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九十三章 骑兵袭扰
作者:木恒   神秘让我强大最新章节     
    步兵长途行军超过骑兵,这是近代步兵才有的天赋。

    近代步兵组织度高,训练度强,营养补给充分,士气也高,知道作战目的,那就更加可怕,能够进行强行军。

    一般古代步兵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们遇到骑兵集团,简直就是束手束脚,完全陷入被动。

    陷入打不过,跑不掉,看不见的全部劣势。

    所以经常出现几千骑兵全灭数万步兵的惨剧。

    古代步兵是近战不行,机动不行,远战也不行,只能被骑兵吊打。

    只要骑兵不犯傻,基本上不会被步兵给消灭了。

    而在这时,卢植诚恳地问道:“那师尊,我们该如何消灭张纯的乌桓骑兵呢?”

    闻人升笑笑。

    曹操后来曾经大破乌桓,那是因为他组建了精锐的虎豹骑。

    靠着骑兵对骑兵,让乌桓人没法跑,只能正面对战,结果被张辽大破,首领都被临阵斩杀,可见骑兵才是骑兵的克星。

    如果是步兵去打,首领至少能跑掉的。

    他没有说话,而是对荀攸道:“荀攸,你先说说对方的情况,好让我们能够知彼。”

    荀攸立刻站起来,拿起一份纸卷:“根据探子来报,

    “张纯、张举聚众十万作乱,其中核心兵力是乌桓骑兵,核心所部大概有3000人,其中比较精锐的有1000人,其他2000人都是只有皮甲或者无甲。

    “那1000比较精锐的,部分人有铁甲,部分人有锁子甲,少数人有棉甲。”

    “他们以骑弓、马刀、马枪、铁锤、骨朵为兵器。”

    “因为前身是大汉军队,所以在兵器上还是有保证的,都是铁器,少数是精钢刀。”

    “其中……”

    “另外,他们还能驱使和煽动三郡乌桓。”

    “三郡乌桓,就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势力。”

    “幽州东北方,存在四股乌桓势力:辽西郡乌桓大人丘力居、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右北平郡乌桓大人乌延,上谷郡乌桓大人难楼。

    其中辽西郡、辽东属国、右北平郡三郡相连,故而称为三郡乌桓,他们关系比较紧密。”

    “总人数有二十多万,能抽出5万骑兵,当然精锐不会太多,大多只是牧民。”

    荀攸说的情况非常详细,卢植听得连连点头。

    一个又一个数据,完全能够互相印证。

    很难造假。

    比如这些兵器数据,可以从大汉那边历年拨的兵器中得到。

    而那些珍贵的军事机密,只要花些钱就能买到了。

    没错托卖官鬻爵的福气,大汉朝廷内部几乎没啥不能卖的。

    也只有少数正直之人还知道保守秘密。

    其他官员为了凑齐升官的钱,当官的钱,真的是没什么不能卖的。

    盛世之时,或许还有些忌惮。

    现在兵荒马乱,指望吏员们还去保守秘密,简直是可笑了。

    只要将领不是太傻,就可以根据这些情报,形成一份比较完整的对敌策略。

    卢植听完之后,就拱手问道:“师尊,这些消息我已经知道,对方是骑兵,他们四处劫掠,没有固定据点,掌握着战场主动权。我们是山地之军,缺少骑兵……”

    “不,我们并不缺少骑兵,我们自从经营之时,就着重发展与草原贩马商人的生意。”

    “现在山中经过两年之功,积累有两万多匹马,训练有近战胸甲骑兵超过8000人。”荀攸说道。

    卢植顿时恍然,难怪太行山人如此胸有成竹。

    既有强悍之步兵,又有众多骑兵,哪怕在精锐熟练程度上较弱一些,但训练度和组织度远远超过对手,想败都难。

    对手看似有五万,十万人,其实大部分都不够精锐,还只是牧民而已。

    能够跟着吆喝,奔走,射箭,但指望他们冲阵,想多了。

    即便一般的汉军也能抵挡。

    何况是太行山人精心训练出来的山地军。

    “没错,不过他们既然大半由骑兵组成,我们若要全歼他们,也需要攻敌之必救,让敌人必须顺着我们的意思去调动,而不是我们追着他们走。”闻人升说着战场原则。

    卢植点点头。

    这是应该的。

    战场最重要的就是致敌,而不是致于敌。

    就是谁掌握主动。

    “那该怎么办呢?”卢植又问道。

    闻人升严肃道:“首先发出命令,各处百姓都返回自己的堡垒之中,加以坚守,以两月为限,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一级战备,卢植自然是知道了。

