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科举风云!纳兰狂人展锋芒!
作者:封刀看沧海   叶尘:重生在赘婿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赵筠拒绝太子举荐出任天漠行省中都督一职的消息,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梁国朝堂激起千层浪。太子苏哲通听闻此事后,顿时怒发冲冠,在太子府中大发雷霆,那愤怒的咆哮声仿佛要将整个府邸掀翻。司徒迪见状,赶忙上前劝慰,这一劝,便是整整两个时辰。好不容易,太子的怒火才稍稍平息。

    司徒迪深知此事重大,他决定亲自去找赵筠问个究竟。当他来到赵筠面前时,面色阴沉得可怕,眼中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愠怒。

    “赵筠,你好大的胆子!” 司徒迪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从牙缝中挤出一般,“太子举荐你出任天漠行省中都督,这是何等的荣耀,你竟敢拒绝?”

    赵筠微微抬头,眼神坚定地看着司徒迪,平静地说道:“司徒大人,我深知太子殿下的厚爱,但我与叶尘将军一同经历了诸多生死考验,他于我有救命之恩。在抹程郡时,若不是叶尘将军,我恐怕早已性命不保。我们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我实在不忍心与他为敌。”

    司徒迪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赵筠,你莫要在此惺惺作态。你以为你拒绝了,就能置身事外?你可知道太子的脾气,他岂会轻易放过你?”

    赵筠微微皱眉,缓缓说道:“司徒大人,我做事只凭自己的本心。我在官场多年,见过太多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曾经,为了在官场立足,我或许也曾不择手段。但经历了生死边缘的挣扎,我已不再是从前的我。如今,我更看重的是真情义。”

    司徒迪听后,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赵筠,大声呵斥道:“你简直是幼稚至极!在这宫廷之中,讲什么情义?你以为你这样就能全身而退?太子一系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定会对你展开猛烈的打击,你就等着瞧吧!”

    说完,司徒迪猛地一甩衣袖,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 “赵筠,好之为之!” 在空气中回荡。赵筠望着司徒迪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自己拒绝太子的举荐,必然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盛华王朝的科举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承载着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与希望。若将其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更能凸显其独特之处。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尚处于发展阶段,进士科虽已设立,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仍保留着许多古朴的风貌。那时的科举,考试内容丰富多样,帖经、墨义、诗赋、策论等皆在考察之列,考生们需展现出全面的才华,方能脱颖而出。而且,唐朝的科举尚未完全定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给考生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诸多改革,使其更加完善和规范。殿试的设立,将科举考试的权威性推向了极致,皇帝亲自参与选拔,使得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朝堂的主流。考试内容上,也更加注重经义的阐释,对考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元朝则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科举制度一度中断,后来虽恢复,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难以与唐宋时期相媲美。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八股取士成为主流,考生们的思想被严格束缚在固定的格式和内容之中,难以发挥个性和创造力。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考生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钻研,为了迎合考官的喜好,往往陷入死记硬背和空洞的文字游戏之中。

    而如今的盛华王朝,科举制度既汲取了前人的经验,又避免了一些弊端。它不像明清那般拘束,给予考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也不像唐朝那般自由细致到略显繁杂,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此次特奏名文试,共分为三天进行,每一天的考试内容都各有侧重,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第一天考帖经和明算,帖经主要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九十道题犹如一道道关卡,考验着考生的记忆力。这些题目难度不一,有的较为浅显,只要熟读经典便能轻松作答;有的则极为偏僻,若不是对经典有深入的钻研,很难回答正确。明算则类似于自然科学,共三十题,涉及数学、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这部分内容在科举中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学习起来却极为耗费精力,许多考生往往会权衡利弊,选择放弃部分难题,将精力集中在其他更容易得分的题目上。

    第二天考时务策,这在此次特奏名考试中占据了五成的比重,可谓是重中之重。时务策的题目通常由考官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拟定,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考官们出题时,往往会受到国君的影响,国君有时也会亲自参与出题。国君苏卿宪本就富有冒险精神,他出的题目常常大胆而新颖,让考生们捉摸不透。此次策论的题目是《剖析分封建制》,这一题目在梁国的科举考试中显得颇为激进。考生们看到题目后,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他们深知这题目的难度和敏感性,若是把握不好尺度,很容易偏离题意,甚至触怒考官。

    第三天考诗赋,这是对考生文学才华的直接考验。考生们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情境,创作一首诗或一篇赋。诗赋要求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意境深远,既要展现出考生的文学功底,又要体现出其独特的创意和情感表达。

