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春耕!
作者:编号柒小柒   种田成首富,谁稀罕当你的太子妃最新章节     
    这一场持续八天的大雨,直接把死气沉沉的村庄浇活了。

    人活一世,最怕的是没有盼头。

    有了盼头之后,即便饿着肚子,大家伙脸上依旧喜气洋洋。

    八天后,雨势渐小,虽然还没有彻底放晴,村里人都坐不住了往地里跑。

    给旱田放水,给水田蓄水,忙着热火朝天。

    又下了两天小雨,天彻底放晴,温度飞速回暖,催得天地间生出绿意。

    薛灿站在高坡上遥望北山,简直一天一个样。

    孙里正不停敲锣,将村里人聚到村中空地,再三强调不要错过春耕,抓紧时间翻地挑种,五月一到,顶多半个月,必须把该种的全种上,要不然追不上秋收。

    遥北三州一年一季,五月到九月,无比珍贵的生长季。

    薛灿听完孙里正的嘱咐,心中暗暗盘算起来,冯家劳动力大概有十六口,这是她唯一能用的劳动力。

    薛德彪和他那帮兄弟们不成,他们人人家里都有地,不可能到她这边来帮忙。

    甚至连大伯一家,以及石磊都不成。

    她们家只有她自己、许氏和二狗,能够去地里忙活,勉强算两个劳动力。

    她越琢磨越觉得形势紧迫,必须好好规划一番,才能把该种的全种下去。

    一路小跑回到家中,先跟薛大伯和庆有哥商量,能不能挤出时间帮她种地。

    薛大伯和庆有哥对了一下,分家后他们土地少了些,顶多五天就能忙完,其余时间过来帮她。

    再去找冯灵,提前跟人家商量好这事,问问工钱是想要银子还是要粮。

    冯灵询问左右,很快做出决定,一半银子一半粮食。

    没有粮食,他们吃不饱,也没有力气干活。

    薛灿一一答应,决定明日得去趟北堂县,看看薛沐和耗子,以及齐叔和马叔他们,顺便买回来点粮食、猪油和盐。

    从冯家出来,再去找薛德彪,询问他和兄弟们的安排,忙完家里的活,能不能来她这里上工,价钱好商量。

    薛德彪痛快地应下,说这事包在他身上,会尽快给她一个靠谱的回话。

    安排好这些事,薛灿飞速跑回家,左右看了一圈,跟家里人商量起春耕时做饭的事。

    依照薛灿的意思,大伯娘不能去地里忙活,她手艺最好,要在家里做好吃的犒劳大家。

    大伯娘笑道,“做饭算什么事,你放心,地里的活跟做饭两件事都不耽误。”

    “不能全干,”薛灿严肃地说,“大伯娘,您病才好多久,可不能累垮了,这事您听我的,不能拿自己身体不当回事。”

    宝莹附和,“娘,灿姐说得对,我身体结实下地多干点,不差您这一个劳力。”

    杨花也表态,“对啊婶子,今年还有我呢,原先家里五亩地都是我一个人干,我能顶一个男人用。”

    “家里有男人,哪用得上你,”大伯娘板着脸,话语间却掩饰不住关心,“你看你瘦成这个样子,我更怕你累病了。”

    杨花抿嘴一笑,害羞地低下头,心里暖洋洋的。

    “大家别争了,听我安排,”薛灿一拍桌子决定,“大伯娘和杨花负责一日三餐,地里的活少干点,其余人全部下地,能干一点是一点。”

    隔天一早,薛灿跟薛庆有去了一趟北堂县。

    原先压得结结实实的土道,现在成了一片泥泞,原先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硬生生走了两个时辰。

    到了县城,才发现县里也是一片狼藉,塌了不少房子,还淹了不少货物。

    齐叔正在收拾杂货店,薛灿和薛庆有上前帮忙,顺便聊了一会儿。

    看完齐叔,又去看马叔,正巧在那里碰见刚从西护县回来的商贩们。

    听商贩讲,这一下大雨,彻底把西护县的粮价下崩了。

    不少人都欠了一大笔账,收不上钱,也看不见粮食,闹得家破人亡。

    薛灿默默地摇头叹气,这就对了,炒粮食能有什么好结局,幸好她及时抽身,该赚得钱都赚了。

    北堂县粮行大门依旧紧闭,屠户那边也没有猪肉。

    薛灿逛了一圈,只买了俩罐子盐回来,然后趁薛庆有不注意,往车棚里塞了一袋麦子和一袋精白面。

    最后去看看薛沐和耗子,他们两个聪明机灵,高老先生和夫人又没有子女,早把他们当成孙辈疼爱,他们两个在私塾里混得如鱼得水。

    薛灿送上一包茶叶,给薛沐和耗子请假,让他们五月初回家忙春耕。

    读书归读书,她可不想两个弟弟变成书呆子,村里的孩子不能忘本,该种的地还是要种。

    高老想了想,答应这件事,顺便教育薛沐和耗子,“粒食伊始,农之所先,古今修赖,是曰人天,去吧,回家好好干。”

    转眼到五月初,遥北大地彻底苏醒,树枝上鼓出花苞,野草茸茸连成一片,天地间彻底换了一个颜色。

    天还没亮,家家户户点灯烧火准备早饭。

    吃糊糊不顶用了,挤也得挤出来一点黑面馒头或者糙米窝头。

    村里人饱餐一顿,迎着朝阳下地去了。

    种水稻要先育秧,选一块最肥沃的土地,将精选过的糙米撒下去,再盖上一层薄薄的土,等待种子发芽长成秧苗,再去水田里插秧。

    村里一般五六家一起育苗,轮番照顾,这样的话均摊风险,省得育苗失败,今年就没法种水稻了。

    等待水稻发芽的同时,村里人会去播种小麦、高粱、以及各种豆类,最后再去插秧。

    插秧结束,等于春耕结束,村里人便可以喘口气了。

    薛灿这边却与村里人的节奏不同,她没有跟任何一家合作育苗,将水田全部交给薛老大耕种。

    她带着自家人和冯家人,先从旱田开始忙活,种下一亩亩土豆、花生和玉米。

    忙完那十几亩旱田,迅速转移战场,来到北山脚下,五十亩荒地所在处。

    遥望北山,那一条小溪还在,薛灿早已经挖好一道水沟,引着小溪贯穿五十亩荒地,留作备用水源。

    沿着水沟两侧,优先种了土豆,然后是花生和玉米,最外围全部种了红薯。

    薛灿印象中,土豆最怕旱,红薯对土地要求最低,希望她没有安排错。

    忙完耕种,薛灿双手合十祈祷,各路神仙老爷,保佑今年风调雨顺,让她有个大大的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