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平遥古城
作者:云游四方   报刊社最新章节     
    傅山是个大孝子,中年丧妻后一直未续,而是照顾年迈,体弱多病的母亲。

    头脑就是他研制出来的,里面有羊肉,莲藕,山药等等八种食材。所以也有人叫【八珍汤】。黄母问然后呢?

    “头脑有很强的滋作用。傅山的母亲一个冬天吃下来,整个人恢复如初。

    “那我得尝尝。”

    张峰又说,头脑是个好东西,对于妇女和老人具有滋补作用。刚开始您可能不习惯,多喝几次会上瘾。

    黄母环顾四周,果然食客中,以中老年人和女人居多,像张峰和黄俪的年轻人并不多见。她夹起一个羊肉烧卖,细细的品尝着…

    “哟!烧卖做得好,极其的鲜美。头脑有股怪味…”

    张峰说有些食品刚开始可能不习惯,时间长了就好了。比如老北京的卤煮,长沙的臭干,西安葫芦头…头脑只有海明有,全国任何地方都找不着。很多人别说喝了,恐怕听都没听说过。

    黄母说,我就是头一次听说。俪俪以前喝过吗?

    “妈,我听说过的,喝还是第一次。我觉得还好,可以接受。妈咪,你喝头脑,要就着腌韭菜,你试试。”

    黄母这才发现,所有喝头脑人的面前,都放着一只小碟子,里面是腌韭菜。

    虽说味道有些怪异,黄母还是勉强的把那碗头脑喝完了。休息片刻,他们准备启程。黄母突然发现,一股热气由丹田升起,浑身由里到外感觉暖洋洋的。外面天寒地冻,她一点儿都不觉得冷。哇塞,效果这么好吗?

    冬天的平遥古城,似乎更有些韵味。街上的路人不多,更彰显出老城的沧桑。

    平遥古城地处山西的中部,学历史的知道,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平。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

    踏入平遥古城的明清老街,让人感受到历史沉淀。映入眼帘的是独一格市楼,它是老城内唯一的阁楼式高层建筑。坐北朝南,雄伟壮观。

    是平遥的标志建筑。

    游客们会在这里照像,以证明自己来过平遥。黄母拿出带来的尼康照相机,张峰给她们母女拍了几张照片。

    母女俩都很上相,摆个pose,堆砌个表情显得很专业。从相机的取景框望去,黄母时髦现代,且有风度。

    年轻时也是美女。

    不仔细的看,还以为她们是一对姐妹花呢!黄母一再的邀请张峰,黄俪把他拽过来,请路人拍了个合影。

    在美摄部这段时间里,张峰也摆弄过摄影。所以对专业相机略知一二,黄母这台小日子尼康,价格不菲。也属于专业级的了。他曾听孙明说过,得好几千块大洋。

    总之,凭他张峰的工资收入,不吃不喝不消费得两年,才能买这么一台相机。

    乖乖,她真有钱!

    黄母衣服上的标签都是洋码码。张峰虽然不懂品牌,一看知道是进口货。做工精良,绝对不是等闲之物。

    联想到黄俪目前住的那套房子,装修和室内用品都很高档。冰箱彩电一应俱全,这充分印证了他的猜想,黄俪这一家子,大有来头呢!

    她家究竟是做什么的?竟然这么富有。当官的?不大像。那时候做官的人还比较廉洁,即使敢贪污,也不敢这么明晃晃的花钱。

    那就是做生意。

    也不应该,八十年代初期还都是计划经济。贸易还是国营或者集体的。那时候外资,合资企业还没有进来。私营企业也是寥寥无几。

    唉!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富有总比贫穷好。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记。这次黄母竟然主动的作起了讲解。

    “日升昌百年沧桑,盛极一时。开创了中国银行业之先河。道光年间日升昌票号成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它总部。知道吗?它的票号遍布全国的大中城市,商埠重镇。鼎盛时期有三十五家之多。”

    后来继有祁县,太谷以及南方等地的票号崛起,形成了全国性的金融网络。对清末民初商业贸易以及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当的了不起!

    张峰大惊失色,黄母说起这段历史如数家珍。他这个东山人,听都没听过呢。

    直让人汗颜啊!

    “伯母对这段历史怎么会如此熟悉?我也听说过,当年的日升昌汇通天下。只是,后来怎么走向了衰败?”

    张峰问道。

    衰败的原因,归纳一下有三个。一是清政府成立了国家大清银行,大量的官银由票号流向了出去。

    其二军阀割据,各省发行纸币无序。票号一方面接纳兑换这些不断贬值的纸币,一方面又出现大量坏账呆账。

    第三军阀混战,甚至出现武力威逼票号的强盗行为。于是票号便出现了严重亏损,逐步走向了衰亡…

    正是晚清时期,山西票号和宁绍钱庄纷纷倒闭。其中阜康钱庄在挤兑潮中应声而倒,让胡雪岩大受打击,被迫宣告破产。曾经盛极一时的票号和钱庄,就这样没落了。

    参观完日升昌也就到了中午了,他们一行人找了个饭店。虽然路上游人不多,饭店里却是座无虚席。张峰他们倚窗而坐,张峰把菜谱递给了黄母。她又推了回来…

    “小张,你来吧!”

    张峰问黄母有什么忌口的?“没有!你点什么我们吃什么。最好有点特色。”

    菜单上有特色的菜肴太多了,有的连张峰都没听说过。于是他对服务员说,姑娘你看着点吧,把你们最受顾客欢迎的都点一点儿。

    姑娘估摸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一头乌发又黑又浓密。她打量了他们一行人,然后在菜单上刷刷的写着。不一会儿,她撕下菜单递给张峰。

    “大哥,你瞧瞧。”

    张峰接过那张纸,快速的浏览了一下。“呵呵,其实我看了也不懂,你觉得好就行。量够不够?”

    她嫣然一笑,露出两只小虎牙。“嘻嘻,大哥我觉得足够你们三人吃了。不够还可以临时加吗!点的太多吃不了就浪费了,是不是?”

    “有道理,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