、都察院以及钦天监宣旨,便先告辞了。诸位大人,陛下急召,还望速速前往乾清宫,莫要耽搁。”说罢,王奉再次冲着方从哲,韩爌,刘一憬三人行了一礼,然后留下一个小太监为几人领路,便转身匆匆离去。

    王奉走后,方从哲转身冲着韩爌、刘一憬二人道:“陛下既如此急切,我等当立即前往。韩大人、刘大人,吾等这便准备出发吧。” 韩爌与刘一璟点头应是。

    于是,方从哲三人迅速回到内阁整理仪容仪表,然后坐上轿子,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前往乾清宫。

    王奉则率领小太监们,马不停蹄地出了皇城,来到千步廊东六部所在之地。

    到达六部衙门时,王奉依次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门口声音洪亮,高声宣旨:“陛下有旨,宣各部尚书速速前往乾清宫内书房觐见。”

    六部尚书闻言,急忙放下手中事务,带领属官前往门口领旨。领旨谢恩后,六部尚书便匆匆整衣,乘坐轿子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前往乾清宫。

    接着,王奉又来到午门外的都察院。在都察院门口,他大声喊道:“陛下有旨,召都察院左都御史速速前往乾清宫觐见。”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接旨后不敢怠慢,立刻整装,跟随在小太监身后出发。

    最后,王奉来到千步廊东、鸿胪寺南的钦天监。钦天监官员们正在观测天象,听到王奉传旨,连忙放下手中器具。

    王奉宣旨道:“陛下令钦天监官员即刻前往乾清宫觐见。”

    钦天监官员们跪地领旨谢恩。钦天监监正(正五品)、监副(正六品)也迅速整理仪容,跟随在王奉身后前往乾清宫。

    一时间,京城这几个衙门纷纷行动起来,众人皆朝着乾清宫赶去,心中揣测着陛下此次召集众人所为何事。

    而皇宫中的朱由校,则在内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思索着。

    ......

    不一会儿,众官员便在乾清宫内书房外集合。内阁首辅方从哲见人到齐了,便率领次辅韩爌、刘一憬等一众官员来到了内书房冲着朱由校拜见道:“臣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道:“都起来吧。”

    随即朱由校转身坐到龙椅上,面色阴沉,缓缓开口道:“朕今日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有事情要问问尔等。

    几日前,朕收到一份密疏,上面说淮北地区、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爆发大饥荒。

    朕为了确保这消息的真实性,几日前,便派锦衣卫、东厂秘密前往这些地区核查。

    今日得到消息回传,证明此密疏所写信息属实。而朕还曾派沈荫和王安前往六科廊户科的户科档案室查阅近三年有关于灾情的相关题本,结果你们猜猜是什么结果?嗯?”

    朱由校说到这儿,眼神淡漠的扫视了一圈站立的诸位大臣,然后继续说道:“经王安和沈荫查询,这六科廊户科的档案室,近三年内竟然没有任何一道有关于大明灾情的相关题本!朕想问问诸位爱卿,大明是真的风调雨顺么?还是有人从中作梗,蒙蔽朕的视听?嗯?!”

    方从哲等诸位大臣被朱由校这淡漠的一眼看的脊背发凉,当听到朱由校最后的话后,心中皆是一凛,纷纷跪拜道:“陛下息怒,臣等不敢。”

    “哼!不敢?尔等还有不敢干的事情?钦天监监正杨汝常何在?”朱由校冷哼一声略带嘲讽的道。

    只见人群中一位身穿红色官袍,官袍上绣有云雁等图案的老者,慌忙跪着往前挪了两步叩首道:“陛下,臣在。”

    朱由校目光凌厉地盯着杨汝常道:“杨汝常!朕来问你,淮北地区、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爆发大饥荒,天象可有异常?

    你在钦天监任职已经历经三朝,如今身为钦天监监正,观测天象的经验丰富,想必这些天象的变化瞒不过你的眼睛吧?嗯?!朕要你如实禀报,若有隐瞒,朕定不轻饶。”

    杨汝常微微颤抖着回道:“启禀皇上,前段时日,臣身体抱恙,精力虽有不佳,但臣等日夜观测天象,确实没有发现淮北地区、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大饥荒的相关的异常天象。”

    说完这句话,杨汝常舔了舔嘴唇继续道:“皇上,天象变化万千,臣等虽殚精竭虑,亦不敢保证无丝毫疏漏之处。皇上圣明,臣等定当加倍勤勉,继续观测,若有任何异动,定当立即奏报皇上,不敢有半分隐瞒。望皇上明鉴。”

    朱由校皱着眉头,语气嘲讽的道:“当真没有异常?朕听闻民间有诸多传言,说每逢大灾,必有天象示警,难道都是无中生有?”