    叶尘站在太平侯爵府的庭院中,阳光洒在他身上,他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对盛华王朝的科举制度暗自赞叹。“这科举考试的形式与内容,确实有其精妙之处。既不像明清那般僵化,限制了考生的思维,也不像唐朝那般过于繁杂,让考生难以把握重点。如此一来,既能选拔出真正有才华、有见识的人才,又能避免考生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沼。” 叶尘喃喃自语道,他深知这样的科举制度对于国家选拔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前一日还扬言要罢考的三千国都考生,在国君强硬的表态之后,瞬间怂了。他们心中虽然依旧对叶尘让乞丐参加科举考试的行为感到不满,但在国君的威严面前,却不敢再有丝毫的反抗。

    这些考生们私下里议论纷纷,他们认为纳兰狂人不过是个乞丐,平日里在街头流浪,哪里有机会读书识字?肯定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在他们看来,纳兰狂人在考场上必然会被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人狠狠碾压,根本不足为惧。

    于是,他们各自在家中盘算着考前的准备。有的考生觉得自己准备得已经十分充分,决定放松一下,调整好心态,迎接考试;有的考生则还在临时抱佛脚,拼命背诵经典、练习策论和诗赋,希望能在考场上超常发挥。

    纳兰狂人原本计划着去春花楼潇洒一番,他想着在考试前好好放松一下,享受一番人间乐趣。然而,当他看到戴伊那充满威胁的眼神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寒意,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无奈地坐在桌前,百无聊赖之际,拿起了一本《金瓶梅之男女枕头》,一边看一边嘿嘿傻笑,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打发时间。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苏东影亲自送纳兰狂人出门。他看着纳兰狂人,眼中充满了期待与鼓励:“纳兰兄,此次科举考试,全靠你了。我相信你的才华,定能在考场上大放异彩。”

    纳兰狂人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说道:“侯爷放心,我纳兰狂人定不会让您失望。等我考上了,定会让那些小瞧我的人刮目相看。”

    戴伊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调侃的语气说道:“纳兰狂人,你可别光说大话,到时候要是考砸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纳兰狂人嘿嘿一笑:“戴伊姑娘,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纳兰狂人出马,一个顶俩。”

    说罢,戴伊驾车,载着纳兰狂人朝着考场驶去。一路上,其他考生看到纳兰狂人,纷纷露出鄙夷的神情,对他极尽羞辱之能事。

    “哼,一个乞丐也敢来参加科举考试,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一名考生骑着马,从纳兰狂人身边经过时,故意大声说道,还朝他吐了一口唾沫。

    “就是,这种人简直是玷污了科举的神圣。我看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还想高中,简直是做梦!” 另一名考生也跟着附和,脸上满是不屑。

    更有一些激进的考生,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想要冲上去打死纳兰狂人,以泄心头之恨。他们觉得纳兰狂人的存在是对他们这些正统读书人的侮辱。

    戴伊见状,眼神变得冰冷无比,她带领着女壮士们迅速将纳兰狂人护在中间。女壮士们手持武器,眼神犀利,如同一群守护主人的母狮。那些想要动手的考生被她们的气势所吓倒,纷纷退缩。

    一路上,纳兰狂人不断遭受着众人的唾弃和辱骂,但他却始终保持着镇定。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考场上证明自己,让这些人知道,他们的眼光是多么的短浅。

    终于,来到了考场。考场外早已聚集了众多考生,他们看到纳兰狂人到来,纷纷避让,仿佛他身上带着什么瘟疫一般。众人对他避之不及,眼神中充满了厌恶和嫌弃。

    按照考场规定,考生需要接受搜身检查,以防止作弊。纳兰狂人无奈地张开双臂,任由监考人员在他身上摸索。监考人员看着纳兰狂人那邋遢的模样,皱着眉头,满脸嫌弃,但还是仔细地完成了搜身工作。随后,纳兰狂人便进入了考场。

    第一天考帖经和明算。

    考场上,气氛紧张而压抑。考生们个个正襟危坐,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期待。随着考官一声令下,考试正式开始。

    帖经共九十题,密密麻麻地写在试卷上。这些题目涵盖了儒家经典的各个方面,有的是对经典原文的填空,有的是对经典语句的理解和阐释。考生们需要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和对经典的理解,准确地回答每一道题。

