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年 修筑边墙加强边防
作者:5路偷懒   喂!当乞丐去啊?最新章节     
    成化十年,大明的北方边境上空仿佛总是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那广袤无垠的塞外之地,时不时传来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仿佛是草原上的狼群在暗处窥视着中原的肥美,时刻准备着择机而动,给边境的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

    据《明史·兵志》记载:“成化间,边患日亟,乃筑边墙以御虏,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规制严整,为边防之要障也。”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当时边境形势的严峻,以及朝廷修筑边墙以加强边防这一重大举措背后的无奈与决心,也由此拉开了一段围绕着修筑边墙的波澜壮阔又饱含艰辛的故事帷幕。

    在宣府镇,有一位名叫陈远山的年轻千户,年方三十出头,生得面容刚毅,身姿挺拔,一袭甲胄在身,更显威武不凡。他性格直爽,重情重义,自幼便听着先辈们抗击外敌的故事长大,对那守护大明边疆有着一腔热血,满心想着要在这边防之地建功立业,让百姓免受外敌侵扰之苦。

    这日清晨,阳光洒在宣府镇的城墙上,陈远山如往常一般在城头巡视。望着城外那片广袤的草原,他心中暗自思忖:“如今这塞外的鞑靼、瓦剌等部落屡屡犯边,烧杀抢掠,百姓们苦不堪言,听闻朝廷要修筑边墙了,这可是个抵御外敌的好法子,只是这工程浩大,怕是要耗费诸多人力物力啊。”

    没过几日,朝廷下达的正式公文便到了宣府镇,命当地官员即刻着手准备修筑边墙之事,务必配合好工程所需,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宣府镇的总兵大人召集了麾下一众将领,面色严肃地宣读了公文,而后说道:“诸位,修筑边墙乃是关乎我大明边防安危的大事,咱们宣府镇地处要冲,责任重大,切不可有丝毫懈怠,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众将领齐声应和,陈远山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可真当开始筹备时,才发现困难重重。首先便是人手问题,虽说有朝廷调配的一部分工匠和民夫前来,但数量远远不够。陈远山主动请缨,带着一队士兵去周边的村落招募民夫。

    他们来到一个名叫清平村的地方,刚一进村,村民们便围了上来,眼神中满是疑惑与担忧。一位老者拄着拐杖,上前问道:“军爷,你们这是来做啥呀?莫不是又要征兵打仗了?咱这村子里的壮劳力可不多了呀。”陈远山赶忙笑着解释道:“老人家,不是征兵,朝廷要在咱这北方边境修筑边墙,抵御外敌,需要大伙出出力,帮忙运送石料、泥土啥的,官府会给工钱,还管饭呢。”

    村民们一听,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心动了,觉得既能挣钱又能为保卫家乡出份力,是好事;可有的却顾虑重重,担心这一去不知要多久,家里的田地没人照料,万一遇上灾荒可咋办。陈远山看着众人犹豫不决的样子,又继续劝说道:“诸位乡亲,这边墙修好了,往后外敌就没那么容易打进来了,大家的日子才能安稳呀,咱都是为了自己的家,自己的亲人,还望大伙能帮这个忙啊。”

    在陈远山的耐心劝说下,终于有不少村民愿意跟着去当民夫了。可这只是解决了一部分人手问题,接下来的物资筹备更是棘手。修筑边墙需要大量的石料、木材和泥土,石料要从附近的山上开采,木材得去远处的山林砍伐,运输也是个大难题。

    陈远山负责石料的开采和运输事宜,他带着士兵和民夫们来到了采石场。看着那坚硬的山体,民夫们不禁犯起了愁,有人嘟囔着:“这可咋采呀,这石头硬得跟铁似的,怕是费好大劲儿也采不了多少呢。”陈远山却笑着鼓励大家:“别怕,咱们人多力量大,只要肯下功夫,没有办不成的事儿,我和兄弟们也会一起帮忙的。”

