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宝玉反怪罪黛玉
作者:庖丁解梦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在林黛玉生气说出宝玉“狠心短命”,又抽身离开之后,事情并未结束。

    原文写:

    这里宝玉悲恸了一回,忽然抬头不见了黛玉,便知黛玉看见他躲开了,自己也觉无味,抖抖土起来,下山寻归旧路,往怡红院来。【甲戌侧批:折得好,誓不写开门见山文字。】

    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很多人都选择了离开往南京去了,这里写宝玉“下山寻归旧路,往怡红院来”就是写的此事。

    可巧【庚辰侧批:哄人字眼。】看见林黛玉在前头走,连忙赶上去,

    这个脂批说明了,黛玉走在前面这句是哄人的,我们知道,其实她并没有往怡红院走,此处只是为了情节需要,让二人相遇,所以脂批提示这里不是真事。

    下面的文章,将要对这一段历史做出评价。

    说道:“你且站住。我知你不理我,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撂开手。”【甲戌侧批:非此三字难留莲步,玉兄之机变如此。】

    黛玉隐射的崇祯,在失去南迁时机,京城即将被包围时,他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或者说失魂落魄。

    所以此处其实是崇祯漫无目的的走来走去,但是事情毕竟还没完,虽然他已经不想理那些大臣们了,还是有一些官员,在执行着最后的例行公事。

    所以下面这段对话,就是崇祯与这些大臣们和大明朝之间最后的日子了,所以宝玉说“从此撂开手”。

    林黛玉回头看见是宝玉,待要不理他,听他说“只说一句话,从此撂开手”,这话里有文章,少不得站住说道:“有一句话,请说来。”

    宝玉笑道:“两句话,说了你听不听?”【甲戌侧批:相离尚远,用此句补空,好近阿颦。】

    这句脂批也非常重要,因为宝玉与黛玉“相离尚远”这种提示,表面上看来似乎并不重要,但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在表面上看起来没必要的地方加批,常常是脂砚斋帮助我们看背面真事的,看宝玉如何说之后,再解此句。

    黛玉听说,回头就走。【庚辰侧批:走得是。】

    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甲戌侧批:自言自语,真是一句话。】

    宝玉的这句“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就有点埋怨黛玉的意思,这是走到绝路时,豁出去了,才敢说黛玉的不是。

    林黛玉听见这话,由不得站住,回头道:“当初怎么样?今日怎么样?”

    宝玉叹道:【甲戌侧批:以下乃答言,非一句话也。】“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

    宝玉所说的话,还是在翻旧账,因为之前黛玉嗔宝玉“狠心短命,”宝玉还在回应这件事,但是在说话之前先表个忠心。

    此处有:【甲戌侧批:我阿颦之恼,玉兄实摸不着,不得不将自幼之苦心实事一诉,方可明心以白今日之故,勿作闲文看。】

    脂批提示的是:这些人不明白黛玉的心事,不得不如此说。

    我们知道此处黛玉是崇祯皇帝,宝玉代表大明朝廷,朝廷官员说的话,就是宝玉说话。

    崇祯此时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而朝廷官员们没有完全摸透他的心事,或者说大部分人没有明白现在应该做什么,所以有这个脂批。

    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

    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庚辰侧批:要紧语。】

    “和气到了”一句,意思清楚,就是到如今这绝境,大家还是希望好聚好散的!

    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庚辰侧批:反派不是。】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庚辰侧批:心事。】

    凤姐姐【甲戌侧批:用此人瞒看官也,瞒颦儿也。心动阿颦在此数句也。一节颇似说辞,玉兄口中却是衷肠话。】

    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

    这是大明朝廷在反派崇祯皇帝的不是,认为他的政策多有失误之处,比如太把薛宝钗代表的满清放在心上,反倒忽略了明朝内部问题。

    其实这就是事后诸葛亮,如果崇祯朝廷一开始就把重心放在内部,忽略了满清的问题,则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悲剧,说到底还是明朝已经衰弱,国力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

    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

    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说着不觉滴下眼泪来。【甲戌侧批:玉兄泪非容易有的。】

    这个宝玉所说的亲兄弟,亲姊妹,很多人会想到贾珠,贾元春,前面我们分析过了,他们与宝玉一样都是隐射大明,虽然是不同身份,但是在背面隐射的是同一个对象。

    所以宝玉说没有亲兄弟,亲姊妹。

    其实不只是朝廷内部的质疑,在朝廷外,李自成的大顺也发布了永昌元年诏书,指责了崇祯朝廷的腐朽。

    宝玉在指责黛玉之前相离尚远,就包括了这件事,因为宝玉代表的整个华夏,也是包含了大顺的。

    说皇帝虽然没有太昏庸,但是朝廷太腐败,官员太贪。

    崇祯帝面对这种情况,心灰意冷,所以后面写:

    黛玉耳内听了这话,眼内见了这形景,心内不觉灰了大半,也不觉滴下泪来,低头不语。

    崇祯皇帝在最后时刻,于三月中旬发布了“罪己诏”。

    诏书上表示愿意承担一切罪责,宣布“皆朕抚御失宜,诚感未孚”,“己实不德,人则何尤?”

    声称加派的新旧饷项全部停止。同时宣布“除李自成罪在不赦外,……他如文伪职牛金星、喻上猷;武伪职刘宗敏、罗戴恩等皆朕之臣子,如乃心王室,伺隙反正,朕亦何忍弃之,悉赦其罪,令复官职。”

    巩永固等明白人向崇祯提议,为保万一,不妨马上将三子定王,四子永王分封去山东和四川,以免全部鸡蛋都碎在一个篮子内。

    种种计策也都已经来不及了。下回再看作者如何写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