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元二十七年,北境发生了声势浩大的何允之乱。何允携四大北关军镇精兵四十万直逼景安城。吓的元宗帝慌忙逃窜西蜀避祸。由于元宗的逃窜,加之景安门户潼关的失守。何允之之军很快占领了景安城,并迅速向四处扩张。辉元二十八年,元宗帝在蜀都任命远在肃州领兵的太子陆承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允他调兵之权以平何允之乱。陆承随即任命郭长兴李问平高轩之三人调兵使,分三路收拢北境能战之兵。而自己则入南方调军。辉元二十九年,陆承得南部几大府令支持,率兵二十万北上讨逆,而三位大将也召集了十几万大军配合陆承。随后三年,两方大大小小交战数十次,但由于何允军内部不和,加之其重要大将王成山投靠朝廷。很快,朝廷军在辉元三十三年收复了景安,而叛乱贼首何允则在紫行山上自尽身亡。陆承入主景安城后,先是安抚城内民众,随后便发布檄文公告天下。远在蜀州的元宗帝听说陆承收复京师后,大喜过望,立马快马下旨陆承全权处理北方事物,并准备迎驾回京。陆承掌控景安城后,随即任命郭长兴为驻京将军,掌控景安禁军,任命手下四大亲信将领为四镇驻军使,稳定北境局面。辉元三十四年,陆承得诸将拥护,在景安登基称帝,改年号为玄祈,是为启宗。奉远在蜀州的元宗帝为太上皇。随即任命长子陆秉乾为兵马调度大元帅,率兵清扫叛乱余孽。启宗帝登基后,先是稳定了北方局势。然后开始收缩地方军镇权力,加强皇室集权。将军事力量强大的四大军镇取缔。在北境四州设立州卫,直接归皇帝辖制。大力加强禁军实力。但由于何允之乱叛乱甚大,不少地方驻军使因此坐大,启宗帝也想对此进行打压,但收效不大。玄祈三年,何允之乱最后的势力在乌州被彻底剿灭。于是启宗帝开始集中兵力开始大力削压地方驻军使。河原三镇和青州等地都被朝廷收入囊中,南方各大府令也向朝廷臣服。一时间,何允之乱的阴霾散去。大景王朝的威严再度显现世间。玄祈九年,被软禁在静泉宫的元宗帝郁郁而终,谥号成元皇帝。玄祈十二年,启宗帝集三十万大军南征荆湖。荆湖府令刘至举兵投降,随即朝廷任命司道成为荆湖府令,随即调转兵锋再指吴地。吴地五府推举建南府令孙琦为首联合二十万大军抗景,但被景军在徽原击溃,随后孙琦便亲自前往景军大本营与启宗谈判,最终决定向朝廷臣服,朝廷下派五位宗室重臣到五大府城进行驻扎。而五大府每年除了向朝廷上交必须的赋税外还要额外进贡财物。玄祈十四年,朝廷大军班师回朝,启宗帝亲上紫行山上进行祭天。在祭天大典完成后,启宗帝宣布在河原青州之地新建山东驻军司,北灵州肃州之地建立西北驻军司。让亲信李褚前去任山东驻军使。玄祈十六年,启宗帝在景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之式。并宣布重立在成历帝时期废除的总军都督府,由太子陆秉乾任大都督。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九六小说网