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放榜
作者:思梦语   北宋大相公最新章节     
    汴梁,陆府。

    这几天可以说把陆垚累得够呛。从考试结束后,到殿试的中间一共有五天的间隔时间,而陆垚用了四天的时间,带着韩韫玉和曹菡完成了回门,虽说这个规距不得不遵守,但是陆垚倒是觉得,这几天自己过得还算是不错。除了在韩府和曹府有过短暂的不自在之外,和韩韫玉还有曹菡分别在汴梁闲逛的时间陆垚还是非常开心的。

    而时间到了第五天,也就是放榜日。根据之前苏轼、苏辙还有曾巩所说,这次的放榜形式和之前完全不一样,赵祯选择在内城外城区交界处的城墙,对外公布这次殿试的最终成绩排名。

    宋初,参加殿试的考生总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落第,每次取中多少人由皇帝临时决定。有的人多次省试都通过了,却在殿试中被落第,不免产生怨恨不满,、这对统治阶级是不利的。据说有个叫张元的考生,因为多次殿试都落第了,一气之下竟然去投降西夏,这就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来了。至宋仁宗嘉佑二年更酿成考生闹事事件。这一年是着名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知贡举,主持礼部省试。

    欧阳修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很不满意当时的知识分子竞相以僻词怪句标榜,至使文风渐失淬朴。于是他通过这次科举考试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一切险怪奇涩之文”大加贬抑。在放榜时,被当时社会淮崇的所谓“文章之士”没有一个取中。于是这些人鼓噪起来,一伙浅薄文人还伺欧阳修上朝时聚众斥骂他,连街上巡逻的兵卒都制止不住,还有一些人给他写匿名信,闹得不可开交。这固然反映了当时文学艺术上革新与保守的斗争,但从另一方面看,科举考试落第对考生的前途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当时逗留在京师开封的科举落第的举子常有六七千人,遇到国家有事不能正常举行科考时,就可能耽搁十几年找不到出路。据说有些穷苦书生由于殿试落第无力还乡而流落街头,甚至投河自尽。这些对维持封建统治秩序是不利的,因此嘉佑二年,宋仁宗段式的时候便决定“凡与殿试者始免黜落”,这个安抚措施保证了所有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能取得功名,这种做法以后就成为常制了。

    礼部省试和皇帝殿试儿年举行一次,宋初尚无定制。宋仁宗末年曾规定隔年举行一次,宋英宗时又改为三年一次,但在具体实行时并不严格。

    唐代以来,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若要得到官职,还须通过吏部的选试。宋代发生了变化,凡是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官职。而且考在前等地很快就可以获得高官。例如仁宗朝,共开科考试十三次,每次发榜的前三名共有三十九人,绝大多数都得到高官厚禄,没有登上公卿位置的只有五个人。

    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也比以前扩大了很多。唐代每次进士及第的人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宋太宗雍熙二年,除了正式录取的名额以外,又在落第的考生中再进行一次考试,“于是由再试得官者数百人”。这一种做法在宋代不只一两次,早在宋太祖开宝三年就曾诏令录取参加过十五次科考但都落第的贡士一百零六人,说他们“困顿风尘,潦倒场屋,学固不讲,业亦难专,非有特恩,终成遐弃”。于是特赐本科出身。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在录取进士及诸科及第者三百余人外,又取科考十至十五次落第者一百八十余人并踢出身。后来对于在省试中多次落第的人另立名册上报皇帝,准许他们陪同考生参加试,叫做“附试”,称这些人为“特奏名”,这实际上决他们参加殿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属于特奏名的人,在附试最初是考论一道,宋神宗熙宁三年改为考问。特奏名的人数很多,例如宋真宗咸平三年,在录取进士及诸科及第者三百余人外,又取科考十至十五次落第者一百八十余人并踢出身。后来对于在省试中多次落第的人另立名册上报皇帝,准许他们陪同考生参加试,叫做“附试”,称这些人为“特奏名”,这实际上决他们参加殿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属于特奏名的人,在附试最初是考论一道,宋神宗熙宁三年改为考问。特奏名的人数很多,例如宋真宗咸平三年,在省试时还采取对考官的亲戚另行别试的做法,这与唐朝的别头试是一样的。北宋初年,凡国子监、开封府所举送的贡士中,如果与所举送的长官有亲戚关系,则由国子监和开封府互相考试。宋真宗以后,改为另选派官员主持这些人的考试,也称“别试”。宋仁宗时又规定,在地方举行州试时,如果州官的亲戚子弟是考生,或者考生离开原籍二千里地以外,这些人另由转运使主持其考试,称为类试,也称别头试,一般十人中取三人。宋仁宗时规定这种别头试也须用弥封、誊录,做法一如省试,一般七人中取中一人。

