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我们打出石油啦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穿越1951最新章节     
    刚刚化冰的季节,春寒料峭,可李旭东出汗了。钓鱼能磨炼心性,可是李旭东面对的压力有多大,谁又能知道?结果跑了的鱼比钓到的鱼还多的多,看着手里的三条不算大的鱼获,李旭东也十分忐忑,玛德,这把玩大了,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死。

    三条鱼送给了食堂,领导们比李旭东有风度多了,热情的邀请他烤火之余,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你说的这些都是寄托在安达产油的基础上,如果产油,那我们还是可以答应你,大不了我们用石油去交换我们所需的物资。只是你这赌注太大,你自己也没什么好处,我们想不明白你的动机是什么?”

    “建国之前,我们的人口号称四万万五千万,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我计算了一下,到六零年,我们的人口将要突破六亿五千万。老百姓是要吃粮食的,咱们国家即使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粮食,一亩地最多一年亩产不超过一千斤的粮食,那么多人要吃粮食,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遇到灾荒怎么办呢?我们是欠下了不少老毛子的帐,但是我还是觉得粮食问题很重要,储备量不够,我们需要做点未雨绸缪的工作,争取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吃饱穿暖,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嘛。”

    “好,我先给你组织起八百人的钻井队伍,再加上你让街道组织的那些小青年,怎么地也有三千人了,后勤方面我们负责,你只要打出石油来,我们就给你记功。”

    “好的,我一会就去办事处王阿姨家里落实好青年去石油基地的事情,你们可别骗我,我可盯着粮食问题呢!”打湿了头发要剃,即使输了,也要做到输人不输阵。

    李旭东抬脚要走,被老领导拦住了,叫他一起吃饭,就吃他钓的那几条鱼。

    “领导,我可是豁出去了,大不了把几家工厂卖了,几十吨黄金我还是可以凑齐的。”李旭东表示自己已经想好了退路。

    “我说你小子今天怎么虎了吧唧的,说说吧,为什么不让我们多赚点外汇回来?要知道卖出粮食我们才有足够的外汇购买我们急需的物资啊。”

    李旭东不回答领导的话,反而绕开了这个话题,“领导,您别只盯着农村的这点粮食啊,您得让所有人发挥创造力啊,国外随便一个专利产品就能赚回大把的外汇,咱们发动群众,多多发现问题,改变思路去解决问题,工具不好用就改进工具,设备不好用就改进设备,这样科技才能进步啊。”

    “你这脑袋瓜里都有些啥?我真想打开来看看。”

    “肯定不会是个草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倒是可以大米换小麦,大米的价格比小麦的价格高出七成左右,全部换成麦子,城市里供应头年的粮食,新的粮食就留着,千万别动,到时候全国人民会感谢您的。”

    “行了,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怕出现粮荒?先吃饭,你回去也没吃的,就在这里吃吧,吃完饭咱们再聊聊。”

    领导也是南方人,沪市旁边的,习惯了米饭的感觉就不怎么喜欢馒头的味道,两人就着鲜美的鱼汤,两人吃得飞快,李旭东赞道:“这厨师的手艺不错,要是能给我配一个那就好啦。”

    领导心念电转,“要给你配一个也不是不行,只是你在东北单独开伙不太好吧?”

    “嗨,我就是这么一说,等安达建成城市了,我就去外国赚钱去,争取每年都捐献二十吨黄金出来。”

    “不是六十吨么?”

    “您可拉倒吧,您是不知道啊,宝宝心里苦哇。就为了那么些粮食能留下来当做备用粮食,家里能抵押的都抵押出去了,今后三年的利润我全拿出来,三个老婆都哭丧个脸,说我半点都不为家里考虑,我也不容易啊。”

    卖惨哭穷而已,谁还不会这招吗?李旭东好歹也是后世的电视剧电影和网络培养过的,把很多问题都看得通透。

    “不错啊,你的一番鬼话都能编的这么溜了,看来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了。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我就想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嘴上说说啥还是可以的,您也知道其实我哪一行都不擅长,管理一家企业或许还行,管理一个城市就力有未逮了,我只是想把我的想法变成现实,自己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目的达到了就行。”

    “嗯,天生的大将军,凡事只要吩咐下去就行了,你现在还少个秘书,要不要分一个给你?”

