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小刀磨得锋锋滴(上)
作者:月下荷锄   天下一宅断阴阳最新章节     
    再搬一车,小胡同里的草就搬完了。

    一大早起床,我啥也不顾,早早地来到了小胡同里,把剩余的杂草全部搬掉。从早晨五点半一直到九点半,我搬了快二十趟草了。此时,小胡同完全显示出空旷的原貌来。

    说实话,此时我已经累的没有力气了,拿着铁叉,有一搭无一搭地往车上铲着杂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邋邋遢遢的可不行,反正是剩这一趟了,就是拼也要在今天上午搬完。

    正在我卖力地铲草时,村书记来了。

    “佳声,干活呢。”

    我抬头一看,是万胜云,笑着说:“叔,你怎么来了?这几天我趁农忙,人手紧张的时间,先把小胡同里收拾一下,等套完袋儿再找人干活。我想把这两堵墙拆掉,变成一个大院,在北边起一间,前面的两个院门都封掉,只开一个正阳门,行不行,叔?”

    “怎么不行,你上镇上变更一下手续,把两个房产证变成一个就行了。其实,刚才你说的这些活儿,看起来不多,真要干起来呀,还挺多的。前面这堵墙说是要把原来的门楼拆了,再堵死,中间开一个正阳门,看起来简单,真正干起来几乎等于重新砌了一堵墙。因为砌墙快,拆了再砌,接口处要处理好,这就费工夫了。还有,你要在中间重新起一间房,比盖两间还麻烦,两个山头要接好,工夫就费在接山头上。这些工程量不能小了,大概算一下,差不多等于盖两间毛坯房子的工程量。”

    我手扶着铁叉,听胜云叔说,轻轻叹口气说:“工程量大点就大点吧,只要能把房子整理得宽宽绰绰,干干净净,就烧高香了。晚年就在这里养老了,哪也不去,叶落归根嘛。”

    胜云叔赞成我的观点,说:“人总不能在外面漂一辈子,老了还是要回老家的。”

    “叔,你来有啥事?可不光是为了陪我说话吧。”

    万胜云眯着眼,停了一会儿说:“要不你把门锁上,跟我上山歇会儿吧,我陪你爬爬山,怎么样?”

    “爬山?咱村的山,哪座山头我没爬过?就是要爬,我自己就行了,哪还能惊动你的大驾?”

    胜云叔微微一笑,低下头拍拍我的肩膀说:“行了,你把门收拾好跟我走吧,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行,你在这稍等一会儿,我回去洗把脸换下衣服。”

    一会儿,我和万胜云一前一后往山上走。

    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俩往山上爬去。走了一会儿,我觉得有点累,停下脚步说:“叔,歇口气。”

    “行,歇口气,有日子没上山了,我也有点累。”

    停了几秒钟,万胜云大声朝山上喊,“张镇长,李书记,我把人给带来了!佳声,张镇长和李书记听说你回来了,要见见你。”

    “见我?在这?”

    “是的,上去就知道了。”

    万胜云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很快就上到了一个宽敞的山洞里。

    “张镇长,李书记,这就是我们村的在外能人,万佳声。佳声,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咱们马家镇的张镇长,这位是党委副书记,李书记,也是咱片的片长。”

    “你好,万总。”张镇长伸过手来,和我热情地握了握手。一旁,李书记也上前一步和我握手。

    “是什么风,把两位父母官吹到我们村的湿洞里了?两位父母官见我,可不是为了和我一起参观湿洞吧。”我开玩笑说。

    张镇长说:“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欢迎万总回家乡二次创业。”

    我一愣,旋即一笑说:“你客气了张镇长,我都快奔六十的人了,这次回来是想在村里定居,谈不上创业。要说创业,那是年轻人的事儿。我老了,干不动了,就想回村养老,颐养天年。”

    “万总客气了,你这个年纪,是壮年,正是发挥威力的年龄。”李书记说。

    张镇长接着说:“万总客气了,马家镇的小庙能迎来你这尊大菩萨,巴不得你能在村里定居呢,也好为马家镇的发展做出贡献。”

    “张镇长,你太高看我了,我就是一个打工仔,能力有限,鞭长莫及,还能为镇上做什么贡献啊?”

