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进屋跟朱高煦挤一挤。
这是不可能的。
陆宁经过一番激烈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前往勾栏。
温柔乡,YYdS!
时间一转,来到第二天清晨。
皇宫内。
朱元璋三人,再度汇聚到一起。
“太孙,你已经想好了,确定要实行封王固京?”
朱元璋坐在首位,单手摸着胡子依旧有些担忧。
之前陆宁的那些话,他也觉得没有问题。
可谁也不知道,这么做的可行性到底有多高。
“是的皇太爷,我已经下定决心。”
朱瞻基一夜未眠,却依旧精神奕奕。
他想了一个完善,最终还是决定要削藩。
长痛不如短痛。
现在不削藩,总不能给自己的子孙埋下隐患吧。
更何况下一朝,就要面临土木堡之变。
完全将其无视,他也做不到。
朱元璋凝重点头,心中也升起几分期待。
他也想看看,陆宁所说的那些话是否可行。
朱棣在一旁沉吟一会,也跟着道:“好,既然圣孙已经下定决心,我跟你皇太爷自然也要支持。”
“不过,圣孙你最好循序渐进,先找来三五个藩王尝试一遍。”
“若是没有问题,再逐渐将所有藩王全都召集到京城。”
朱棣到最后,还是没忘记提醒一番,以免自家孙儿操之过急。
他也知道这是平行世界,但那也是他的孙儿啊。
也是,他们老朱家的后代。
朱棣这个做长辈的,考虑的自然要多些。
朱瞻基虚心接受了二人的建议,当即表示道:“放心吧皇爷爷,孙儿也是这样想的。”
“这次,孙儿只会下五道圣旨。”
“届时,可以先看看情况再说。”
朱元璋跟朱棣满意点头,“如此甚好。”
……
时间飞逝,转眼间便已经过了月旬。
接到圣旨的五个藩王,也全都先后抵达了京城。
几人接到的全都是单独的圣旨,并没有于私下见面。
五个人,全都等待着传召。
这一日,御书房内。
“皇太爷,皇爷爷,襄王,荆王,淮王,滕王,还有梁王均已到达京中。”
“孙儿已经下令,让他们今日进宫。”
朱瞻基立在书房中央,冲着两人拱手,“接下来,就要靠皇太爷跟皇爷爷的了。”
“放心,有咱在,出不了差错。”
朱元璋挥了下手臂,一副坦然模样。
几个子孙后代而已,难道还能在他面前掀起什么风浪不成?
朱元璋真正担心的点,根本就不在这里。
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藩王后续的问题。
朱棣也面带笑意,轻松道:“圣孙不用紧张,你先去后边等待即可。”
“有你皇太爷跟皇爷爷在,这些都是小问题。”
朱瞻基深吸口气,压下激动的心情,拱了拱手便转头走向后门。
朱元璋跟朱棣二人,见状也拿起茶杯,等待着几个藩王到来。
与之同时,皇宫外。
“停下!”
随着一道声响,轿子很快便四平八稳的停了下来。
襄王下了轿子,看到旁边几人的穿着,眼珠差点都掉在了地上。
“荆王,淮王,滕王,梁王?你们怎么也在这里?
襄王心头振动,面对四个藩王有些不知所措。
他没想到,在自己前面自然还有四位藩王已经抵达。
然而下一瞬。
襄王脑海中划过一个念头,浑身都开始冒出冷汗。
加上自己,现场已经来了五个藩王。
那会不会还有第六个,第七个?
朱瞻基将这么多藩王聚在一起,究竟想干什么?
另外四名藩王走上前来,相互对视一眼,全都在对方的眼重看到了惊讶痕迹。
“襄王,没想到你也来了。”
淮王率先打破平静,开口打了个招呼。
襄王上前拱手,沉声询问道:“嗯,就是不知皇上将我们找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知道,诸位有什么想法?”
襄王脸上的神色略显紧张,一颗心脏都提了起来。
在没发生什么大事的情况下,他很难想象朱瞻基叫他们这些人过来的原因。
其余几位藩王全都摇头,表示不解。
荆王自顾自思索了一阵,迟疑道:“难道说,是为了叙旧?”
另外四个藩王:骗鬼呢?
神踏马叙旧,现在不过宣德元年,他们之间有什么旧可以叙?
再说了,有谁叙旧一连找来五个藩王?
这哪里是叙旧,这明明是鸿门宴啊。
五人相视,全都叹息一声,不约而同跳过了这个问题。
毕竟是皇宫门外,谁知道四周有没有锦衣卫。
说话,还是要顾及一些。
话题一换,现场的气氛果然好了不少。
几个人天上地下,捡到什么就聊什么。
正当五人谈到兴头上时,旁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尖细嗓音。
“几位王爷,陛下有请。”
老太监站在门口,脸上的微笑怎么看都能让人感觉瘆得慌。
五人表情当场僵住。
来了!
襄王灵机一动,伸出手,“荆王,你们先请!”
“啊不不不,还是诸位先请。”
“我在后边就行,你们先来。”
……
老太监看着几人争吵,摇头劝道:“各位王爷,你们就别推辞了。”
“陛下,可还在里头等着呢。”
话音落地。
五人的推辞声戛然而止,众人相互看着也没了办法。
得了,是祸躲不过。
最终,几人叹息一声,还是共同进入到了皇宫之中。
一路无话。
很快,几人便全都来到御书房前。
“诸位,谁先请?”
老太监再度开口,转身笑看着几人。
五个藩王全都怔住,各种脏话在心中飙出。
好么,演都懒得演了是吧。
几个藩王沉默一会,最终还是荆王先上前,“我去!不就是一刀的事情吗。”
荆王说罢,抬步便要上前推门。
脸上的表情,还带着几分视死如归。
老太监看着对方推门而入,心中升起疑惑。
不就是面见皇上么,至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