    而因为赵祯这次采用了一个全新的形式进行放榜,所以,陆垚也不知道,这次殿试的录取人数到底有多少,如果真的是几百人的话,这放榜的时间肯定也会持续的比较长。不过,根据之前的考试情况来看,这次参加殿试的大多数考生,应该都没有发挥的非常好,大家面对这种新形势的考试都是手足无措的状态,如果这样来看,最后能够通过考试的考生数量也不会太多才是。

    正这么想着,陈晨找到了在正厅中的陆垚,表示苏轼、苏辙、曾巩已经到了陆府门口,要做什么不用多说,就是跟陆垚一同去看放榜。这种大场面,陆垚决定带着棠溪和陈晨一同去。

    “距离放榜还有半个时辰呢,不用这么着急吧。”上了马车之后,陆垚问道。

    苏轼说道:“你如果再等一会儿过去的话,那城墙附近连站脚的地方都不一定有了,之所以这个时候去,是因为马车现在过去还能停下。”

    陆垚心说也是,像这种大场面,除了关心自己成绩的人之外,其他的百姓们肯定也是会去到现场看热闹的,所以,还是提前去比较好些。

    等到马车到了地方后,陆垚一下来,就觉得苏轼之前说的话非常有道理。的确,现在城墙之下就已经是人头攒动了。而且,陆垚还看到了顾亮,他带领的一部分士兵自然是要维持场上的秩序。

    宋朝皇帝出行最别致的一个交通工具就是辂,这个字和“路”同音,所以有时也写做“路”。在周朝,就有王之五路的说法,“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辂、五曰木路”,在周朝之后的秦汉、魏晋、隋唐,辂就逐渐成为了皇帝出行的主要工具。以此为中心也衍生出了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和大辂,据记载宋朝皇帝出行就时常乘坐玉辂,“玉辂,自唐显庆中传之,至宋曰显庆辂,亲郊则乘之”。

    到了南宋,在宋金议和的时候,金人就曾提议用玉辂载议和书,秦桧一口回绝了金人的要求,秦桧这样说:“使人谕以玉辂非祀天不用,且非可载书”。所以到了这里,玉辂不仅是宋朝皇帝的专属座驾,还只能在祭祀大礼的时候使用。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宋朝明确规定了金辂的样式:“朱质,饰以金涂银;左右建太常、大旗及轮衣、络带等,色皆以黄;龙旗九斿,如《周官》金辂建大旗之制;驾马以騧,饰樊缨五采九就”在史籍中同样有许多宋朝皇帝乘坐金辂的记载,比如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宋真宗东封泰山时,“乘金辂,备法驾,至山门”。

    除了金辂、玉辂之外,象辂、革辂、木辂也时常出现在皇帝的屁股下面,毕竟每个皇帝小金库里的钱有多有少。有的皇帝例如宋徽宗,腰包不是很鼓,就常坐革辂、木辂,也可能是因为宋徽宗走得路比较多,金辂太笨重。

    除了辂之外宋朝皇帝出行的第二大类交通工具就是“辇”,这个辇并不像前面那个辂那么少见,而这个辇的历史却同样悠久。相传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有辇这个东西了,说夏桀“十三年,迁于河南,初作辇”,在这个时期辇是一种利用人力拉着走的车子,是有轮子的,有点类似于我们熟悉的黄包车,也没有窗户啥的。到了秦朝,皇上坐这东西就有点不舒服了,毕竟路不平,索性去掉轮子,用人挽拉而行,一下子舒服了许多。

    皇帝乘坐的辇,我们只介绍一种比较典型的,就是唐朝发明的芳亭辇。这种辇到了宋朝被列为皇帝专用辇,“红罗绣鹅帘,内设御座等褥,长竿四,饰以金涂铜螭首”,极为奢华。除此之外还有逍遥辇、太平辇、凤辇等等,各有各的特色,也各有各的用途。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宋朝皇帝出行的第三种交通工具——舆,舆有一个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小巧,有一种小舆小巧的可以在宫殿间穿行,极为方便。同时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也有銮舆、金舆,在南宋诗人刘克庄的诗中就有:“惟应驻马坡头月,曾见金舆夜纳凉”。

    作为国家最高身份象征的皇帝,出行自然要与众不同,得体现出统治者的尊严与气势。在不同朝代中,因为社会文化的不同,各个皇帝出行时的形式也不一样,而这在宋朝的时候出现了很大不同。

    不管是出行时候的随从,还有出行之前的准备工作都非常杂乱。这一点在南宋高宗还未确定国都时特别明显。

    宋朝皇帝的出行要严格遵守礼制,所以需要准备的东西就特别多。东西一多,花费自然也就上去了,再加上出行时各种赏赐下去的金钱,宋朝皇帝出行一趟的开销也是一笔巨款。

    作为万人之上的皇帝,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注视着,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地行动。所以,皇帝的出行必然伴随着一定的目的。