    那就是说生产生活降低到最低限度。

    依靠以前的粮食、淡水、食盐蔬菜储备过活,放弃小村寨,携带粮食布匹工具等,立刻在村长组织下进入大堡中坚守。

    任何人不得拖延。

    拖延者,不听从村长命令的,要记下姓名,驱逐出村子,转成流户,收回耕地,赶去下矿井的。

    平时宽松是真宽松,你随便过日子,指责吏员也无所谓,但战时要是违背军令,那就是严厉处置。

    战争,不是儿戏。

    容不得嘻嘻哈哈。

    谁要是认为战争之中,还要讲什么包容、和气、乃至mz,那就是扯淡了。

    战争就是严厉、高效、严谨、认真。

    谁要是玩花的,玩虚的,就等着被砸烂打碎,踩在地上。

    现在一级战备下,所有人进入堡垒后,就要开始进行每日基础军事训练。

    青壮被抽出来,准备操练。

    “先找出叛军的根据地,我们就去攻击他们的根据地,迫使他们与我们决战,而不是我们四处去追击他们。”闻人升接着道。

    卢植点点头。

    是了,张纯张举,他们作乱,叛军们也是有家属的,粮草辎重,抢来的财宝也是要有地方存放。

    他们也有老弱病残的,平时不可能跟着劫掠,而是要安置在某处。

    只要进攻他们的根据之地,他们就不得不回去救。

    卢植知道的,乌桓人生活的三郡,柳城,就是他们的根据地。

    是他们自己兴建的城池。

    他们并不是和匈奴那样,完全放牧的。

    因为他们被汉朝安置在三郡生活,主要就在三郡为生。

    如果跑去别的草原,就要与其他胡人发生冲突。

    所以不是最后关头他们是不会随便乱跑的。

    “他们三郡乌桓人的主要根据之地,就是柳城。”

    “如果我们朝这里进军,他们在外劫掠的士兵,如果不回师去救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士气迅速大跌,人人都会想着回家去救自己的父母亲人。”

    “而我们就在他们回师的路上,与他们进行决战。”

    卢植再次点点头。

    乌桓人毕竟不是以前的大匈奴,他们可回旋空间并不大。

    如果抛弃了三郡之地,就是无根之木了。

    闻人升可不是随便说说,历史上的公孙瓒一路出击,就是直奔柳城而去。

    只是他兵力粮草都不足,被张纯带着乌桓人围困住,最后只有一半人不到突围而走。

    后来的曹操征伐乌桓人,也是攻击了柳城。

    可见这个地方已经成了乌桓人的统治中心。

    闻人升的判断并不是心血来潮。

    一是结合真实的情况,而是结合真实历史。

    这一招就能打在了敌人的7寸上。

    很快士兵们就开始动员起来。

    参谋们也在做着自己事。

    大家规划着进军路线。

    卢植同时见识到了太行山军的强悍。

    首先是后勤上的。

    他们开发出一种极为可怕的军用干粮。

    5公斤重的军用干粮,就能吃一个月左右时间!

    这太吓人了。

    这意味着不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转运粮食,这就避免了巨大的后勤弱点!

    一个士兵完全可以背上10公斤食物,这意味着可以进行两个月的持续作战。

    实际上,不需要士兵去背,靠着小车推行就可以了。

    卢植自然不明白什么是能量密度,什么是人体所需热量。

    比如250克的压缩干粮可以提供士兵1天的热量所需。

    1公斤就是4天,5公斤自然就是20天,然后再补充些别的东西,就能放大到30天。

    他只知道这种干粮在军事上的巨大价值就行了。

    靠着这种军用干粮,闻人升的士兵可以实现无后方作战。

    类似于卫青那种千里奔袭,不会有后方向前方源源不断地运送粮草的。

    他们携带了数十万匹马,没有粮草了就吃马。

    接着就是士兵的体质,士气,装甲,都是顶级的。

    卢植简直想象不到该怎么输掉。

    只看那些步兵,平时行军时只穿一层轻皮甲,携带一件轻兵,防止被人突袭。

    一旦遭受突袭,立刻有人组织防御阵形,其他人则是披三层甲!

    三层甲的重步兵!

    那安全感,直线上升!

    除非是马匹正面冲,否则弓箭毫无作用,长枪,大刀都砍不动!

    只能借助马力靠重武器来砸。

    那效果也是很差。

    而这样的重步兵,对方能出一万多人!

