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成果初现
作者:暗夜郁金   回到治沙村我用空间治理沙漠最新章节     
    叶逸尘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悠悠醒来,简单洗漱一番后,他如往常一样轻装出门慢跑。

    清新的空气如汩汩清泉般充盈着他的胸腔,让他原本还有些混沌的头脑愈发清醒。慢跑归来,他享用了一顿简单却营养均衡的早餐,便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向实验室。

    实验室里,那三棵猴面包树宛如沉稳的老者静静地矗立着。叶逸尘轻手轻脚地取下树上成熟的种子,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专注。

    他先将种子放入无菌操作台的培养皿中,用精细的镊子轻轻夹起,置于显微镜下仔细观察。

    他记录着每颗种子的形态、大小、纹理以及胚乳的发育状况,为后续的基因编辑改造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于是将种子放入特制的含有特定生长调节剂和营养物质的培养皿中,加入精心调配的化学试剂。这些试剂的比例和种类都是他经过无数次实验和精确计算得出的,稍有偏差都可能导致改造失败。

    叶逸尘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微量移液器,将试剂按照严格的浓度梯度一滴一滴地准确加入,眼神中没有一丝懈怠。

    然后,他启动了先进的基因编辑仪器,设定好精确的参数,运用 cRISpR-cas9 技术将特定的基因片段导入种子的细胞中。这一过程需要极度的耐心和精准,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手中的操作杆轻轻移动,仿佛在进行一场精细的基因手术。

    在改造过程中,实验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温度控制器失灵,导致一部分种子所处的环境温度异常。

    叶逸尘心急如焚,迅速找来工具,凭借着扎实的物理知识和对仪器原理的深入理解,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抢修,终于使设备恢复正常。

    还有几次,因为计算失误,试剂的配比出现偏差,差点让整个改造计划功亏一篑。但叶逸尘临危不乱,重新核算数据,及时调整试剂用量,一次次有惊无险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终于,经过漫长而紧张的操作,他成功获得了十枚全新的猴面包树种子。

    叶逸尘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将这些种子小心翼翼地种在模拟的沙漠培养室的沙漠土中。

    从种下的那一刻起,他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仔细观察并记录种子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包括发芽率、根系生长速度、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等指标。

    七天过去了,仅有八颗种子成功发芽,有两颗种子始终毫无动静。叶逸尘眉头紧皱,他用放大镜仔细检查未发芽的种子,发现可能是种皮过于坚硬,影响了胚芽的突破。

    于是,他尝试用弱酸溶液浸泡这两颗种子,期望能软化种皮,促进发芽,但最终还是未能奏效。

    十五天后,芽苗开始长出枝丫。然而,有两棵树苗却未能长出枝桠,并且很快就出现了枯萎的迹象。

    叶逸尘赶紧对这两棵树苗进行根茎检查,发现是根部受到了轻微的虫害侵蚀。

    他迅速调配出低毒的驱虫药剂,小心地浇灌在根部周围,同时增加光照时间,以增强树苗的抵抗力。但很可惜,这两棵树苗还是没能挺过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又不断涌现。其中两棵树在生长过程中遭遇了真菌感染,叶片上出现了褐色的斑点。叶逸尘立刻将染病的叶片剪除,并使用专门的抗菌药物进行喷雾处理。

    他还调整了培养室的通风系统,降低空气湿度,以抑制真菌孢子的扩散。尽管他全力以赴地救治,却还是没能挽回它们的生命。

    还有几棵树因为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分布不均,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叶逸尘精心调配了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液,通过精准的滴灌方式为每棵树苗补充所需营养。但由于前期的营养缺失,这些树苗还是逐渐枯萎。

    三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新的猴面包树逐渐长成。经过测算,在阳光充足和空气干燥的情况下,每天能通过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收转化储存水 600 升;在地下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每天更是可以利用渗透调节机制转化存储 1100 升。

    叶逸尘激动地看着眼前的数据,立刻联系了导师李教授。电话那头的李教授得知这一消息后,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火速赶到了实验室。

    李教授一进门,连气都来不及喘匀,便急切地问道:“逸尘啊,快给我讲讲详细的情况,这实验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难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叶逸尘连忙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都详细地向李教授汇报。李教授边听边点头,时不时提出一些关键的问题,眼神中满是对实验的关切和对成果的期待。

    李教授走到培养室,仔细查看了那三棵成活的猴面包树,又认真比对了实验数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

    “逸尘啊,这次的成果很有价值,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得继续深入研究。

    你可以考虑把这次实验的整个过程和数据好好整理,作为你毕业论文的重要素材。从基因层面的编辑改造,到种子萌发阶段的生理生化变化,再到树苗生长过程中的生态适应机制,都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叶逸尘点了点头,说道:“老师,我也正有此意。不过对于毕业论文的框架和重点,我还有些拿不准,您能给我些指导吗?”

    李教授沉思片刻,说道:“首先,你要在论文开头清晰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从全球气候变化下干旱地区的生态需求,到植物基因工程在改良物种适应极端环境方面的潜力,让读者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

    然后,详细描述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包括种子的选取标准、基因编辑的靶点和技术手段、培养环境的模拟参数等。重点要放在对实验数据的深度分析和讨论上,解释每一个结果的产生原因和潜在影响。

    比如基因编辑后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对植物生理过程如水分吸收、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

    还有,别忘了对实验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比如样本量的限制、环境因素控制的精确性等,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比如进一步优化基因编辑策略,或者开展大规模的田间试验。”

    叶逸尘认真地听着,不时做着笔记,说道:“老师,那在论文的语言表达上,您有什么建议吗?”

    李教授拍了拍叶逸尘的肩膀,说道:“语言要准确、简洁、专业,但也要尽量让非专业人士能够理解。图表的运用也很重要,要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和结果。

    比如绘制基因表达量的柱状图、树苗生长曲线等。另外,引用参考文献要规范,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

    叶逸尘若有所思地说道:“老师,我明白了。我会按照您的指导认真去写的。”

    李教授微笑着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接下来,我们再探讨一下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个实验,扩大研究成果。”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最终只有三棵树长成了成树,其余的都在中途夭折。

    叶逸尘看着眼前的三棵茁壮成长的猴面包树,虽然对那些中途死亡的种子感到深深的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等到猴面包树种子成熟也快到期末了,正好可以带上种子去到祖国西锤,去实验研究成果,那里还有着祖国最可爱的人在坚守,思绪开始回到那一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