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织娘
作者:还是困啊   谢茯和她的瘸腿夫君最新章节     
    终于到了镇上,李贵芬不等驴车停稳就跳下车,落脚点不好,差点摔了一跤,骂骂咧咧地站稳。

    王红月和她们不是在同一家铺子拿货,和其她婶子一块。

    刘荷花问:“小茯,交了货,你还要去哪?嫂子没啥事,陪着你一道。”

    “我想去布庄瞧瞧。”

    “买布啊?”

    “不买,我想问问一匹布大概多少钱。”

    “我晓得,一匹麻布一百五十文到三百文,棉布五百文到八百文,咱们农家人都穿麻布,耐磨。”

    谢茯琢磨着问道:“荷花嫂子,你知不知道自己织布卖给布庄,大概能赚多少钱。”

    “以前我在娘家时织过布,一个月织了一匹,卖了三十八文钱,比绣荷包赚钱,累得慌,从早做到晚,腰疼得受不了。”

    她本想相中人家,让娘把织布机给她当陪嫁,家里人不同意。

    “虽然累是累了点,当你拿到钱的时候,觉得累都是值得的,不辛苦哪能赚到钱。”

    “荷花嫂子,三十八文是最高价钱吗?”

    刘荷花摇了摇头:“我那时赶巧,年前拿去布庄卖,有个人要买一整匹麻布,我抱着布进去,被老板拦了下来,给了我三十八文。”

    “也要看你织得好不好,我听说有人卖到四十文,也有人卖了三十五文,三十文,这价钱卖高卖低,还不都是老板一句话的事,心情好,多给两文,心情不好,少给两文。”

    “我们这些人又不是月月给老板送货,价钱不定,里正家儿媳妇刚嫁过来那两年,月月给镇上送货,一个月能赚七八十文。”

    曾经去他们家瞧过,织布快,织得好,还会织花样,那赚得钱更多。

    “那么多。”谢茯避开迎面过来的人,走在她身后,“嫂子,她织得是麻布,没有花样的?”

    “麻布和棉布,有花样价钱高,棉布赚得更多,她娘家人去镇上请人教得,想着自家闺女嫁到了婆家,有本事赚钱,不受婆家欺负。”

    同人不同命,都是做娘的,人当娘的为了闺女想好了将来,有些人却怕闺女……

    刘荷花收回了思绪,转头问:“咋问起这事了,你想织布卖?”

    谢茯点头又摇头:“想着的,拿络子回去,从早打到晚,一个月赚不到三十文,我这两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捏得疼。”

    裴青生现在以抄书为主,上次拿回去的络子,快半个月才打完。

    “是这样的,手速再快也不行,家里杂活多,拿最简单的络子,没人帮着,一个月能赚三十文就不错了。”

    “铺子里的老板娘说得好听,一天打八十根,赚一文钱,那是她没有打过那么多,真一天下来,手碰不了别的东西,一碰就发疼。”

    谢茯附和道:“我原本想样式简单,一天肯定不止能打八十根,拿回去之后,要不是青生帮忙,我一天连四十根都打不到。”

    “而且我家里还有很多农活要忙,不能天天在家打络子,这次去拿六十根一文钱的样式,估计一天还是打不到那么多。”

    越贵的样式,绳子越细,样式复杂,耗费的时间更久,盯得眼睛难受。

    两人来到铺子门口,刘荷花开口:“等会我陪你去布庄瞧瞧,你想织布卖也成,不过得先学会织布。”

    “好,拿完货去看看。”

    交了货,拿了钱,换了新样式,两人从铺子出来,直接去布庄。

    刘荷花带着她来到青玉布庄:“这家老板实在,给价比其它铺子高一点,卖布料会多扯一些,村里人常来他们家买布料。”

    青玉布庄很大,铺子两百多平,各式各样的布料,颜色齐全。

    “好多人啊。”谢茯打亮着铺子,店伙计都忙不过来。

    “快过年了,扯料子回去给孩子做新衣裳。”刘荷花拉着她来到放布料的柜子前,“你看,这一匹布一百五十文。”

    纯色麻布,没有任何染色,是店铺里最便宜的一种。

    其它麻布根据颜色不同,价钱不同。

    颜色不容易染,不容易固色的,价钱越高。

    刘荷花指着纯色棉布:“你看那匹,最低五百文,染色加花样价钱贵,花样越复杂,价钱越高,不过这种花样一般人学不到。”

    店伙计送走了客人,笑眯眯的来到两人身边,听到两人的谈话,从架子上拿起一匹靛蓝色料子展开。

    “这匹素色云锦最低十五两,花样复杂,价钱就高,这其中有很多道工序,一天连一分都织不到。”

    一天才织几厘米,难怪价钱那么贵。

    店伙计把布料放好:“二位小娘子,要买什么样的料子。”

    谢茯问:“我们不买布,想问问一匹布在你们家能卖多少钱?”

    “小娘子自己织布?”

    “对。”她指着身后的纯色麻布,“这样一匹布,能卖多少钱。”

    “小娘子,这要看你织出来的料子咋样,算去你买麻线的成本,在我家,你最少能赚三十五文。”

    “若是能长期供货,价钱可以在向上涨几文,最高五十文,不过得看你带来的料子,我们才好给价。”

    谢茯点了点头:“那棉布呢,纯色一匹,大概能赚多少钱?”

    “六十文至一百文,还是那句话,看织出来的料子咋样,带花样是另一个价钱。”

    店伙计不动声色地打量两人的穿着,随即说道。

    “咱们镇上有一位织娘,曾在官宦人家当纺织娘子,会的花样多。镇上很多姑娘去跟着她学,不过价钱高,想去学得给十两银子。”

    他听说这位织娘脾性不好,织错一步要被打手板,有些姑娘在家里娇宠惯了,被当着众人打手板,面子上过不去,受了委屈,好些个一气之下不去了。

    “那么贵!”刘荷花瞪大眼睛,她们哪拿得出十两。

    店伙计笑着回:“贵是贵了些,但这位织娘,也细心教导,学会了,一辈子的手艺,到哪都能赚到钱。”

    最重要的是能传给女儿,一代代往下传,算下来,十两并不贵。

    谢茯又问了一些,才道谢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