    “胡澹庵《解人颐》开篇不知足诗有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比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领导,我没那么多想法,如果想要往上爬,总得多去领导家里汇报汇报工作,可您家里住哪我都不知道,我不愿意拍马屁,我吃山珍海味的时候可没想起过您在吃粗茶淡饭,所以我并没有把心思放在仕途上。您应该知道啊,当官只会是我肩膀上的重担,我不想负责什么工作,只想随心所欲地过好每一天。阳明我都不想要,还秘书,我的一点秘密他都给你们汇报了呗。您别说什么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之类的话,我不做亏心事,但谁还没点秘密啊。唐朝的时候,房相的老婆为了家里的事情不被泄露出去,情愿喝毒酒,也不愿意让外人进家门,您看着安排吧!”李旭东一语道破天机。

    领导也看出李旭东是真的无心仕途,怪不得谁都敢怼呢。不过这样也好,这样的人无欲则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心里对李旭东的欣赏更是增添了几分,既能认清自己,又能认清社会的人不多了。

    第二天李旭东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各个街道还有很多没工作的小青年等着自己去解救,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吃的了苦,呵呵,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应该会让他们成长起来的吧。

    “王阿姨,我回来了。”李旭东站在办事处王主任的门口喊道。

    王主任看到李旭东很开心,解决自己辖区就业问题的大功臣回来了,“哟,旭东啥时候回来的?”

    “昨儿下午到的京城,本来准备去您家的,怕打扰您休息,结果今儿起晚了,上回我跟您说的事儿您还记得吧?三天时间,三天时间内要集合完毕,然后送到部队训练一个月,天时不等人呐,您这里有多少人就安排多少人,体检不合格的被退回来您可别怪我。咱尽快啊,我还得去趟石油工业部,这起晚了太耽误事儿。”

    “行,我这边好说,只是你那里要多少人?晚上来我家吃饭,你姨父也想咨询你一些事儿,王姨给你做几个菜,你也喝两盅解解乏。我这里就不留你了,马上我就安排人通知下去,你那里真的啥人都能接收?”

    “身体不好的就算了,那里是一片荒原,啥也没有,条件艰苦着呢,别的不论成分都要。”李旭东听懂了王主任的顾虑,不过没关系,只要不是敌特,啥人都行,去那里就相当于劳动改造了。

    要协调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勘探的事,还需要医疗、油料、林业、运输、通信、安全等等各个方面的保障,各个方面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很多集装箱只能做办公用地,想要安置人口还真是超级大难题。

    东北的天气又很怪异,六月份大棉袄裹在身上都不觉得热,九十月份西伯利亚的寒风就吹过来了,可以供人建造房屋的时间很短,争分夺秒那是必须的。

    在李旭东紧张忙碌的时候,川省也传来了地质专家的消息,那边也发现了和安达一样的地质条件,而且川省的气候条件比东北要好多了,天时地利人和上的比较,这意味着李旭东的准备工作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分兵川省。

    没有条件也要上,李旭东不信这个邪了,他知道很多人不看到东北那片地方能出石油,给出的理由也很强大。就连老大哥的专家也认为要是那嘎达产石油的话,早就被小本子国发现了,还能轮得到你不成!

    这话其实也不算错,小本子占了东四省那么多年,该找到的早就找到了,何况后来老蒋又请了阿美莉卡的勘探队对东北进行了一次勘探,不可能还会轮到啥也不懂的李旭东找到石油。

    李旭东没有得到大多数领导的支持,不是因为他的资历太浅,而是东北确实被勘探过太多次了,不相信李旭东才是正常的。

    挺李旭东的只有自己的领导,更多的领导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本来就不富裕,集中精力把最有可能的事情办好才是对工作的负责。

    雪上加霜的事情发生了,人力撤走了四分之三,物力撤的更多,还好的就是李旭东自己组织的设备没有运往川省,实乃不幸中的大幸。

    时间过得飞快,王主任协调的人员来了报名人数的一半,更多的家庭不愿意自己孩子吃苦,尤其是四九城里家里有老人的,唠叨着说道:“宁古塔还没那么远呢,去那个安达县那不是等于流放了么?”

    人多力量大,人数不足就用工程机械来凑,一台机器有时候胜过一百个人的力量,少数熟练工人从西疆直接调到了北疆,算是老领导对李旭东的最大支持了。

    谁都不会一帆风顺过完这一辈子,人生总会遭遇一些挫折的,面对挫折,李旭东的应对很简单,几个电话打出国,后续还会有两船机械设备和其他物资到达大连,家里的三位夫人最担心的就是李旭东吃苦,能用最好的绝对不会用第二好的代替,至于欠下多少人情债,那没关系,等我家老公回来了就还。

    李旭东和地质勘探队的专家们带着大杂院的子弟们很低调的出征了,土地还没完全解冻,不过没什么关系,有机械的力量加持,人定胜天。专家也还是那几个专家,李旭东新配了一位秘书,领导体谅李旭东的奉献精神,专门安排了一个生活秘书,他开来的两台越野车也没要他的,一台给了他,一台给了地质专家们。