    众所周知,宋代的军事实力绝对不算强大,这跟当时的国情还有统治者对军事的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皇帝亲自出行参阅军队的目的便是向外展示国家军队的实力,俗称“亮肌肉”,和我们现在的阅兵有很多相似之处。

    北宋刚建立时,还有许多地方未完全统一,此时便最需要展示军事实力。所以,开国初期,太祖和太宗出行参阅军队就非常频繁。

    但到了后期,与辽签订和约进入假和平时期的统治者就不再热衷于参阅军队,并对军队的建设起到了不小的负面作用。

    外出狩猎一直都是古代帝王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一开始,狩猎只是一种娱乐活动,后来则逐渐演化成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于是,这也就成为了帝王出行的项目之一。

    在宋朝初期,狩猎活动非常兴盛,但到了真宗时期便开始减少,直到慢慢消失。消失的原因除了有统治者对狩猎活动态度的转变外,还与朝臣们请求“罢猎”有关。

    朝臣们之所以会请求“罢猎”,是因为历史上有不少帝王因为狩猎活动间接导致国家衰弱的例子,他们不希望重蹈覆辙。

    皇帝出行参加南郊大礼是古代的一个传统,主要是指皇帝每隔三年的圆丘祭天大礼,时间一般都定在十一月的冬至那天。这种类型的出行不似前两种那样可随统治者的态度、喜好改变,而是作为一种定例出行。

    宋朝时期皇帝亲自巡视地方的次数和规模都远远不及前朝,而且巡视的目的也不一样。前朝绝大多数巡视都是做一些轻松娱乐的事情,比如去寺庙里焚香、去园林中游玩、宴会。而宋朝时期的巡视更多的是去平叛、御驾亲征,鼓舞军队士气。

    仪卫制度。仪卫主要是指在皇帝出行时负责保护和仪仗职责的人,除了要保护皇帝的安全,还要凸显出皇帝的威严。

    宋朝初期的仪卫制度延续前朝,在出行时候仪仗队伍人数繁多,不仅要耗费不少钱财,还会造成交通拥堵,更不利于保护皇帝。

    后来,朝臣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为皇帝出行不同的场合定下不同的仪卫制度。宋朝时期的仪卫制度是一个逐渐改良的过程。

    扈从制度。扈从与仪仗们不同,他们是陪同皇帝一同出行的人。扈从除了有勇猛的卫士外,还有各种文武百官。能跟随皇帝一同出行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皇帝身边比较信任的人。

    所以经常会有官员在皇帝出行时争抢一个随行的位置,说不定表现好就被皇上看重了,从此一步登天。就算没有被看重,依照惯例,皇帝也会宴请随行的朝臣,并赏赐衣物、马匹之类的。

    关于宋代皇帝出行活动的花费,种类是非常之多,但大多还是可以归纳为对随行人员的赏赐以及出行时候所使用的物品的修缮花费。

    参阅军队时,皇帝会给予随行人员和参阅军士们金钱赏赐,在出行狩猎时对随行人员的赏赐就比较少,反而对途中遇到的生活艰苦的百姓会给予金钱赏赐。

    除了直接赏赐金钱外,衣物和金器、玉器也是较多赏赐的物品。

    在宋朝皇帝出行的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便是侵占民田。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都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得知这种事情的发生,皇帝一般会直接花钱购买这块被侵占的民田,或者减免当地的赋税。前者是最为简单也是有效的方法,因为购买民田的钱是直接交给百姓的,但减免当地赋税的政策则需要经过层层手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当地。

    后来,宋朝的皇帝便下令,出行时禁止侵占民田,这才得以减少出行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宋代皇帝在出行方面还是很讲究的,从出行的目的到出行乘坐的工具,再到随行人员的安排,无一不有对应的制度。

    而出行的花费有一个方面是比较固定的,那就是修缮出行使用的一切物品。像赏赐之类的花费,最主要还是看皇帝的心思了,赏多赏少都看他的心情。

    总体而言,宋朝时期皇帝的出行花费是巨大的,而且里面的支出种类花样及其繁多,但至少没全部花在钟鸣鼎食上。

    回到当下,到达城门下的考生们越来越多,不过,比起省试放榜的时候还是要少上许多的,毕竟基数在这里。到场的众人,都希望自己的殿试能够获得一个好成绩,但是谁又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和信心,那是因为,这次的殿试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方式进行考试,所以,其实他们回答问题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自己到底发挥的如何。而且,皇上在他们作答之后的态度也是几乎一样,这也是赵祯一开始就定下的规距。所以,没有办法从皇上的神情当中看出自己回答的好坏。

    不过,放榜时候还是一样的,不会公布成绩,只会公布名次。也就是说,打击都会觉得,那获得前三甲的考生,应该就是在这次殿试考试中发挥最好的三个人了吧。

    陆垚、苏轼、苏辙、曾巩四人找了一个相对来说人比较少的角落站定,等待着城墙上出现皇帝赵祯的身影。

    随后,这一刻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