    这时李书记打圆场说:“我们先游览一下十二里铺的美丽山景吧,中午在万书记家吃个便饭,行不行?”

    万胜云接过话茬说:“行,怎么不行?中午咱就在我家吃饭,咱就吃十二里铺三宝,三个代表,怎么样?”

    张镇长一听,高兴地说:“十二里铺的三宝那可远近闻名啊,一会儿咱们到万书记家,过过嘴瘾。”

    十二里铺的三宝,就是三种土特产,油炸柞木哈虫,油炸蜂子蛹和油炸蝎子。这几年,这三种土特产吃的人多了,产量越来越少,柞木哈五六百块钱一斤,蜂子蛹和蝎子也是一两百块钱一斤。

    中午,万胜云家,胜云婶在厨房里忙着炒菜。张书记一进门就打招呼:“忙啊嫂子?”

    “张镇长来了,李书记来了,快炕上坐,先喝茶,我炒菜,一会儿咱们开饭。”看样子,胜云婶没少招待镇上的领导,熟门熟路。

    放下茶杯,张镇长放下茶杯,扭头看了我一眼,关切地说:“万总,听说你这几天修理房子伤了两个人,怎么样了现在?好了没有?”

    我吃了一惊,心想,张镇长怎么知道这些事。赶紧说:“也没啥大伤,就是破了点皮。孙廷文的头皮缝了两针,我兄弟的胳膊缝了四针,现在应该好差不多了吧。”

    李书记说:“你兄弟就是镇组织办的万佳林委员吧?”

    我点了点头,李书记接着说:“佳林是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工作很认真,也有上进心,原则性挺强,我俩是好朋友。”

    “还得请李书记多加关照,我这个兄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您该批评批评,千万别惯着。”

    “这次镇上公开民主推荐干部,佳林得票是第一。这样优秀的干部,原则性强,组织性强,而且工作方式灵活,组织部门肯定不会错过的。过了这个年,佳林也能当上镇党委副书记。大家可别忘了,佳林比我小四岁呢,再过几年,说不定是我的领导呢,前途无可限量啊。”

    万胜云说:“李书记客气了,佳林毕竟年轻,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俩可要多包涵哪。”

    李书记接着说:“万总,说实话,我来咱们片呢,虽说有三个多月了,但有些情况我还不是特别熟悉,有些工作开展起来也不是很得心应手的。究其原因,咱这个片的几个村啊,集体经济都比较薄弱,工作开展起来就不给力。远的不说,就拿十二里铺说吧,今年上级给我们的户户通任务,咱村报的是4000平方米。说实话,前些年,村村通工作开展的确实不错,但是有个别的户门前,个别的胡同路面还没有硬化,村村通就差这最后一公里了。你说咱们村,家家户户都能走上水泥路,那有多好啊,出门脚不沾泥,夏天坐着乘凉也干净、方便,再安上路灯,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李书记的话我听明白了,我低着头轻轻的叹了口气。停了一会儿,李书记接着说:“万总,说实话,咱十二里铺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太差。可这4000平米的户户通任务,完成起来还是有点困难。万总,这些年在南方见过大风大浪,走过天南海北,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这次回乡定居,镇上一百个赞成。你看,能不能尽一点微薄之力,帮村里拉点社会资金,帮帮父老乡亲,父老乡村可都记在心上的。”

    我叹口气说:“李书记,你的话我听明白了,就是让我赞助一部分资金修路呗。”

    这时,张镇长接过话茬:“万总,不是那个意思。我说两句,咱马家镇是市里的北部乡镇,镇政府的财政也不是宽裕,村里就更不用说了。与其说是拉赞助,倒不如说是做功德。架桥修路本身就是做功德的事,这样吧,尽你的社会关系,帮村里把路修完。到时候我让镇上刻一个石碑,把你的优秀事迹刻在石碑上,竖在路边,让十二里铺村世世代代的百姓记住你的名字,记得更多像你一样,为家乡做贡献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