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战雷滚滚,生民不幸
作者:木落寒江   秦风烈:谋士沉浮录最新章节     
    张述策马随行,身旁铁甲之声连绵不绝,战鼓犹如怒雷滚滚,震彻旷野。秦军如猛虎之出山林,势不可挡,锋芒直指赵地上党。每一支枪矛,每一张弓弦,无不带着锋利与肃杀,似寒风裹挟在整个队伍中,吞吐出令天地震慑的煞气。张述目视前方,暗暗攥紧了手中缰绳,心头渐有不安之感,如同一道利箭隐隐刺入。

    上党地处山川险峻之地,易守难攻,然白起用兵如神,此番来势更为汹涌,未及三日,已将赵军守备击退数里。秦军士卒如水银泻地一般,将上党诸路扼守,层层包围。张述坐骑缓缓前行,目光所及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老弱扶携,哭泣悲号。炊烟已然断绝,孩童枯瘦,妇人衣衫褴褛,风卷砂尘,将此等残破景象掩于微茫之中。

    张述心头忽觉沉重,想到魏地故乡,似乎也有过这样的苦难。战乱之殇,何时休?他偏首望向身旁的白起,见其面色沉稳,眼神锐利如刃,唯有坚毅无动摇之态,似未曾觉察这般民生疾苦。张述心内暗叹,暗忖道:“我等此番征伐,扩疆拓土,真的是天下苍生之福,抑或不过将黎民置于水火之间?”

    行至一座山坡,战旗下白起止步,回首对张述道:“今朝之战,须你亲率左军,奇袭北部山谷之敌。”白起言辞虽寥寥,然一言九鼎,带着不容质疑之威严。张述抱拳称是,复回望那残破的村庄,心头几分犹豫如烟云飘散,终被理智压下。

    张述深吸一口气,率左军向山谷方向行去。行军中,心头仍泛起阵阵涟漪,想起昔年在魏地所学“以仁治国,以义用兵”之道,与此时之惨状形成鲜明对比。他不禁轻叹:“秦王不惜民力,数番攻伐,各国民生皆堪忧虑。吾今日随军而行,究竟助的是何等事业?”

    待至山谷,夜幕沉沉,阴云密布。张述令士卒分散隐匿,待赵军巡哨放松时一举出击,左右伏兵齐发,尖矛如林,刀光如电,几乎瞬间将敌军压迫至谷底。鲜血洒落,山风挟着血腥味涌动,空气凝滞得似乎要滴出水来。张述挥剑斩下敌军首领,又见士卒奋力冲杀,刀枪撞击之声连连不绝,苍凉之气渐渐溢满四野。

    然而在这肃杀之中,他的心思却似游离战场之外,久久凝视着倒下的赵军士卒,心中某种隐痛愈发清晰。曾几何时,他也曾信奉“霸业虽难,苍生之心可顺”之道,但此刻,他却愈发觉迷茫。那些或许只是卫家之子、田家之夫、江边渔人之子,而今,却在这片土地上以血肉为粮,祭奠成全一场征伐的伟业。

    战事稍歇,张述踱步至高地之上,望向月下黯然的上党城池。青石堆叠而成的城墙巍峨,然终究挡不住秦军之铁蹄。清冷夜风拂过,掠动着他身上战袍,四野寂静,惟有风声在耳畔呢喃,似悲似怨,似乎不甘人世这等沉沉苦难。

    他低声呢喃:“生民不幸,皆因我等谋士之过也。以智决胜,何曾顾念苍生,究竟是正道,还是劫难?”

    这时,军士来报,白起遣人来召,他回到营帐之中,见白起依旧坚毅,仿佛未曾为战场之血所动。张述上前叩拜,白起问他:“今夜一战,如何?”张述拱手回道:“赵军损兵折将,已无力再守,然城中百姓多受兵祸,已然凄惨。”白起不以为意,微微一笑:“此乃弱者当承之命,若我等亦心慈手软,秦之霸业何日成?”

    张述沉默不语,只得顺从,心中却如沉水,无法平静。白起一旁凝视着他,淡淡说道:“张先生,征伐之道,非寻常之仁义可衡。你我皆为秦王效力,所求不过一统山河,苍生一苦,然则一时之苦,终可换长久之安。你身为秦军谋士,心中诸般情绪,还望藏匿于心,毋使动摇。”

    张述轻轻点头,深吸一口气,抬眼向前看去。然其眼眸中,似有一道悲悯的暗色,伴随他再一次出征,埋入那无边的黑暗之中。

    夜幕低垂,半空中月影被风云遮掩,勉强露出些微的银辉,将大地笼在一片深邃的晦暗之中。上党郡边缘,连绵不断的军营灯火如点点星芒,夜风扑面而来,隐约携着血与火的气息。这股肃杀之气,令人心悸。

    张述立于山坡之上,遥望着下方营地中层层兵戈,心中却翻涌不安。数年来,他随白起征战四方,所见所闻,早已磨砺得心坚如铁,然今日这一战,却让他生出几分不同以往的隐忧。他瞥见营帐前依次排列的士兵,浑身披甲,冷光在铠甲的缝隙间闪烁,宛如山涧中蛰伏的铁豹,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扑杀一刻。