    这后面都是钱财啊!

    卢植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要农工商并举,四业平等。

    没有这三者的大力发展,上哪儿有这样强大的兵士?

    只是遥遥看着就安心舒服。

    他也是带兵的人。

    如果有这样的兵,只要将领不是傻子,只要将领将斥候撒得够开,不带入死地,比如沼泽、山谷,河岸、丛林,正面对敌,想输掉都难!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张纯那些叛军的下场了!

    大军出动。

    前后左右中,五路,各路4000兵。

    一共2万人,中间还有8000骑兵。

    骑兵光是斥候就有1500人,由此可见闻人升对战场情报的重视。

    只要不陷入埋伏,不陷入死地,保证战场信息的透明,那他的队伍就是无敌的。

    出动之后,就一路向着东北辽西郡柳城的方向前进。

    中间大张旗鼓。

    每到一路就宣扬扫平贼寇,保地安民。

    当地被劫掠过的豪强、平民纷纷归属。

    闻人升都让人将他们收拢,一批一批送回太行山的堡垒之中。

    当然等到险要之地,就不再收拢这些人了。

    大军斥候散得很快,将周围百里范围的敌情,地形,都侦察得清清楚楚。

    防止被人埋伏。

    随着行军,逐渐遇到了乌桓骑兵。

    有的是劫掠小队,有的是斥候。

    双方展开厮杀。

    很显然,骑兵不好练。

    闻人升也没有发展火枪,不过用的弩箭和胸甲仍然占据了上风。

    至少让乌桓骑兵们,没有屏蔽战场环境。

    这让闻人升时刻掌握着周围的动弹。

    此时乌桓人还没有动起来。

    这让闻人升放慢了行军脚步,并且借机进一步扫荡当地不与太行山军合作的豪强。

    罪名都是现成的,与乌桓人勾结。

    随着时间推移,乌桓人开始集结。

    情报已经显示,张纯等人召回了劫掠中的乌桓人。

    他们开始聚集在一块。

    筹集了大概有三万多人。

    其中大多数都是骑兵。

    这就是草原胡人的天生优势,人人有马。

    有马,擅长骑马,其战斗力就比同样的新兵强大太多了。

    汉人步兵不练个半年,完全就是炮灰青壮,只能凑数。

    但牧民只要上马,就是差不多的一个合格新兵了,能杀人,能射箭,能起到威吓作用。

    其实了三万多骑,真正称得上骑兵,能完整骑兵战术动作的,也就是8000多人而已。

    所谓动辄召集五万人,其实大部分都是只会听命令进和退,指望他们执行各种精细的战场命令,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也就是看到敌人阵形松散了,然后能够一拥而上,放箭射杀,拿枪、棍、矛、锤能够背后扫溃散的步兵。

    有马打起来太舒服了。

    玩过骑马与砍杀的都明白了,与悲催的步兵,那是两种感觉。

    靠着马力就能轻松拿兵器捅死步兵。

    打不过了还能快速逃跑。

    当然也不能浪费马匹。

    不能和游戏中一样,打打又逃,逃逃再打,那马匹会受不了的。

    也只能玩上几次,就要远走休息马匹,休息好了再来。

    当张纯等人聚集了三万多人时,胆子就有了。

    他们尝试过来拦截闻人升的进军队伍。

    他们分出一部分骑兵在外面兜圈子,试图找到行军队列中的弱点。

    而闻人升已经命令士兵三分之一披甲。

    也就是三分之一人披甲,三分之二人轻装前进。

    然后每天轮流。

    防止有人疲劳。

    一旦有敌人过来,就是披甲人在外围作战,以弓弩群体射击。

    靠着战车携带的大量弩箭,还有回收,只要骑兵妄想接近射箭,想打固定靶,那就要先遭受一轮箭雨覆盖。

    要知道骑兵弓箭的射程可比步兵差上一半以上的。

    在马匹上是没法强行用力的。

    三国还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骑兵装备:马镫。

    要到公元3世纪才有成熟的马镫出现。

    没有它借力,骑兵射箭的距离更近。

    也主要是用来打无甲步兵。

    面对三重甲的步兵,那就是射上几十箭,只能碰运气插对方脸上才有效果。

    对方还有面甲头盔,那基本就是碰运气了。

    而对方不同,对方那些弩箭,密密麻麻。

    人躲开了马匹目标多大?

    也不可能给马匹披甲。

    那太贵了,披不起,也就是一个毛毯,一块马胸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