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退兵的消息如疾风扫过朝堂,初时震动,继而沉寂。虽然远在百里之外的疆场局势已然定局,然而朝堂之上,那些权臣之间的争斗却远未平息。尤其是对于白起的议论,更是如同暗潮涌动,波涛汹涌。白起卧病在床,虽未亲自出面,但朝中那些暗流涌动的势力,已然开始在背后悄然作祟。
张述坐在密室中,目光深沉。他的眼前,烛光摇曳,室内的气氛凝重如铁。白起,那个曾带领秦军所向披靡的名将,如今却困于病榻,不能自拔。而范雎,这位权臣中的老狐狸,正借此机会步步紧逼,意图取代白起的位置,完全掌控秦国的军权和权力。
“诸事已成定局,若再起波澜,恐怕会坏了大秦的未来。”张述低语,目光透过窗棂,看向那轮明月,空中云层薄透,月光洒下如水,映照在庭院中。
白起的卧病,虽然未曾彻底削弱其在朝中的地位,但显然已经动摇了大秦朝中对其的信任。那一日,范雎趁机进言,表示白起身患重病,恐难再担重任。众臣也纷纷附和,言辞间已对白起产生质疑,甚至有人私下传言,白起是否已经到了力不从心的地步,是否应当由新一代的将领接管军务。
张述心知,朝中暗流涌动,权臣之间的博弈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范雎并非单纯的一个谋士,背后更有诸多支持者,其中不乏一部分有意借白起之病,谋求更大权力的豪族与权臣。而这一切,张述都看在眼里,心中却愈发难以平静。
他轻叹一声,心中早有打算。白起的病情愈发严重,他虽然未曾言明,但体内的病魔已经悄然侵蚀了他的根基。而这次范雎的步步紧逼,正是看准了白起的虚弱,准备在关键时刻发力。
然而,张述明白,若是任由这种权力斗争持续下去,必将对大秦的未来造成不小的伤害。而这场斗争,最终将决定的是谁能够坐稳秦国的权力巅峰,掌控这片大地的命脉。张述没有时间去揣测范雎背后的意图,他只知道一件事——无论如何,他必须将局势稳住,保护白起,保护这个国家的未来。
白起卧床不起,几乎无法起身,只能靠床榻旁的薄凉帷帐支撑着身体的重量。张述的脚步轻缓,走至床前,低头与他并肩而坐,语气温和,却充满了坚毅:“将军,休养生息,勿再涉足政事。您的病情需要静养,若继续卷入朝中的纷争,只会导致更大的伤害。”
白起双眼紧闭,面容枯槁,似乎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锋芒,但他的手却突然紧握了一下张述的手腕,沉声道:“张述,朕不为个人,只为大秦。国家已临大敌,怎能轻言放弃?我白起,若不能亲自征战沙场,岂能辜负先帝的期望?”
张述的心中一阵震动,但他仍然保持冷静,淡然道:“将军的忠诚,国人皆知。然今日之时,恐怕非力能扭转,反而会给敌人可乘之机。范雎已然开始在朝中布阵,若继续硬撑,只会成为他炮制口实的筹码。”
白起低头沉默,久久未言,张述知道,白起心中依然存有对国家的深沉责任,但他过度的坚持,已经让他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秦国的未来,或许已经不再掌握在这位曾经的战神手中,而是渐渐移交给了那些在权力背后斗争的枭雄。
“范雎,”张述心头轻轻一叹,“这人果真不简单。”他忽然起身,背对着白起走到窗前,望着月光下那如流水般的江山,低语道:“权臣之间的博弈,犹如一柄悬顶的利剑,随时可能倾斜,斩断那些毫无防备的灵魂。”
此时,张述心中有了决定。他虽知自己并非足以扭转全局的主角,但如果能找寻一条出路,或许能够保住大秦的未来。他必须作出抉择,既要为白起争取时间,又不能让自己深陷权力斗争之中。
“休养生息,未必无益。”张述在心中默念,忽然转身对床上的白起说道:“将军,若您能暂时隐退,让天下人知道您的身体已然无法再承载过重的负担,那或许能为您争取到更多的支持,等到时机成熟,再出奇制胜。”
白起微微睁开眼,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曾经所经历的沙场生死,已经深深镌刻在心头。如今的他,是否能真正退去,放手权力,或者继续以病躯去承担更大的责任?
“张述,你的话,是否有更深的含义?”白起缓缓开口,语气依旧沉稳,但眼神中透着一股不甘。
张述心中一动,答道:“将军,此事恐怕不能由我们一人作主,您若深感不安,我自会为您再筹谋一策,至少……可以确保您安然无恙。”
话音刚落,房门突然被推开,范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张述眉头微微一挑,眼神深邃如水,心中已经有所觉察。
“张述大人,白将军身体如何?今日早朝之事,实在令人忧心。”范雎声音如丝,带着些许关切,似乎未曾察觉眼前局势的微妙变化。
张述微微一笑,目光如电,随即道:“范将军,若早朝之事令人忧心,何不早日作出决断,断去那些不必要的纷争?”
范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收敛了情绪,淡然道:“张述大人所言甚是,然事情急迫,我等之人,岂能不为秦国的未来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