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工分
作者:酷美人   回到六零养拖油瓶最新章节     
    “那也挺好的,”楚丹一脸羡慕,还有遗憾:“早知道我也去了。”

    只恨她先前没想到福利待遇这么好。

    楚红哭笑不得:“咱们村有一个赤脚医生就足够了。”

    “不过你也确实可以跟着阿妈学着点,以后嫁人了,就能去争当赤脚医生。”

    吴秀轻咳一声,给她们泼冷水:“我们这一批去培训的人,一开始是一百二十多人,有不认识生僻字的,记性不好的,都辞退了。”

    “顺利毕业的也就只有五十多个人而已。”

    “像岭中村的就被辞退了,以后他们村要是有人不舒服,就要到我这,或者是岭上村去看病。”

    谁让小女儿说的这么轻松,好像自己这工作很容易,没有难度一般。

    她不要面子的啊。

    听到她这话,楚红立马反应过来,一脸震惊的看着她:“天啊,原来这么难啊?不愧是我妈,就是厉害。”

    没办法,谁让她是自己亲妈呢,就得哄着,捧着。

    宋支书眼里,自己媳妇本来就是千好万好的,真心实意的道:“你们阿妈本来就聪慧,上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对于他来说,吴秀曾经是遥不可及,没想到动乱之下,反而让自己美梦成真。

    所以这辈子,哪怕两人没有儿子,他也不觉得遗憾。

    就像是此刻,他看着她的时候,眼里有光。

    楚红莫名觉得有点撑,很久没吃过狗粮了,猛地就来一大把,太可恶了。

    楚丹已经习惯了父母撒狗粮,完全无视,反而关心的问:“你们回来的时候,有没有顺道去看大姐啊?”

    先前大姐回娘家三天,就被大姐夫好声好气的接回家。

    那之后,就一个月没回来了。

    可前儿顾辞悄悄送了些米粮过来,还给他们带了个消息,听到苏家妯娌吵架。

    宋支书担心大女儿对自己,有些话不好说,今儿去接吴秀的时候,还对她们说了,他们可能会晚点回来,要顺道去看看大姐。

    宋支书听到这话,眼神一闪,有些心虚:“我们急着回来,倒是忘记去看你们大姐了。”

    事实上,是夫妻俩一路说话,才会忘记的。

    吴秀也一本正经:“对,主要是带回来的东西太多,准备明儿再去。”

    我信你个鬼哦。

    楚红脑子里就浮现出:夫妻是真爱,女儿们都是意外。

    “明儿不行。”一直不吭声的宋老娘温和的道:“伟良家明儿娶亲,你们也得去搭把手。”

    前些年粮食困难,婚嫁是很简单的,都不用请客,新娘子包裹一卷就能过门,亲朋好友来凑个热闹,也不会留下吃饭,吃点瓜子花生就算是结婚了。

    这两年,他们南方这边风调雨顺,都能吃个七八分饱。

    能干点的,勤快点的,还能攒下点钱。

    现在结婚又都讲究起家具凑个三十六条腿,富裕点的都能凑出七十二条腿。

    也会请人去吃一顿。

    肯定不会拖家带口,每家也就去一个人。

    特别是宋支书,不管是哪家有红白事,都是要请他们夫妻去坐席的。

    他们到场,办事的人家会觉得有面子,也会更感激他。

    宋支书也不会错过收拢人心机会,立马改口:“那后儿再去。”

    楚红忍不住提醒他:“后儿该结工分,分粗粮了。”

    现在夏收后,秋收后,都交了公粮,就已经分过两回。

    前面两次预分,均按估产分配。

    现在还有些玉米豆子之类,还要把全年应分的实物和现金,按人七劳三,根据总收入换算成分值。

    工分多的人家分粮分钱,缺工分人家就得交钱分粮。

    这些天她就和队长记分员们在忙这事,现在总算是忙的差不多了。

    每个十工分能挣一毛钱左右,按着三千工分算,只有三十块钱。

    也就是一个人,一年到头除了粮食以外,就只能挣三十块钱。

    这还算是年景好,据说八九年前,一分钱都分不到,人均能分到百斤小麦或者是百斤稻谷就算好的。

    反正楚红算账后,是真不想种田了。

    因为他们家工分不够,一家子六口人,只有爷爷和宋支书工分够,她们四个一天就只有四五个工分。

    综合起来,估计一分钱都没得分。

    她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得抓紧搞副业。

    要不然就只有自家吃的细皮嫩肉,肤色红润,也会让人心生怨恨。

    养鸭子批条也下来了,不过要等明年农历二月底才能去拉鸭苗。

    宋支书也回过神,想起这事,就点头:“这是要紧事,尽快办。”

    又低声道:“有几家都是壮劳力,估计粮食有点多,等下我们私底下去问问,趁机多买点。”

    经历过荒年,现在大家都是会多备着点粮食。

    都信奉:手里有余粮,心里不慌。

    在边上抽旱烟不吭声的宋爷爷一锤定音:“等吃了晚饭,我和你就去走动一下,趁早买来也好安心。”

    楚红提醒他们:“顾辞先前给了我五十块钱,让我趁机帮着买些米面。”

    楚老他们来的晚,只能分到番薯,玉米这样的粗粮。

    七个人也就只有五百多斤。

    那肯定是不够他们吃的。

    顾辞隔三岔五背一些米面来。

    都是从黑市,还有岭头村人家里悄悄买来的。

    这路途遥远,就想让楚红从村里多买些。

    等到第二天中午,楚红和楚丹也去看热闹。

    新郎是借了楚红家的自行车,把新娘带回家的。

    新郎穿着军绿色的棉袄,新娘穿着红色新棉袄,后面牛车上还有新打的衣柜,八仙桌,写字台,箱子凳子,凑齐三十六条腿,也算是很风光的婚礼了。

    在大家兴奋的起哄声中,新郎和新娘进了门,两人那脸都红的像是猴子屁股一般,在宋支书的面前朗诵语录,就算是结婚仪式了。

    新婆婆还拎着个红布袋,给外面这些看热闹的人每人抓两把瓜子花生喜糖。

    当然,每一把最多只有一粒硬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