    杨汝常额头冒汗,道:“陛下,民间传言不可轻信。钦天监观测天象乃是依据古法,严谨细致,臣等目前确实没有发现异常天象。不过臣等会更加勤勉,密切关注天象变化。”

    “呵呵,好一个天象变化万千,民间传言不可轻信啊。”朱由校冷冷一笑道,随即不再理会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杨汝常,继续冲着人群中问道:“都察院的人何在?”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赵南星,拜见皇上。”赵南星赶紧往前跪着挪了两步叩首道。

    “赵南星,赵爱卿,都察院有十三道监察御史,他们负责察纠朝廷内外百司,凡是大明各地衙门的政事得失、军民利病、仓库钱粮等一切地方事务,都在其监察范围之内。

    朕想问问,他们难道就没有观察到这些地方的灾情么?他们就没有上报过有关于灾情的消息么?还是说他们看到这些地方的灾情却选择和地方官府勾结,一起隐瞒不报,难道这些御史都是一些尸位素餐之辈?亦或者如今忙着行蝇营狗苟之事,却忘记了他们自己的职责?嗯?!”

    赵南星被吓的再次磕头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然后赵南星急忙抬头道:“皇上,臣即刻彻查此事。十三道监察御史身负监察之责,若有失职瞒报之举,臣等定当严惩不贷。臣必当督促御史们勤勉履职,若有勾结地方官府之行为,绝不姑息。臣等会尽快查明真相,给皇上一个交代。”

    朱由校面色阴沉,道:“好好好,朕给你时间去查,若查不出个结果,你难辞其咎,到时候就不要怪朕了。

    朕要的是能为百姓谋福祉的官员,而不是一群只知道蝇营狗苟、中饱私囊、尸位素餐之人。”

    赵南星赶忙应道:“臣谨遵陛下圣谕,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期望。”

    “哼,尔等的罪责以后再议,如今当务之急是议一议如何应对此次淮北地区、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爆发的大饥荒。不知尔等有何良策以解百姓之困,安国家之局?”朱由校冷冷的说道。

    内阁首辅方从哲率先说道:“启禀皇上,当务之急是派遣清正之臣前往淮北地区、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彻查此事,严惩那些不作为的贪腐之官员,以正朝纲。

    在派遣得力官员前往这些地区,实地勘察灾情,组织救灾事宜,发放赈灾粮款,修缮房屋以供百姓安居,以此来安抚百姓。同时,可下令工部组织人力修缮被损毁的水利设施,以防灾情进一步扩大。”

    吏部尚书周嘉谟道:“陛下,臣以为可从朝中选派刚正不阿、能力出众之官员前往灾区,一方面整顿吏治,另一方面组织救灾,恢复生产。”

    户部尚书李汝华接着说道:“皇上,臣以为需紧急调拨库银及粮食运往灾区,以解燃眉之急。但赈灾所需物资庞大,目前国库空虚,还需从长计议后续的财政支持之策。”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是明万历朝大臣。在户部任职时间很久,对国家财政、边储等大政方针的措施都起到很大作用,曾任户部左侍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擢升为尚书,一直任职到现在。历史中,天启元年(1621 年),李汝华得病请求辞官归乡获准,加太子太保,不久病逝,谥恭敏。

    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南星言辞恳切道:“皇上,此次灾情严重,臣恳请皇上严查各级官员在赈灾过程中的贪腐行为,确保救灾物资真正落实到百姓手中。同时,可派遣御史前往灾区监督救灾工作。”

    钦天监杨汝常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臣等虽无法直接解决灾情,但可继续观测天象,为陛下提供一些参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其他灾害。”

    朱由校听着众人之言,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就依众卿所言。

    吏部速速选派合适官员前往这些受灾地区救灾;都察院派人严查贪腐;工部速速组织人力修缮水利设施;户部全力筹措赈灾物资;钦天监继续观测天象,寻求应对之策。若有懈怠,严惩不贷。速速下去安排吧。”

    方从哲等一众臣齐声应道:“是,皇上,臣等遵旨。” 随后纷纷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