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恋军权贾瑞起淫心
作者:庖丁解梦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前文我们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文中,王熙凤隐射的就是掌兵权之人,都是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

    后文再出现王熙凤时,我们再加以验证,只有经得起每一次出场的考验,才能说明破解的结果是正确的,而不是只凭一些片面的信息,做出牵强附会的判断。

    再由顽童闹学堂一回,从辽东的一系列战事中,可以得出一些结论,贾瑞隐射的分别是杨镐,袁应泰,王化贞等几人,我们总结一下他们三人的共同特点。

    首先他们都是文官,杨镐和袁应泰是辽东经略,王化贞是辽东巡抚,而且后两位都是东林党。

    贾瑞看上凤姐,就是隐喻这些文官看上了王熙凤手里的军权。

    再加上当时原文里写的:

    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又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将学中之事,又命贾瑞暂且管理。

    从这一段可以推断,贾代儒在此隐射的是袁应泰的前任辽东经略熊廷弼。

    那段历史里,熊廷弼曾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时,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

    熊廷弼总结萨尔浒之战失败的教训,采取的战略措施是:督促士兵打造战车,置办火器,开挖战濠,修筑城墙,做御敌守城的准备。

    他的命令坚决,有法必行,几个月下来,守备大为牢固了。接着他上书明神宗进呈方略:“请召集军队十八万人分布在云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等战略要地,首尾呼应,小的战事各自拒敌防守,大敌来时则互相接应、援助。

    另外再挑选精兵悍将组织游击,乘机出动,攻掠敌人的零散兵马,扰乱他们的耕种和放牧,轮番出击,使敌人疲于奔命,然后瞅准机会再进兵剿敌。”

    简单来说就是死守城寨,相互呼应,骚扰敌人,绝不轻易出击。

    所以在书中贾代儒说贾瑞“自来出门,非禀我不敢擅出,如何昨日私自去了?据此亦该打,何况是撒谎!”

    熊廷弼在任期间,成功阻止了后金的继续进攻。

    但是为何书中说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又命贾瑞暂且管理呢?

    原来熊廷弼得罪了刘国缙、姚宗文等人,遭到他们的弹劾,他毕竟是个儒生,不像王熙凤一样临机多变,只选择了一味地硬刚。

    又逢万历皇帝驾崩,泰昌皇帝继位,他一再请朝廷收缴自己的上方宝剑,罢免自己的官职。

    短短一个月,泰昌帝又驾崩,天启帝继位,天启皇帝决定先调回熊廷弼,留待以后再寻机启用他。朝廷便派袁应泰暂替辽东经略位置,这就是贾瑞了,其实他是东林党派到辽东的代表。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努尔哈赤攻破了沈阳,辽阳,熊廷弼再次任辽东经略。

    袁应泰丢失辽阳后,坐在城楼上,知道大势已去,长叹着对张铨说:“您没有守城的责任,应该快逃走。吾就死在这里了。”遂佩着上方宝剑和官印向京城方向叩拜,自缢而死。

    袁应泰虽然誓死不降,然而他丢失东北战略要地沈阳和辽阳,坐看川浙兵浑河被围,损失数万精兵,其实是要负首要责任的。

    他虽然学了文天祥,只求一死,却与真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相差甚远,所以在书中最多算是个“假天祥。”

    那在风月宝鉴里,写贾瑞看上王熙凤又有什么寓意呢?

    先解一下历史原型,袁应泰本是朝廷文官,却来辽东管理军事,这本身就不是他擅长的。

    外加当时明朝军事体制问题严重,由于卫所军长期务农,装备,军饷,训练都不足,已经没有战斗力了,再加上军官调动时长发生,便渐渐形成了家丁制度。

    将军们平时将资源向自己的家丁倾斜,家丁就代替了军士成为将领战斗力的保障,万一调任别处,还可以带着家丁一起赴任。

    这样也可以避免自己好不容易训练出了一批能打的军士,一纸调令把自己调走,就什么都成了别人的了,相反,自己到哪家丁跟到哪,战斗力始终有保障。

    这种家丁制度其实问题严重,导致明军战斗力大幅度下滑,战时往往一出现不利态势,将领便带着自己的家丁逃跑,丢下普通军士不管,久了普通军士知道将领的习性,往往还没等将领带着家丁跑,自己就先跑了,谁也不傻。

    袁应泰就看到了这种问题,决定解决它,于是他下令各将领交出家丁,由他重新整编,由朝廷统一指挥。

    他的做法似乎是对的,按道理也应该如此,但是实际上大家都不傻,都能看到这事的弊端,但是没人去解决此事,就是因为还没人能有办法解决,实际情况是操作不了的。

    那些将领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家丁,都只是敷衍他一番,找各种理由拖延,就是凤姐骗贾瑞了。

    理由很好找,比如家丁的家属该如何安排!安家银子要发多少!军饷如何保障!职务如何安排!要知道家丁的地位和待遇比普通军士要好很多的,你现在如果让他去当个普通军士,军饷大幅度减少,家丁们一定是不干的。

    可以看看现在的瓦格纳雇佣军,就知道了。

    贾瑞满心期待着手握重兵的时刻,哪知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等来的却是贾蓉,贾蔷。

    贾蓉,就是戎狄,贾蔷,还是戎羌,协议隐射前文已经分析过了。

    袁应泰还没收编各路家丁,后金已经打来了,这时候打起仗来,有些将领就会领着家丁逃了,让你这个经略做美梦去吧,甚至还有投降后金,临阵倒戈的。

    袁应泰死后,东林党又派王化贞赴任辽东巡抚去抓兵权,按理说贾瑞被凤姐耍了一次,应该长个教训了,但是他没有,新来的“贾瑞”王化贞继续幻想手握重兵,还想着主动出击,收腹辽东失地。

    可想而知,一模一样的套路,他以为他能得到凤姐,并成就一番事业,准备调集大军与后金决战。

    熊廷弼多次阻止他,不让他出战,并上书说明情况。可惜王化贞不听,满心想凤姐,还派人招降李永芳,就是那个汉奸。

    他上书说:联系了蒙古林丹汗等部相助,并有内应。

    “我请求给我六万兵,我保证把敌人一举荡平。就是不如意,也一定能做到死伤相等,使敌人一蹶不振,管保它不再成为河西之忧!”

    他一番大话说出,骗得朝廷也相信了他,刚好毛文龙传来镇江大捷,他更是吹嘘大力自己。

    结果在广宁之战中,李永芳成为双面间谍,坑了他一把,祖大寿等辽西军临阵脱逃,被后金打的打败。

    狼狈逃回之后,拼命为自己辩解,这就成了书中的贾瑞被泼了一头粪,回来只说:“天黑了,失脚掉在茅坑里了。”

    贾代儒的那句话放在此处,又是恰如其分:“自来出门,非禀我不敢擅出,如何昨日私自去了?据此亦该打,何况是撒谎!”

    按照作者的逻辑,在书中王熙凤是代王夫人掌兵权的,是管理者。而贾瑞只是暂替贾代儒管理学堂的,也就是说,他其实是个搞教育的。

    现在搞教育的偏偏伸手来抓军权,那结果能好吗?下回就分析一下搞教育的不满足于搞教育,却伸手去夺军权,是如何把荣国府搞败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