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松谷草堂老道长给凌家子弟们讲解《易经》,说“善易不卜”!
我不由得联想到在现代曾读过的《命自我立》,发现袁了凡“命自我立”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善易不卜”的真人演示。
证明了一个道理:人是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先天的命运!前提必须是依天道而行。
老道长继续说:《易经》的六十四卦,是把宇宙所有的事物进行归纳概括,总结成六十四种代表情境。当我们感到前路迷茫时,不妨打开《易经》,从中找到对应的情境,从卦的爻辞,寻找对策。
这时一位凌家子弟举手了,老道长微笑示意他可以提问。
这位凌家子弟站起来说:道长,你不是说“善易不卜”吗?怎么现在又建议我们在感到迷茫时,打开《易经》,寻找对策?
老道长微笑着说:
是的,“善易不卜”!孔子说过,如果仅用《易经》作为趋吉避凶的工具,真是浪费了这本旷世奇书。
每一个人的一生,从来到走,都是一个人的旅行;那些出现在生命中的往来过客,在一起只为有朝一日的分开;人终归要学会与内心的孤独和平相处。
内心感受到的这份孤独,正是生命旅途中的迷茫;当你成功走过迷茫,并非说你不会再感到孤独,而是在回望过去的时候,你会释然;这份释然,就是生命的成长。
《易经》里说的都是前人已验证的真理,具有指导人生的作用。
迷茫时,打开《易经》,是为解惑,非预测未来。
这时一位凌家子弟举起了手,老道长示意他可以提问。
这位凌家子弟问道:道长,既然打开《易经》,就可以解惑,这不等同于把控未来了吗?为什么说不是预测未来呢?
老道长微微一笑说:
我这里所说的“解惑”,此惑是指已经真实发生不可逆转的事实。你寻求的答案只是成因,期望再次发生或发生类似的事时,能防患于未然或引导事情向想要的方向发展,并非是说一定能改变这件事的结局。
从事物发展过程中,掌握了运作的规律,从而预测结果,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但仅限于高人; 我们普通常人,没有博大精深的学识,是难以做到准确预测的。
任何事件发生、发展乃至结局,都会被很多不同的因素左右,未到最后,不知结果如何。
但当你对失败进行反省时,你会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作出干扰,引导事情走向你想要的结果。
这就是学会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的重要性。
凌家子弟纷纷点头。
老道长继续说:《易经》里经常提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请问谁可以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时一位凌家子弟站起来回答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意思是有来自上天的护佑,做事情就很顺利,没有不吉利的。
老道长微笑着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上天的护佑呢?
这位凌家子弟说:我们可以勤祭拜,向神明祈求保佑。
老道长继续问:如果与你争夺同一件事的那个人也勤祭拜,向神明祈求保佑,那么,神明该保佑谁?
这位凌家子弟挠了挠头说:那就要看谁更虔诚了。嗯,或许,我和他求的不是同一尊神。
老道长继续问:你的意思是你们求了不同的神明,两位神明接到你们的祈求后,就进行一次比拼,哪位神明赢了,他保佑的人就赢,是这样吗?这不是要神仙打架么?
其他凌家子弟哄然而笑。
这位凌家子弟尴尬地笑了笑说:道理确是不通!神仙怎会为了区区的凡人打架呢?
老道长说:是啊,每一个人都去求神,神该保佑谁?所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句话,不是指“得到来自上天的保佑,做事就一定吉利”的意思。
我们前边曾讲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世间一切,在上天的眼中,都是平等的,均如“刍狗”;当使用价值失去后,就弃之如垃圾;天地不会对某人某物格外仁慈或施恩。
老天很公平,它的公平是无差别的,一视同仁;它只会帮助合符天道人伦、有价值的人和事。
先贤们设置众神,只为让人们心有所依、心存敬畏;焚香礼拜只是一个让人们向心内神明靠拢的法门;但是后来人们心存贪念,想从礼拜中得到现实的利益,以为供奉的祭品越多,要求就会得到满足;把高高在上的神明,演变成他们内心的收取贿赂、为人消灾的贪财小人!
所以一心想靠贿赂,来赢取先机的人,不是上天认可的正道。
凌家子弟们纷纷发出“哦、哦”的声音。
老道长继续说道:人们从一开始,就把“自天佑之”的“自”理解错了!这个“自”并非“来自”的意思,而是“自己”的意思。
就是说要靠自己努力,只要符合天道规律,上天自然会让事情顺利;假如你反道而行,就别怪上天把你弃之如祭祀完结的“刍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易经》,并非指你学习了,就能得到上天的保佑,而是指学习了真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你就一定诸事顺遂。
读懂了《易经》,我们掌握了宇宙存在的定律,依之而行,就是所谓的“趋吉避凶”!
凌家子弟们纷纷点头。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人的一生,终归还是需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