    说罢,他便率先拿起工具,开始敲打着山石,士兵们也纷纷效仿,民夫们见状,也都鼓足了劲儿干了起来。一时间,采石场里锤声叮当,热闹非凡。可没干多久,问题就来了,有的民夫不小心砸伤了手,有的工具也损坏了,进度一下子慢了下来。

    陈远山心急如焚,一边安排人去医治受伤的民夫,一边想办法找新的工具。好在附近镇上有铁匠铺,他赶忙派人去购置了一批新工具,这才让开采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而木材的筹备那边,负责的李百户却遇到了更大的麻烦。那片山林本是附近几个村子的百姓砍柴打猎的地方,如今要砍伐大量木材,村民们不乐意了,纷纷阻拦。李百户好说歹说,村民们就是不肯让步,还说这是坏了他们的生计,要去官府告状呢。

    陈远山得知此事后,赶过去帮忙调解。他对着村民们抱拳行礼,诚恳地说:“各位乡亲,我知道这山林对大家很重要,可如今修筑边墙是为了保护咱们整个宣府镇,乃至整个大明的边境啊,没了这边墙,外敌要是打进来,大家的日子可就更没法过了呀。咱们只是砍伐一部分木材,而且官府会给大家相应的补偿,日后也会想办法帮大家另寻生计的,还望大伙能通融通融啊。”

    村民们听了陈远山的话,心里虽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也知道他说得在理,犹豫了半晌,终于答应了下来。木材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可运输又成了难题,那山路崎岖,马车根本走不了,只能靠人力搬运,效率极低。

    陈远山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木材,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他想到了一个主意,说道:“咱们可以修一条简易的滑道呀,把木材顺着滑道滑下去,这样能省不少力气呢。”众人听了,觉得此法甚好,便立刻动手干了起来。经过几日的努力,滑道修成了,木材运输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随着石料、木材等物资陆续筹备到位,边墙的修筑正式开始了。工匠们按照规划,先打下坚实的地基,然后用石料砌墙,民夫们则忙着搬运泥土,填充缝隙,士兵们在一旁负责维持秩序,防范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陈远山穿梭在工地上,一会儿帮忙搬石料,一会儿又去查看工程质量,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回,他发现一处墙体砌得不太牢固,便找来工匠头,严肃地说:“这墙体可是关乎边防安全的,可不能马虎啊,若是将来因为这出了问题,外敌打进来,咱们可都是罪人,得重新砌过,务必保证质量。”工匠头赶忙点头称是,指挥着工匠们返工。

    可就在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塞外的鞑靼部落得知大明在修筑边墙,觉得这是在限制他们南下抢掠的通道,便派出小股骑兵,时不时地来骚扰工地,抢夺物资,吓得民夫们四处逃窜。

    陈远山得知后,大怒道:“这些蛮夷,竟敢来捣乱,真当我大明无人了吗?”他立刻带着一队士兵,骑上战马,迎了上去。双方在边墙不远处的旷野上交战起来,陈远山挥舞着长枪,勇猛无比,带领士兵们一次次击退了鞑靼骑兵。可鞑靼人机动性强,打了就跑,等陈远山他们追过去,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样的骚扰持续了好几日,工程进度受到了很大影响,还伤了不少民夫和士兵。陈远山心急如焚,便与其他将领商议对策。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说道:“咱们得在工地周边设下埋伏,等那些鞑靼人再来骚扰时,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不敢再来。”

    众人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便在工地周围的山谷、树林等隐蔽处设下了伏兵。果然,没过几日,鞑靼骑兵又来骚扰了,他们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冲向工地,却不知早已落入了明军的包围圈。陈远山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明军从四面八方向鞑靼骑兵杀去,这一次,打得鞑靼人狼狈逃窜,丢下了不少马匹和兵器,再也不敢轻易来骚扰了。

