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丈量土地
作者:金子座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最新章节     
    太史慈坐在那里思考,其他人都不说话,等着太史慈的答复。

    太史慈拉弓的手指不断颤动,心里正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整个大堂落针可闻。

    许久,太史慈抬头看向太史颂文说道:“他们怎么证明那些被抢走的田亩是他们的?可有依据?”

    “这……”太史颂文本打算说地契,可突然想起这些地契在之前大都被黄家抢走了,而且那时候官府都由黄家掌控肯定早就将收尾处理干净了,一时间愣在那里。

    太史慈接着说道:“他们毕竟于我有功不可寒了他们的心,但地契乃一郡之本不可轻忽,若手中有红契便承认是他们的土地,若没有,吾只能收归国有。日后我会建立一家商会,到时候会分两成的干股给他们,招揽人手也会先于他们几家挑选,让他们放心。”(古代地契分红契白契两种,俗称“民契”与“官契”。买卖双方未经官府验证而订立的契据叫做草契或白契。立契后,经官府验证并纳税,由官府为其办理过户过税的手续之后在白契上粘贴由官方排版统一印刷的契尾,钤盖县州府衙的官方大印,便成了官契,或者也叫做红契。地契由买方保存。)

    太史颂文点点头,虽然有些对不起这些人的付出,但目前也只能这样了,至少承诺会有补偿。

    随后太史慈对张宁说道:“夫人,还有一事请你帮忙,非常重要。”

    张宁走上前抱拳道:“请说。”

    太史慈严肃的说道:“绘制地图丈量全郡土地,清楚我们辖区所有的土地、矿藏和归属,还有百姓隐户的数量,这是我们日后改革的基础,千万不能马虎,全郡所有人力物力皆由你调遣,包括我,你能否承担?”

    张宁兴奋的脸都红了,抱拳大声道:“定不辱使命。”

    其他人也兴奋起来,急性子的管亥开口问道:“主公,要开始了?”

    太史慈点点头笑道:“对,要开始了。”管亥一听,一下子激动起来,其他人也一副激动的样子。

    看着其他人兴奋的模样,太史颂文虽不明其意,但也没问,日后自然就懂了。

    太史慈接着说道:“颂文兄还有一件事,写几封降表给下面的各县。”接着对管亥等人说道:“等颂文兄写完,你们率领部下去各个县城招降,若是投降便第一时间查封府库资料,若是不降就打下来。还请各位稍安勿躁,等一切尘埃落定,再论功行赏。”

    “喏!”管亥等人大声应下,纷纷下去准备。

    等议事结束,太史慈听卫士禀报,郑玄之子郑益来访。

    太史慈一愣,连忙说道:“快请进来。”

    很快,一袭长衫的郑益进了大堂,抱拳道:“北海郑益前来投奔,还望大人收留。”

    太史慈连忙快走两步将人扶起,开心的说道:“哎呀,益恩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怎能嫌弃,只是不知益恩为何投效于我?”不怪太史慈有疑问,郑益恩得孔融看重已经被举为孝廉,其父还在北海身居显贵完全没必要投奔自己。

    郑益答道:“两个原因,第一,大人救过在下的性命,吾为了报恩。第二,我父子从别处看到了大人给各诸侯的条件,阿父赞曰有商鞅、管仲之风,也很好奇大人能做到什么程度,故而同意在下前来投奔,也是想看看大人能做到哪一步。”

    太史慈赞叹道:“贵父子果有名士风范,吾正缺文人,益恩来的正好,还请暂代长史之位,除了管理全郡文书,还望辅助吾妻丈量全郡土地。”

    郑益一愣,没想到太史慈居然让自己妻子做这么重要的工作,但也没说什么,直接应了下来。官府有了太史颂文和郑益二人扛着,太史颂俊继续掌管郡兵,再加上投效的各个家族的子弟,官府才勉强不至于瘫痪。

    整个战争机器再次运转起来,一支支军队在大将的带领下从黄县向四面八方的下属县城奔去,后面跟随着一队队测量队伍。

    治所都被打下来了,余下的县城依靠那残破的城防根本守不住,大多都很识相的投降了,只有个别榆木脑袋的还想抵抗,但要么被以雷霆之势迅速击垮,要么被部下反叛,不到半个月,各地纷纷归附。接着长安送来了委任状,正式任命太史慈为东莱郡守,直到这时太史慈才正式名正言顺的成为东莱之主。

    ……

    东莱昌阳县是东汉末年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县城,便是现在的威海市文登区。一大早,一支庞大的队伍从远方走向这破烂的县城,洋洋洒洒得有近千人,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跪在道路两边焚香叩拜,好像在叩拜什么神灵一般。

    县令率领手下官吏在城门前迎接丝毫不敢怠慢。

    很快,一行人来到县令面前,一骑越众而出,上面是一素衣女子,未施粉黛,头发简单的系在身后,手上拿着一根九节杖,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出尘之气,便如那落入凡间的仙子一般,正是张宁。

    “见过圣女!”

    “求圣女保佑我全家平安!”

    “昌阳县令见过夫人。”县令上前两步行礼,可说出的话瞬间便被百姓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声所淹没,一时间好不尴尬。

    张宁向两边摆手示意,对县令轻声说道:“先回县衙再说。”声音很轻,却清晰的传进了县令的耳朵里,县令一激灵,连忙在前面引路将队伍请进城。

    城内也有无数看热闹的百姓,太平道的信众们纷纷下跪狂热得呼唤着圣女之名,让那些没有跪拜的百姓显得十分突兀。

    进了县衙大堂,张宁老实不客气的坐到上首,蔡琰跟在身边,对县令说道:“先前已经通知过了,东西准备好了吗?”

    县令点头哈腰的说道:“劳夫人挂心,各家地契已经全部准备好,就等夫人一一核实。”

    张宁点点头道:“事不宜迟,那便开始吧。”

    县令连忙说道:“夫人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歇息一番,本地士绅为欢迎夫人到来也特地准备了一些特产给夫人,都放在后堂中了。”

    张宁摆摆手道:“特产就不用了,讨好我也没有用,地少一厘都不行。”转头温柔的对蔡琰说道:“吾去见见信众们,妹妹先休息休息。”

    “好。”蔡琰点点头,带着跟随的侍女护卫进了内院。

    张宁杵着九节杖走出衙门,迎来了信众们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张宁与信众们打着招呼,既显得亲民又显得高不可攀,分寸拿捏的刚刚好。随后在广场上主持了一次盛大的祈福仪式,才让这些狂热的信众们满意的离去。这便是让张宁主持丈量土地的高明之处,虽然太平道被朝廷打为邪教,可太平道并未销声匿迹,反而在民间顽强得生长着,每年动辄数万数十万众的黄巾起义,除了是实在活不下去以外,也得益于太平道的深入人心,才能有那么多人跟随。

    而把张宁这位太平道圣女拉出来,自然能得到太平道信众得拥护,也时时能得到信众们的帮助,如此深厚的民众基础相当于在当地多了无数眼线,使得那些世族不敢明着反抗,只敢暗地里做些小动作,可有这么多当地人的帮助下,鲜有人能够蒙混过关,也使得工作得以顺利的展开,而那些世族不敢过多的制造障碍,个别脑子不灵光的根本连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