    不远处,白起正亲自巡视阵前,头戴三叉束发银铠,体披西川明纹百花袍,步履稳健,威严凛然。张述目视其背影,思绪翻腾,这位名将已然成了秦国的神话,而自己,似乎也早已被裹挟进了这股血腥的洪流之中。秦国的每一次进兵,皆如急风骤雨,摧枯拉朽。然而,这样的杀伐征战是否真能带来安定?张述心中隐隐泛起疑惑,双目微敛,似是沉入了深思。

    此时,身后有兵卒来报:“军师,今日白将军命众人加强营防,准备拂晓之战。”

    张述点了点头,示意明白,而后缓步向营地中央走去。入营之际,他恍惚间看见路旁的马车中,几位妇孺和孩童正瑟缩着身躯,面露惶恐,显然是流离失所的百姓,被掳入军中以供操控。张述眸光沉沉,驻足片刻,目光复杂地望向这些困顿的无辜者。秦国的强盛,赵国的灭亡,背后皆是这些无辜之人的流血牺牲。他略显疲惫地阖了阖眼,心中某种情感似乎在悄然滋长。

    行至主帐,白起已坐于中央,身边众将围拢,个个神色肃穆。白起神情冷峻,环视众人,道:“上党郡再度易守难攻,赵军固守已久,今夜更当防备敌军袭扰。我军明晨进攻之际务必快狠准,不给赵军一丝喘息机会。”

    众将纷纷应诺,白起面上冷酷中带几分沉思,微微点头,便转身示意张述前来。张述上前,拱手道:“将军,今赵国数年来兵力渐消,然据我所探,邯郸兵力犹未尽撤,赵军极有可能以孤注一掷之势行死守之策。”

    白起眉梢微挑,淡然道:“然则又如何?赵军兵力虽盛,然缺粮无援,不出数日必将军心涣散,届时便是我军长驱直入之机。”他目光如炬,透出不容置疑的决心,似这场血战已然胜券在握。

    张述点头,退后站定,然心中不安之意却愈发浓重。他心知,白起所言非虚,赵军确已被困如囚,然这种彻底围困的方式,最终究竟带来的是胜利,还是一场更大的灾难?他曾读过《春秋》有云,“攻城之时,毋灭敌之骨”,而今的白起,似乎已然将这一切抛诸脑后。

    夜已深,战事紧张,张述走出营帐,回望那些倚墙而卧的兵士,灯火幽幽映照在他们黝黑的脸庞上,尽是疲惫的神情。张述低叹一声,心头渐渐被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所笼罩。

    翌日拂晓,秦军悄然集结,整齐肃穆地待在出击的序列中。张述站于阵前,清晰地听见自己胸膛内的心跳声,与那阵阵战鼓声相和。白起一马当先,手持长戟,身披甲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他的身影伫立在晨曦中,如同一座冰冷而坚不可摧的铁塔。

    战鼓骤响,秦军如同暴风骤雨般涌向赵军防线,刀光剑影,火光冲天。赵军在顷刻间便被冲得七零八落,兵刃相交之声在空气中炸裂,血花飞溅。张述立于后方,冷眼看着秦军步步逼近,赵军溃不成军,眼见便要被全面歼灭。

    而就在这片刻间,张述却不由得又一次将目光投向那片零散的人群。他看见村落中的百姓四散逃离,妇孺老弱皆无处躲藏,任凭秦军兵马在其旁冲锋杀伐。眼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践踏在地,张述心中不禁掠过一阵痛楚。这一瞬间,他似乎看到一幅被染红的画卷,江山如画,却尽是鲜血淋漓。

    他的手微微一颤,似是触及到了心底那层最柔软的地方。秦国的壮盛、白起的无敌,真的是建立在这样的杀戮之上吗?张述闭了闭眼,思绪飞转,刹那间不由得忆起昔日在魏国的故乡,田畴连绵、百姓淳朴,那时的他,何曾想过有朝一日会亲眼目睹这般惨烈之景。

    激战之后,秦军彻底占领上党郡,赵军余部如惊弓之鸟,四散溃逃。然而,这场胜利之下的血腥味道却久久不散,弥漫在张述的鼻息之间,让他感到几分窒息。

    回到营帐,张述深夜无眠。他独自一人坐在帐中,凝视着桌上那盏油灯,火光微微摇曳,映照出他眉间深沉的愁绪。他早知,这条道路无疑是一条不归之路,而白起无疑也是一位无法回头的将军。然今日所见种种,令他心生疑虑,他开始思考,秦国的每一次扩土与开疆,是否真如他所想,带来的是天下的安稳?

    “张述啊张述,”他在心中喃喃自语,“自你走上此路,便注定与和平无缘。然你心底的渴求,真是以剑戟为途,血刃为名吗?”他仰首望向帐顶,眼神中渐渐浮现出一丝茫然,甚至是疲惫。

    夜风掠过,帐帘微微扬起,一道微凉的月光洒入帐中,将张述的身影拉得格外孤寂。帐外传来士卒们的呼吸声,似隐隐中带着梦呓,仿佛也在诉说着战事带来的创痛。张述闭了闭眼,心中悄然泛起一股挣扎:或许,自己并不属于这片杀戮之地。

    然而,他终究还是将这些念头抛掷脑后,将心神再次投入到纷乱之中。秦国的强盛,与他的理想,似乎终究有一层不破的枷锁牵缠,将他捆绑在这场漫长的征战中。他的手缓缓握紧,似是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