    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边墙在宣府镇这一段终于初见雏形,那高大坚固的墙体蜿蜒在边境线上,宛如一条巨龙,守护着身后的土地和百姓。陈远山看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心中满是欣慰,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他对身边的士兵和民夫们说:“大伙辛苦了,这边墙可是咱们的心血啊,往后它就能替咱们挡住外敌了,咱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百姓们得知边墙快要修成了,也都纷纷赶来观看,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对陈远山等将士和民夫们赞不绝口,都说这下可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边境防御与筑城相关情况,且与大明修筑边墙加强边防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朝鲜李朝,当时也面临着北方边境的安全问题,其北方与女真人等部落接壤,时常有小规模的冲突发生。朝鲜朝廷同样重视边防建设,在边境地区修筑了一系列的山城、烽火台等防御设施,并且布置了一定数量的军队驻守。与大明修筑边墙不同的是,朝鲜的防御设施更多是依托山地地形,构建起一个相互呼应的防御体系,注重利用地势进行防御,而大明的边墙则更侧重于构建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屏障,不过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百姓的生活稳定。

    日本当时处于室町幕府时代向战国时代过渡阶段,各地大名割据,虽然没有像大明这般面对外部大规模的游牧民族入侵的情况,但大名们在自己的领地边界也会修筑一些城堡、栅栏等防御工事,用来防范周边其他大名的侵袭。这些防御工事的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城堡建筑十分精巧,内部结构复杂,具备很强的防御能力,同时还兼具居住、储存物资等功能。与大明修筑边墙这种大规模、统一规划的边境防御工程相比,日本大名的防御工事更具个性化和地域特色,是根据各自领地的实际情况和战略需求来修建的,反映出不同政治格局下边境防御理念的差异。

    法兰西王国在中世纪晚期,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以及一些游牧部落的威胁,其边境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城堡,这些城堡大多建在战略要地,如河流交汇处、山口等位置,城堡的主人通常是封建领主,他们依靠城堡来控制周边的土地和人口,同时也作为抵御外敌的据点。城堡的建筑结构坚固,有高耸的塔楼、厚实的城墙以及护城河等防御设施,并且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骑士和士兵进行防守。与大明修筑边墙作为一种线性的、绵延的边境防御体系不同,法兰西的城堡是一种点状分布的防御模式,各城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援,共同构成边境防御网络,体现出不同地理环境和军事战略下边境防御方式的多样性。

    奥斯曼帝国在其强盛时期,疆域辽阔,边境线漫长,其面临着来自欧洲基督教国家以及东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在边境防御上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奥斯曼帝国在边境地区修筑了坚固的城堡和要塞,这些城堡选址精良,建筑工艺高超,有的甚至可以容纳大量的军队和物资储备;另一方面,奥斯曼帝国还建立了一支机动性很强的边防军,沿着边境线巡逻,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敌情。这与大明修筑边墙加强边防,同时也有军队驻守沿线的做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综合运用固定防御设施和军队力量来保障边境安全,只是奥斯曼帝国由于其多元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在边境防御的布局和管理上更为复杂多样,涉及到不同民族的士兵调配、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

    意大利半岛上的诸多城邦国家,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虽然主要以商业贸易繁荣发展,但也面临着来自陆地和海上的安全威胁。城邦国家们在陆地边境修筑城墙、了望塔等防御设施,在海上则打造强大的舰队,构建起海防体系。城墙的修筑注重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不仅要具备防御功能,还要考虑美观和城市形象等因素。与大明修筑边墙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陆路边境防御不同,意大利城邦国家的防御体系更侧重于应对多方向的威胁,且要兼顾商业发展的需求,体现出不同经济形态和地理位置下边境防御重点的差异。

    陈远山站在刚修成的边墙上,望着那塞外的草原,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想起那些为修筑边墙付出汗水甚至鲜血的士兵和民夫们,眼眶不禁湿润了。他知道,这边墙只是大明边防的一部分,往后还有更多的责任需要他去担当,还有更多的日子要为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而努力,而他也将继续坚守在这北方边境,让这边墙永远屹立不倒,成为大明边疆的坚固屏障,护佑着一方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