    前期的集装箱都组装了起来,设备和物资都是部队的战士们帮忙搭建的,就连汽车也抽调了一个运输营和油料股,另外还有一个营的兵力驻守在周围。

    火车到达哈市,接下来的路程由三台带空调的客车和一长溜的运输车来完成,运输车上带有柴油取暖器,顶上是厚厚的毡毯裹得密不透风,八百人的队伍一趟就全部拉完了。

    原本准备的三千人的住宿和吃食现在也用不上那么多了,而且对于李旭东来说,一点吃食算不得什么,吃就吃好点的,谁叫这里环境这么艰苦呢。

    来到这里的都是吃苦耐劳的普通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多的人基本上都选择去了川省。

    在安达,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待遇最好,他们可以睡在集装箱做的房子里面,然后优先女生,来此工作的新人统一发放二十七块五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学徒期,再加上高寒补助、野外作业等一系列补助,不仅工资能保存下来,而且补助也达到了十二块五,其他的生活用品全部都由安达县石油基地提供,大到帐篷睡袋和个人衣物,小到洗脸毛巾和牙膏牙刷由里到外全部都免费发放,衣服鞋袜都是两三套不等,就连女生私密的东西都由基地免费提供,可笑的是很多女生居然不会用,还得某某同志亲自教她们如何撕下塑料胶带,如何固定。

    李旭东尽了最大的努力来保证后勤,本来应该睡的地窝子,被李旭东的活动板房代替,房间不够那也没办法,大通铺走起,李旭东也睡大通铺,理由是大家挤在一起暖和。

    从无到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有人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工人们倒是没什么怨言,虽然寒风刺骨,但是吃的穿的比在四九城的时候好多了,一个礼拜还能吃上三次肉,餐餐还有鸡蛋汤,没什么不满足的,就是上厕所比较为难,不少人对此提出了意见。

    来自西北甘省油矿的某某钻井队已经把井架高高的树立起了,地质专家们共同协商之后确定的位置,大家都要忙碌起来,真正开始工作了就很具体,首要的任务是出油,打出石油才是真的。

    搭建房屋,除了林场的木头一车车的往基地运送,还要组织队伍烧窑,挖地窝子,勘探队和石油工人更是忙的不亦乐乎,不仅要带徒弟,还要操作设备,好些机器他们都没见过,自己也不知道使用,李旭东分身乏术,把那些专家也拉了上来。

    这里福利待遇好,大家都能吃苦耐劳,警卫营的官兵们经常被放出去打野兽,只是李旭东规定了大型食草动物只能打公的,母兽和小的都不能打,食肉动物多打一点没关系。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生态平衡,人也是食肉动物,减少动物之间的啃食很重要。

    初中毕业的就操作机器,没什么文化的就当建筑工人,学历基本上决定了你能干什么,想要往好岗位走可以,先学习吧,过了技能考试等岗位有空缺了就可以。有混日子的,也有想往上爬的,四间集装箱房变成了夜校。

    时间在飞快的流逝,钻头已经打进去八九百米米深了,专家们也开始急躁起来,“怎么会没有石油呢?应该有的啊,要不换个地方再钻一下试试?”

    “别,继续钻,就算把地球打穿了我们也要找到石油!”李旭东心里很笃定,这里是黑省的第一口油井,绝对不会错的,没看见石油,那说明深度不够,具体需要多深李旭东也不知道。

    专家们也是一脸的为难,这里的地质条件满足沉积盆地的一切需求,而且李总指挥也调来了这么多的机械化设备,很多需要人工的地方都是用了机器,耗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要是找不到有石油的地方,闹个灰头土脸,那就尴尬到姥姥家了。

    改进工作一直在进行,李旭东和专家则是日夜盯着钻机,九百五十米、一千米、一千一百米、一千二百米。当钻机的声音明显的不同之后,黑色的石油喷薄而出,这一刻,人群沸腾了,数不清的铝制工作帽飞上了天空,大家搂抱在一起,尽情地欢呼着雀跃着。

    李旭东看了看时间,今天是一九五七年九月二十六日上午十时二十二分,他自认为见过了太多的大场面,一定不会激动的,真正到了这一刻,没有谁能忍得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两行清泪伴随着现场的尘土,在充满希望与笑容的脸上肆意的流淌,“我们成功啦!我们打出石油啦!”

    多少个日夜,大家始终奋战在一线,机器出问题,专家和工人一起上,李旭东和所有工作人员一样,辛勤的劳动着,哪里管的了刺骨的冰寒或者是夏天成群结队的蚊虫。

    这里没有什么领导概念,大家都是一样的工作,有什么困难依旧是党员干部带头,真正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大家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