    纳兰狂人拿到试卷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他那过目不忘的本领在这一刻发挥得淋漓尽致。只见他的眼睛如扫描仪一般,快速地扫过每一道题目,手中的笔在试卷上飞速舞动,不到两刻钟的时间,他便将九十道帖经题百分百准确地答完了。

    周围的考生们还在埋头苦思,有的眉头紧锁,手中的笔不停地挠着头;有的咬着嘴唇,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他们看到纳兰狂人如此迅速地答题,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恐慌。

    “这…… 这怎么可能?他怎么答得这么快?” 一名考生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纳兰狂人。

    “肯定是瞎蒙的,一个乞丐能有多大学问?” 另一名考生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中却隐隐感到不安。

    纳兰狂人答完帖经题后,并没有休息,而是紧接着开始做明算题。明算题共三十题,这些题目涉及到数学、天文、历法等领域,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然而,纳兰狂人却像是一位在数学海洋中畅游的智者,他的思维敏捷而清晰。

    只见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笔在试卷上快速计算着。一道道复杂的数学公式在他笔下流淌,仿佛他不是在考试,而是在进行一场轻松的数学游戏。一刻钟不到,他便将三十道明算题全部解答完毕。

    纳兰狂人完成答题后,伸了个懒腰,然后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起来。他的呼噜声在安静的考场上显得格外响亮,引得周围考生纷纷侧目。

    “这乞丐竟然在考场上睡觉,真是太嚣张了!” 一名考生愤怒地说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肯定是放弃了,答不出来就睡觉,真是可笑。” 另一名考生嘲讽道,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

    考官们在考场中巡视,听到纳兰狂人的呼噜声,也不禁皱起了眉头。但当他们看到纳兰狂人试卷上那工整的字迹和完美的答案时,眼中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然而,他们并没有干涉纳兰狂人的睡觉行为,毕竟考试规则并没有规定考生不能在考场睡觉。

    纳兰狂人这一觉,一直睡到了考试结束。当他醒来时,发现周围的考生们还在紧张地答题,有的甚至急得满头大汗。他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然后开始吃饭。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馒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饭后,纳兰狂人觉得无聊,便开始在脑子里看书。他的脑海中仿佛有一座巨大的图书馆,各种书籍应有尽有。他在脑海中翻阅着一本本经典着作,回忆着书中的内容,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第一天的考试结束后,纳兰狂人在众人的不屑和嘲讽中,大摇大摆地走出了考场。他抬头望着天空,心中暗自期待着第二天的考试。

    第二天考时务策,这是决定考生命运的关键一天。

    考场上,气氛比第一天更加紧张。考生们深知时务策的重要性,他们的命运将在这一天的考试中发生重大转折。

    考官们神情严肃地走进考场,将试卷一一分发下去。当考生们看到试卷上的题目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剖析分封建制》这个题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考生们的心中炸开。

    考生们的脸色变得煞白,他们的手微微颤抖着,握着笔却迟迟不敢下笔。这个题目太过大胆,涉及到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在梁国,封建制度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稍有不慎,就可能触怒国君和考官。

    一些考生的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他们在心中苦苦思索着,试图从自己所学的知识中寻找灵感,但却发现自己的思维仿佛陷入了一团乱麻之中,怎么也理不清头绪。

    纳兰狂人看到题目后,先是一愣,随后哀嚎一声:“这题也太难了吧!” 他抓耳挠腮,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周围的考生们听到他的哀嚎,心中暗自得意,以为他被题目难住了。

    然而,没过多久,纳兰狂人突然眼睛一亮,脸上露出狂喜的笑容。他想起了自己曾经背过的一篇千古名篇《封建论》,这篇文章的观点和论述与此次考试的题目极为契合。

    纳兰狂人心中暗自庆幸,他庆幸自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能够记住这篇文章。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态,然后开始答题。

    他以《封建论》为骨架,结合国君的心思和苏东影的立场,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他的笔下仿佛生花,引经据典,将历史上的各种事例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对分封建制的利弊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剖析。

    纳兰狂人写得酣畅淋漓,手中的笔在试卷上飞快地舞动着,一行行优美的文字如泉水般涌出。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一个时辰后,纳兰狂人终于完成了答题。他放下笔,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看着自己的试卷,心中充满了自信。他觉得自己这篇策论堪称千古不朽的名篇,若是被国君看到,定会对他刮目相看。

    “嘿嘿,这次前三稳拿了。要是明天的诗赋运气好,说不定还能争一争第一呢。” 纳兰狂人心中暗自得意,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高中榜首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